新金融能否成爲互金後的下一個風口?

蘋果9月13號發佈的Iphone X發佈新機人臉識別技術被運用於開機和支付,人工智能、人臉識別等技術被越來越多的運用到金融行業。2017年互金行業進入高速發展的第5個年頭,監管政策落地、行業洗牌趨勢明晰,互金企業商業模式成熟、掌握牌照和流量優勢的公司逐漸進入成熟期,互金行業何去何從成為眾多人關注的焦點。

新金融能否成為互金後的下一個風口?

截至2016年年底,能夠檢測到P2P借貸平臺共4,800家,正常運營僅有1,613家,僅佔33.6%的比例,環比下降3.9%。2016年4月互金專項整治活動以來,新上線平臺持續減少,問題平臺數量維持高位。2016年互聯網金融行業處於“資本寒冬”中,資本喪失熱情,上市公司持續“甩賣”持有股份。2017年互金行業合規化作為痛苦“蛻變”之旅,行業去“泡沫”、洗牌進程還在持續。

同時,巨頭們謀求上市,螞蟻金服、眾安保險、陸金所、拍拍貸、信而富等傳出審計和盡調。但IPO也存在諸多問題,從上市地點選擇、商業模式合規性、資本認可程度存在諸多不確定。

在互金持續壓力下越來越多的行業大佬更多的談及到了新金融,在過去的金融體系中,金融機構以牌照和產品為中心對外提供服務,不同金融機構之間是垂直割裂的。

錦坤品牌營銷專家團隊認為,新金融體系下,一切將轉變為“以用戶為中心”。針對用戶多元、豐富的金融服務需求,技術和金融、不同金融機構之間將打破邊界,實現深度融合。

那麼新金融市場的發展何去何從,能否成為互金後的下一個風口?

新金融為何會在中國崛起?

新金融環境下不再是互聯網金融VS傳統金融,而是信息化時代的金融。電商、社交、服務、媒體等新業態加入新金融領域,國企、上市公司、民營企業進來搶佔市場,支付、眾籌、網絡借貸、大數據徵信在新金融領域得到凸顯,中小企業、大學生、藍領等群體能享受到服務。

錦坤品牌營銷專家團隊認為新金融具有普惠性、無邊界和擴散性特徵,服務長尾多數人群等發揮到極致。

新金融能否成為互金後的下一個風口?

從業務類型看,新金融在PPP、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股權眾籌、銀行承兌匯票、商業承兌匯票、保理、融資租賃等多維度上進行創新。從金融場景看,新金融在汽車金融、旅遊金融、電商金融等場景得到了豐富和提升。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革命推動下,伴隨移動化、大數據、雲計算技術興起出現新金融生態金融服務產品及模式,新金融繼承了互聯網思維,平等、開放、共享思想轉變。

中國電商行業巨頭阿里巴巴掌舵人,馬雲提出新金融最大的變革,是由原來的“二八”要變成“八二”。原來金融機構只需服務好20%的客戶,國有企業、跨國企業、有錢企業賺80%的利潤。互聯網時代長尾經濟興起,未來的世界已經開始奉行新定律,一定要服務好80%。新金融關注中小企業、白領人群等小眾群體,

讓金融更加普惠,讓社會更高效,老百姓更滿意已經成為新金融的願景和使命。正是在服務新人群的理念下,螞蟻金服已經成為新金融的領軍企業。

新金融以信用體系成為重要支撐,以網易金融為例,圍繞大數據打造金融科技核心能力,作為網易重點佈局發展的業務板塊。網易金融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尖端技術,進行金融服務底層架構和要件組合,產生自身獨特的互聯網金融服務生態。並與清華國內頂尖的金融科技研發實力聯手,推出智能金融、大數據風控和大數據保險等金融科技產品。

新金融能否成為互金後的下一個風口?

除了阿里巴巴、京東、網易等互聯網巨頭佈局新金融領域,參與競爭的還有銀行、新興企業等快速崛起。除了受政策管制走向衰退的P2P行業,新金融更在股權眾籌、信託、商業保理、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等領域產生變化。但無一例外,都在通過移動科技、人工智能、大數據算法等為傳統金融行業帶來變革。新金融將帶來新的時代,技術革新與信用積累為金融科技領域帶來無限遐想。

金融+科技為何被企業競相追捧?

中國經濟兩大風口:消費驅動與技術革命。技術革命運用到了各行各業,與金融結合催生了金融科技的新力量。2016年在定位和認知上,新金融行業完成了從“互聯網金融”到“金融科技”的過渡。相比“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聚焦以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等信息技術應用與普及,強調科技提升金融效率和優化金融服務的重要作用。

據麥肯錫數據,2015年全球投入“金融科技”領域資金高達191億美元,過去5年超過400億美元流入這一領域。近兩年來,金融科技投資年增長率高達200%。在強勢資本支持下,全球有超過2000家金融科技公司。資本與創業公司迅速湧入有“泡沫”嫌疑,但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趨勢卻已是大勢所趨。

金融科技企業完成數據積累及磨合後,將拓展應用深度和廣度。科技應用滲透到資產獲取、風控、貸後管理等全流程,金融科技將成為新金融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2017年互聯網金融外部環境更加複雜,短期金融創新監管持續調整,長期看扭轉不良印象已成金融體系的必經歷程。

錦坤品牌營銷專家團隊認為,平臺之爭從早期的“流量之爭”轉向“金融科技”之戰,行業洗牌更加明顯,技術之戰成為企業成敗關鍵。

新金融能否成為互金後的下一個風口?

互聯網金融火爆的主要原因,是將傳統金融通過互聯網進行另類表達,P2P、眾籌、網貸等新興金融形式在顛覆傳統金融構成體系同時提升了金融行業效率。信息技術應用到金融產業鏈中,大數據輔助資產端創新管理,通過技術革新創新金融模式。同時,更好識別投資人風險偏好,幫助提供定製化產品組合。金融科技提升整個金融產業鏈的效率,也利於金融更好服務實體。新金融不但和科技深度融合,科技讓金融變得更簡單。同時,在人文精神上也結合得更為緊密,更以用戶為中心。“

錦坤品牌營銷專家團隊認為,新金融的核心價值是效率!金融永遠是矛盾的,要實現風險偏好與收益率預期匹配,最大的約束就是效率與成本的匹配。繼互聯網技術後,未來會有更多新技術與金融行業產生聯繫。基於人臉識別的生物技術、VR技術、區塊鏈技術等。蘋果推出刷臉支付和阿里近期在上海推行人臉過地鐵只是開始,未來機器人智能投顧會更深入影響金融行業。

藉助人工智能處理海量數據,挖掘出比人類經驗更深刻的特徵,通過數據進行金融風險控制,保證金融行業運行更正規和科學,不受主觀、體力、道德和主觀觀念影響。

新金融能否成為互金後的下一個風口?

新技術的加入還讓金融行業運行更順暢,實現更高效運作。藉助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智能科技等技術,更高效匹配供需兩方數據,使金融行業運作更流暢和自然。互聯網金融將交易行為從傳統銀行櫃檯轉移到線上,隨著新技術的不斷加入,金融行業風控、資金對接、投顧等會更多的遷移到線上,在提升效率的同時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將人對金融行業的理解提升到較高水平。

新科技與金融結合最大特點是接近本質和影響人們生活。金融與日常生活產生聯繫並帶來改變,讓金融獲得與人們生活相關的更多功能。

金融科技企業能否撐起新金融成下一個風口?

新金融市場快速崛起,銀行業也快速融入搶佔市場。2016年我國銀行業離櫃交易金額超過1500萬億元,平均離櫃率84.3%,民生銀行以99.3%離櫃率位領跑行業。民生銀行以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為代表的金融科技創新,實現精準營銷、定製服務,讓金融服務更加貼身、貼心,提升客戶體驗,極大促進向“以客戶為中心”服務理念變革和增長模式轉型。

在企業層面,新金融發展形成了以杭州為中心的生態環境,杭州西湖區學院路、萬塘路、華星路已成為新金融明星企業聚集地。螞蟻金服、支付寶、挖財、銅板街、愛學貸、錢莊理財等比鄰而居,杭州已有各類互聯網金融企業200多家,新金融創業派像毛細血管,滲入互聯網金融不同細分領域,不但做得風生水起,更構建出新金融的生態圈。

挖財以記賬工具型產品切入,成為老百姓的資產管家。銅板街2012年9月創立,正成為中國領先的智能財富管理平臺。51信用卡是中國領先的信用卡賬單管理工具,也涉足理財、貸款金融服務等,日前完成3.1億美元C輪融資,估值超過10億美元。開始眾籌專注於新型生活消費領域眾籌,在今年6月15日,完成 1 億元 B 輪融資。同盾科技主要從事大數據徵信和反欺詐服務,為眾多企業帶來價值。

新金融能否成為互金後的下一個風口?

在杭州有一個新興的中國新金融踐行者——錢粒科技,2015年本著新金融成就生活之美的初衷,正成長為中國新金融領域的領先企業。在錦坤品牌營銷專家團隊的品牌頂層設計和營銷戰略指導下,錢粒科技以為億萬年輕人提供新金融服務為願景,孵化了包括 錢粒賬單、錢粒信用等在內十餘款APP,累計用戶兩千多萬。錢粒科技旗下業務分為新金融信息管理服務、新金融大數據整合服務和新金融信息撮合服務三大板塊,幫助年輕人優化信用體系,為金融機構提供數據整合及智能貸後管理服務提高金融效率,為金融機構與用戶提供綜合化、一體化的借貸服務。

錢粒科技以金融科技為核心,強調用科技提高金融效率,服務於被傳統金融忽視的小眾企業及人群。錢粒科技年交易額已接近400億,業務版圖已覆蓋中國34個省。在錦坤品牌營銷專家團隊的專業建議下,錢粒科技以新金融信息管理服務為核心,新金融大數據整合服務和新金融信息撮合服務為兩翼穩步發展,已經構建起面向年輕人的金融生態鏈。錢粒科技通過深化新金融發展方向,讓平臺實現金融信息電子化、金融服務網絡化、金融決策智能化,用金融科技改變中國金融格局,讓更多的年輕人通過新金融實現生活之美!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在互金風口日漸消逝的背景下,新金融正成為下一個風口迅速崛起。錢粒科技的成長背後,是杭州這一新金融生態圈的逐漸落成,未來將有更多的像錢粒科技這樣的新興企業成長起來,通過發展金融科技助力新金融成長為互金後的下一個風口,服務於有需求的企業與個人,讓新金融成就中國夢!

(本文原載於錦坤石章強公眾微信。石章強系錦坤創始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上海品牌專委會秘書長、上海市政府品牌專家委員。錦坤是全國知名的品牌營銷服務機構,連鎖與互聯網營銷第一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