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歷史學者說,柴榮的死是中國古代歷史的分界點,對此你們怎麼看?

用戶3696646364



歷史學家:我沒說過。


恕我孤陋寡聞,我還真沒有看過哪位正經的歷史學者持這種觀點。


另外,我覺得持有這種觀點的朋友表面上是高估柴榮的歷史地位,實際是惋惜從北宋開始,中原政權對遊牧民族戰爭中開始處於下風。


但是這種看法本身就很有問題,似乎想表達在此之前遊牧民族戰鬥力戰鬥力不行;但事實上遊牧民族單兵戰鬥素質從漢朝以來就高於中原自耕農士兵,遊牧民族差的只是技術水平、後勤組織能力以及過少的人口。


我在這裡無意重複《狼圖騰》陳腔濫調,但是遊牧民族士兵戰鬥素質比較高確實從歷史上看是不爭的事實。


早在漢文帝時期,晁錯給漢文帝分析漢朝與匈奴優劣勢時,就談到了匈奴士兵吃苦耐勞,是中原自耕農士兵比不了的,“飢渴不困,中國之人弗與也:此匈奴之長技也。


而後來漢武帝時期霍去病第一次河西之戰固然光彩奪目,但是如果我們把注意力放在霍去病核心軍官團上,就能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第一次河西之戰除霍去病封侯外,還有三名軍官也一同封侯,而這三名軍官有兩名是匈奴降人,只有趙破奴是漢人,但是他從小在匈奴長大,可以算半個匈奴人。在漢武帝表彰霍去病功績的詔書裡也提到霍去病騎兵部隊大部分由匈奴降人組成。“驃騎將軍去病率師,躬將所獲葷粥之士,約輕齎,絕大幕,涉獲章渠……”


好了,我相信肯定有朋友會問,既然如此為什麼漢兵還能以一當五?



我們來看史料原文:“湯曰:‘夫胡兵五而當漢兵一,何者?兵刃樸鈍,弓弩不利。今聞頗得漢巧,然猶三而當一……’”


這裡漢兵能以一當五主要原因是因為技術優勢,而非士兵本身軍事素質,當然,軍事技術也是軍隊戰鬥力重要指標,不過我們這裡主要討論士兵個體戰鬥素質。


我們再來看讓盛唐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主人公安祿山,為什麼說安祿山當時掌握著唐朝最精銳的武裝?並不是因為安祿山訓練的好,又或者是唐玄宗的調撥,只是因為安祿山吞併了遊牧部落的軍隊。“天寶十一載,‘阿布思為回紇所破,安祿山誘其部落而降之,由是祿山精兵,天下莫及’”


即使是到了五代十國,遊牧民族軍事集團影響力依然很大,請大家不要忘記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這五代裡,除了後梁由朱溫這個黃巢降人建立以外,剩下四個朝代全部是建立在以沙陀人為主的代北軍事集團基礎上的,其中後唐、後晉、後漢三朝創始人均為沙陀人。


沙陀人戰鬥力有多強?根據史料記載“李克用沙陀兵皆衣黑,故謂鴉軍,兇悍異常。黃巢遣使重賂求和”


從上面材料大家可以看到,從唐末開始,在中原以外的遊牧民族已經逐漸通過中原地區輸出的技術、農業乃至組織架構知識逐漸彌補了自身在技術、組織架構上的不足,甚至五代裡有三朝是沙陀人建立的,剩下一個和北宋都是沙陀軍事集團裡的漢族軍官建立的。無論是郭威、柴榮還是趙匡胤他們所熟悉的軍事技巧都是沙陀式的,而不是朱溫這種中原流民集團的軍事傳統。



而契丹在消滅了渤海國,佔據了燕雲十六州之後,幾乎就是另一個沙陀軍事集團,事實上遼在農業上並不比沒有收復南方的後周遜色,史料記載遼為了支援北漢,曾經一次性援助糧食60萬斛。柴榮時代的後周可拿不出這麼多糧食。


而且柴榮時代的後周全國兵力在20—15萬人之間,而當時遼穆宗聽到柴榮北伐的消息準備親自支援幽州時,僅騎兵就徵發了十五萬,當然,這十五萬騎兵不見得都是精銳,但是即使幾萬精銳騎兵也幾乎和柴榮北伐兵力相當了。


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柴榮的死根本算不上什麼歷史分界點,相反,唐末以沙陀人為主的代北軍事集團的崛起才是中國古代歷史的一個很重要節點。


克羅採和春天


我也這麼認為的,如果柴榮不英年早逝,中國歷史會重寫。

柴榮是個有雄才大略的亂世梟雄,當時後周在柴榮的統領下即將統一中原,當時契丹南唐後漢等都不是對手。

如果柴榮能在活十年,相信能統一中原,而且柴榮不會讓契丹做大,柴榮也會率軍收復燕雲十六洲,那時遼國蕭太后應該不是柴榮對手。有柴榮在,在趙匡胤也不會有想法,趙匡胤在柴榮帳下會成為衛青式的名將,打契丹平後漢收南唐等。

如果柴榮不早死,中國歷史就會出現一個繼漢唐之後又一個以漢族為主的大一統的封建王朝,中國也不會出現唐亡後一直受遊牧民族欺辱,趙匡胤建立宋朝後,先後受制於遼西夏金最後亡於元,宋朝在和這些少數民族政權的廝殺中一直不佔上風,責任在趙匡胤,也就是說從趙匡胤杯酒釋兵權開始,中國開始重文輕武了,如果柴榮當皇帝,從柴榮以前的所做所為看,柴榮是個有雄心壯志的英主,應該不會個和趙匡胤一樣。

柴榮的早死甚至可以說影響世界史,因為如果柴榮建立一個大一統的大周,那契丹西夏大金都不會崛起,那就更不會有蒙古西征的事了,當然歷史是沒有假如的。


天宇的文史情懷


幸好柴榮死得早。

如果柴榮不死,估計中國歷史上就不會是“五代十國”,而是“N代N國”。

我承認柴榮確實胸懷大志、且武力過人,非常具有軍事指揮才能,然而,他所沒有成熟的政治智慧,或者說沒有長遠的目光。

作為對唐朝藩鎮割據的延續,五代十國不僅僅是割據那麼簡單,而是李唐王朝沉珂固疾的總爆發,是潰爛在唐朝肌膚裡的毒瘤,五代嬗代,十國割據,說白了,就是武將坐大,沒有任何一方勢力形成單獨優勢。

所以,要想結束五代更替、統一漢地,最可靠的辦法就是收縮兵權,限制武將,回覆文官政治。

所以,北宋勝出了。

之所以柴榮死後,北宋迅速取代後周,之所以北宋沒有變成“後宋”,就是因為趙匡胤看到了柴榮沒有看到的,或者做到了柴榮想做不敢做的。

過份誇大柴榮,其實是歷史無知,因為畢竟死人是不會說話的,於是許多人便開始杜撰柴榮如果不死會如何。他不死簡直沒天理。


天水一朝的千年榮耀


首先說一下觀點:

1.柴榮之死是歷史轉折點的說法似乎有些牽強。

2.柴榮的確不愧為五代十國時期一位有作為的政治家軍事家。

3.柴榮所處的年代可能是帶有某種轉折意義的年代。

柴榮,即五代後周世宗,河北邢臺人,954年到959年在位,因病英年早逝,不滿39歲。但是就是他短短不到六年的皇帝生涯,卻文治武功堪稱五代皇帝之冠。

先看武功:當時的中原王朝,一般來講都有四個大方向的戰略威脅:吳、蜀、幽、並。而柴榮在這幾個戰略方向均取得不俗的勝利。吳,就是當時的南唐,世宗通過三次親征,佔領了南唐淮南江北所有地區,並迫使其稱臣去帝號。蜀即後蜀,派大將伐蜀奪得四州。幽,即契丹控制下的幽雲十六州,世宗親征,兵不血刃取得關南數州。並,就是北漢,因為所處是在幷州之地,也是世宗即位第一個打擊對象,一直打到太原城下。

再說文的,發展經濟,包括所謂的“滅佛”,其實也是為了控制佛教發展,解放勞動力和土地並非為了打擊佛教。另外重視聽取臣下意見,廣開言路,讓群臣寫作文兩篇:平邊策、為君難為臣不易論。整飭吏治任用人才。重修曆法。等等,後周迅速強大起來。

所以人們普遍認為,柴榮如果不早逝,必然有更大的作為。

他死後不到一年,960年他的部下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取了自己七歲兒子的江山,建立大宋。不過,趙匡胤依然按照柴榮的遺產繼續前進,最終削平群雄,結束了唐末以來軍閥混戰的局面,中國歷史展開了新的一頁。



磨史作鏡


柴榮是五代十國這個亂世最有作為的皇帝,他在位僅六年南征南唐,北伐至瓦橋關以南地區,似乎能在有生之年收復燕雲之地,後周將再一次統一華夏,建立起以長城為界的漢人帝國。

柴榮確是能征慣戰的軍事統率,先南後北的統一方略也是在他手裡制訂的,如不英年早逝這個戰略計劃成功的機律是很高的,趙匡胤的能力遠不如柴榮也是顯而易見的,所以趙宋對燕雲故地是有心收復,無力迴天。

柴榮水陸並進一個月的時間就打到幽州城下,可惜因病班師,隨即逝世,就這樣收復燕雲地區的天時、地利、人和全部喪失,實在是中國歷史的一大撼事。時隔455年的洪武元年徐達、常遇春克復元大都,燕雲故地終又回到漢人政權手中,柴榮之死確是中國歷史的分界點。


賀灝


柴榮即位,先後敗後蜀、徵南唐、討北漢、破契丹,無一敗績,被稱為“五代第一明君”;可惜天不假年,在位不到五年就駕崩,年僅三十九歲!

雖然在位時間短,但是其治下的內政軍戎統一之勢已成,趙匡胤撿了一個現成的便宜,就像司馬家篡奪曹魏一般!

如果柴榮不死,中國歷史的局面會不會不同?

歷來爭論的焦點就在於柴榮和趙匡胤的統一戰略之不同:

趙匡胤即位按照宰相趙普的建議採取的是先南後北的戰略,先消滅南方吳越、後蜀、南唐、南平、南漢這些勢力較弱的割據政權,然後揮師北上消滅契丹,也就是遼;

這個戰略第一步進行的很成功,到太宗前期南方基本上平定,可是第二部滅遼不成險被遼滅,兩度北伐均遭失敗,趙光義本人都險些被射殺,第二次雍熙北伐的失敗,徹底扭轉了柴榮在位時中原王朝對遼國的主動攻擊的大好形勢,從此宋朝對遼的戰略關係轉為防禦。燕雲十六州這個戰略要地始終在他人之手,從此終兩宋三百餘年,漢族政權始終受制於北方的異族(南宋更不用說了,偏安一隅!)

導致這樣一個局面的根本原因,還是宋太祖“先南後北”的統一策略;

柴榮在世時已經快要攻取幽州了,因為染疾才不甘的撤退回來。後人評價他的戰略方針則是“先北後南”,先集中精銳兵力,一舉蕩平威脅最大的遼國,然後南方各小的割據政權可傳檄而定!

“攻伐南方諸國,雖成功,可天下之兵已疲,再去征討強大的遼國,註定是會不成功的!”

這是後人對趙宋先南後北這一戰略普遍的評價。

若柴榮在世,攜強盛之兵與契丹決一死戰,到時候鹿死誰手,我們不得而知?

不過從這個戰略上也可以看出柴榮和趙匡胤那個是真正的大英雄。一個是先啃硬骨頭,一個是先捏軟柿子!

最後附上柴榮登基時的一番話:

朕當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生養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

可惜老天只給了他不足六年……


四哥貪墨


很明確的說,不是,柴榮的死很可惜,但絕不能扣上中國歷史分界點這麼大的帽子,柴榮是累倒的,倒在了幽州的城門下,看著自己的大軍所向披靡,但就在幽州城下病龍臺,幾年來馬不停蹄的征戰,終於還是讓這位39歲的年輕人倒下了,他是多麼的不情願,不用上天再給五百年,只要再給五年,他就能恢復漢家河山,重新打出漢人的榮耀,只要五年哪怕三年也行,馬不停蹄一刻也不曾休息的柴榮終於向上天祈求再給他哪怕是三年時間,他就能徹底收付燕雲十六州。可惜上天沒有給他三年,連幾個月的時間都很吝惜,最終在幽州城下病倒幾個月後就撒手人寰。

以上是柴榮的遺憾,趙匡胤也是皇帝中數一數二的猛人,親自衝鋒陷陣上陣殺敵,在中國歷史的皇帝中,絕對拍得進前三,但他比柴榮多了些穩重,但少了柴榮寧死也要向前中的狠勁兒。

但柴榮的死並沒有改變什麼,趙宋之處還是有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可能,趙宋面臨的困難跟柴榮是一樣的,就算是柴榮活著,燕雲十六州收回的可能性也只不過是比趙宋多了一成的可能性而已。而且以柴榮的性格,建立一個像趙匡胤那樣長治久安的國家,可能性也很小。

話又說回來,就算沒有燕雲十六中,中國歷史走向也沒有太大的變化,就像當年宋朝要遷都洛陽一樣,就算真的遷都洛陽又怎麼樣,歷史上建都洛陽的還少嗎,不是照樣被攻破,照樣亡國。建都開封對於歷史走向,影響也不大。

真正歷史的分界點是南宋滅亡,從此中國歷史全面倒退,宋朝建立和累計的所有先進制度,統統都不復存在了。


昭烈名臣


其實更簡要的說柴榮之所以被稱為轉折還是源於燕雲十六州的歸屬,大部分人都覺得柴榮如果不死的話一定能順勢拿下燕雲十六州,所以柴榮的生死才會被打上歷史轉折的標籤。那麼我們就假設柴榮不死是否能拿下燕雲十六州呢,從目前的遺留下的史料來看可能性是很大的,柴榮死前契丹大敗,外加燕雲地區分割未久時人不願附遼,手下禁軍氣勢正宏,天時地利人和介在周朝,奪取燕雲十六州完全可能。但奪取燕雲之後呢,是否就一勞永逸了呢,其實並不是,從明朝定都北京之後的形式來看,燕雲地區確實有險可守,但前提是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修建關隘要塞,同時還要派大量軍隊駐紮,而且同樣從明朝的事例來看固若金湯的京城防線同樣屢屢被敵人洞穿,前期是蒙古人後期是滿人,所以不要以為奪取燕雲十六州就能救北宋,同樣更不要說後周了。


MzJowood


這種說法不科學,安史之亂後,中國實際上處於軍閥(蕃鎮)割據狀態,一直到五代十國,城頭變幻大王旗,武將擁兵自重的戲碼時常上演。柴榮死後,趙大黃袍加身,其實就是武將奪權上位。中國古代歷史長河中,只是一朵小浪花。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歷史同樣如此。中國古代史的分界點,絕對不能脫離經濟角度來分析。

中國古代經濟的最大變化其實是南北之變,也就是經濟重心南移。隋唐時,隨著經濟重心難移,文化政治也轉向南方。同時,民族大融和也在後面逐步完成。

五代十國時期的大分裂,特別類似南北朝時期。隋朝結束南北朝的分裂,宋結束五代十國的分裂。兩次分裂再統一之後,中國經濟政治文化重心轉向南方,黃河流域轉向長江流域。認真看古代史,你會發現一些重大歷史事件大多在北方,而宋以後到近現代重大歷史事件、農民起義之類,大都從南方發起。

所以,晉朝東渡、宋守江南,是兩次對江南的大開發。如果從起點來分,應從晉東渡算起,如果從終點分,應從南宋滅亡算起。


長江南岸


不請自來,剛好寫了篇柴榮的帖子,也好好的研究了一下那個時代,看了很多達人的回答,說一下自己的一些淺薄的看法。

我認為以柴榮偏執的性格,如果其不死,在統一中國後,必然也會屠戮功臣,實際上柴榮也是疑心較重的人,他為了一個謠言,就把對自己忠心的張永德換掉,而且用野心更大的趙匡胤來頂替,足可以認為其識人不明。

既然他沒有改變武將掌兵易反的規律,那證明他的死去或傳位下去,歷史也不會因為他而改變,掌握兵權的趙匡胤即使不發生兵變,別人也會發生兵變,所以他的死是歷史的分界點,這個觀點不成立,感謝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