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俄羅斯,法國,德國和土耳其宣布,一致反對美國肢解敘利亞呢?

幸福地帶2


其實關於這場峰會,有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歐盟兩大馬車頭和歐洲唯一的威脅,俄羅斯坐在一起,商討涉及俄羅斯的利益(敘利亞)問題,卻全然將敘利亞另外一個利益憂關方美國涼在了一邊,並且聯合發表了維護俄羅斯利益(敘利亞主權完整)的聲明,實則有點怪異的。


關於俄羅斯反對美國肢解敘利亞,該問題已經十分清楚,不再贅述。下面主要深入討論一下德國、法國和土耳其打的是什麼主意。

1.德國對敘利亞的突然上心。

德國本來是敘利亞問題上最安靜的一方,但在9月份以來突然在中東、敘利亞問題上開始積極發聲。先是在俄羅斯策動伊德利卜收復戰役期間,德國破天荒的宣佈將有可能同美國一同向敘利亞政府軍發動打擊。再之後是9月17日德國美女國防部長繞著敘利亞轉圈訪問了約旦和伊拉克,並且揚言考慮擴大和增加在中東的軍事基地。然而到了10月份,德國卻又宣佈將在2019年10月31日退出由美國主導的對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伊斯蘭國發動打擊的軍事聯盟。德國這一看似矛盾的一系列舉動,實則和當下歐洲外部環境和敘利亞局面變化有關。


展開論述會佔用篇幅,中評再此做個概述。石油多元化是歐盟近期迫在眉睫實施的戰略,歐洲一直以來都在積極倡導波斯灣—伊拉克—敘利亞—土耳其—歐洲的能源通道。

與歐洲這一規劃所對接的有美國和沙特主導的沙特—約旦—敘利亞—土耳其這一遜尼派能源通道,以及俄羅斯和伊朗主導的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敘利亞東海岸)—土耳其(這是近期俄羅斯伊朗和土耳其達成的協議)這一什葉派能源通道。顯然,敘利亞正處於這兩條管線的必經之地,所以敘利亞便成為了兩個陣營爭奪的戰場。


前期歐洲支持的是美國和沙特提倡的遜尼派線路,但時過境遷,此間俄羅斯和伊朗,敘利亞政府軍開始在敘利亞局勢中佔盡優勢,土耳其和美國開始交惡,遜尼派管道能否順利實施成了一個問題,顯然歐洲開始積極和俄羅斯、土耳其接觸,嘗試靠攏這條什葉派能源通道。

這就是德國開始擺脫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和俄羅斯接觸的一個主要原因。除此之外,美國戰略重心的變化也是德國開始向敘利亞政府和俄羅斯靠攏的另外一個原因。

中東反恐局勢依舊嚴重,但美國今年國家戰略重心已經從反恐轉為大國競爭。顯然美國退出反恐第一線後,歐洲的反恐壓力將增大。而俄羅斯以敘利亞為根基,已經開始在中東地區影響力越來越強,歐洲需要和俄羅斯在中東加強聯繫以對應美國撤離反恐一線後留下的反恐空白。


作為滋生極端武裝分子溫床的敘利亞,急需要穩定以緩解歐洲反恐壓力。美國為了和俄羅斯爭奪敘利亞的主導權,以一己之私不顧歐洲難民壓力,反恐壓力,顯然早已經使歐洲不滿。

法國對敘利亞的熱情來源於昔日大國情結。

同德國一樣,法國作為歐盟第二大火車頭,在敘利亞問題上,能源領域、反恐領域、難民問題上是和德國一脈相承的。這也就是為何法德能同時參加該敘利亞專題峰會的原因。


但除了上述歐共體共同訴求外,法國對敘利亞乃至中東都有自己的戰略訴求。不同於德國,法國是個海洋國家,其對大洋的訴求是和德國不一樣的,這也就是在歐盟中為何德國和法國在發展方向上很多時候會有分歧的原因。法國對整個地中海海岸一直都有所期待,上世紀20年代法國代管敘利亞,實際上也是為了地中海東海岸。法國當年在敘利亞可謂傾力投入,不僅照樣搬運自身制度,還直接從本土調派各級官員管理敘利亞。所以此間有軍友批評法國對敘利亞是舊帝國主義的傲慢,也確實有幾分道理。


土耳其顯然是對美國肢解敘利亞反對最激烈的國家之一,因為涉及自身安全。美國扶植的庫爾德武裝可是和土耳其境內庫爾德工人黨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敘利亞庫區已經成為土耳其境內庫爾德武裝的大後方。當然,對土耳其而言,不希望美國肢解敘利亞不意味著土耳其自己不希望直接敘利亞,從巴卜地區,到阿夫林地區,再到伊德利卜敘利亞自由軍控制區,肢解敘利亞的戲碼在土耳其身上每一刻都在上演。


中評軍事


如果美國成功的肢解了敘利亞,敘利亞的分裂部分將會加入聯合國,成為聯合國成員國。這樣一來就會誕生一個獨立的庫爾德國,而且絕對會成為美國在中東的樁腳。

假如敘利亞的徹底分裂被世界接受。

1,法國、德國將失去在敘利亞問題上的發言權。

2,敘利亞現政府實控區內也不會再存在什麼反對勢力,政府的延續也將不會有任何問題,巴沙爾政府對俄國的需求將大幅減少。

3,土耳其的戰略利益損失將十分慘重。首先庫爾德問題將更趨嚴峻,再則“伊德利卜”協議將會被敘利亞政府認為一文不值,鐵定會被敘利亞撕毀,進而敘利亞會將軍力集中在伊德利卜大打出手,土耳其不打,伊德利卜就丟了,開戰也不容易獲勝,即使獲勝,意義也不大,因為土耳其進駐伊德利卜的主要目的是對付庫爾德勢力,其次才是佔據敘利亞問題的話語權。一旦庫爾德建國,伊德利卜就會成為土耳其的負資產。

綜上所述,只有成功的瓦解美國肢解敘利亞,才符合法丶德丶土耳其丶俄的根本利益。為了共同的利益,這四國必須團結起來反對美國肢解敘利亞。


鬼影147951010


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嗎?多數時候對美國隨聲附和的德國、法國、土耳其竟然和美國不“和諧”起來了!
無他,羅剎本來就和美國不對付,向來是尿不到一個壺裡去的。而德法土三國,卻要飽受英美兩國在中東推行“顏色革命”所帶來的苦果——大量難民的輸入。而混跡在難民中的恐怖分子,以及難民中的不良分子,在德法兩國製造了不少事端。引起了兩國朝野上下的普遍不滿。

如果法德俄土四國對美國肢解敘利亞和行動聽之任之,那麼,中東甚至於歐洲的民族分離主義,更要日甚一日。本來就已經受到民族分離主義干擾的德法兩國,就要受到其國內民族分離主義的更大壓力,更不要說土耳其和羅剎這兩個多民族國家了。

所以,很多時候對美國唯唯諾諾的德法土三國,罕見的和羅剎達成了共識,反對美國對敘利亞的肢解行動。


孤獨的人209381559


關健還是要儘快結束戰爭,讓難民返回國,德法兩國因難民問題上,均是走滑鐵盧,右翼分子正在崛起,俄土兩國也希望儘快結束戰爭,受經濟大蕭條的影響,希望敘利亞穩定下來,免得以後又使動亂擴大。

美國只想庫爾德人獨立自主建國,庫爾德控制區域,條件非常成熟,完全可以選擇建國。

與其說是四國避開美國政府參與,不如直接說美國拒絕了這次會議。這不符合美國的利益。就是肢解敘利亞,讓什葉之弧永遠的停留在幻想中。

沒有美國的參加與支持下,敘利亞不會出現和平解決,國家也不會穩定重建。




隨雨飄渺


10月27日結束的四方會談,讓俄羅斯,土耳其,德國,法國,四方在敘利亞問題上達成了初步的一致。而各方之所以反對美國肢解敘利亞,都是從各自的立場出發。我們看看他們都是出自於什麼目的?

首先,俄羅斯方面不用多說,幫助敘利亞就等於幫助自己。俄羅斯在敘利亞擁有塔爾圖斯海軍基地, 赫梅米姆空軍基地。而敘利亞是俄羅斯在地中海地區的唯一戰略支撐。只要保住了敘利亞,就等於保住了俄羅斯在地中海的勢力範圍。



就目前來說,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已經穩固,並且控制了敘利亞70%左右的領土。維護敘利亞的統一,消滅敘利亞境內的反對派武裝,有利於巴沙爾政權的存在。同時,俄羅斯也可以儘快的撤出敘利亞內戰,緩解俄羅斯巨大的經濟壓力。長期的敘利亞分裂或者被肢解,對於俄羅斯來說將無法抽身敘利亞,這對來說是一個災難。
敘利亞巡邏的俄羅斯士兵


對於土耳其來說,內心裡是不希望敘利亞統一的。但是由於其他三方的維護,也只好作罷。但是目前的敘利亞狀態,還算是符合土耳其的利益。畢竟土耳其想要長期佔領阿夫林地區,甚至包括敘利亞的北部地區。那麼敘利亞的分裂就是對拖起最有利的。

但是,反對美國肢解敘利亞,土耳其方面主要考慮的是美國所支持的庫爾德武裝。這是土耳其的心頭大患,進軍敘利亞也是為了打擊庫爾德武裝。一旦美國肢解敘利亞,那麼就意味著敘利亞的庫爾德武裝已經形成了實質上的獨立。這對於土耳其境內的1400萬庫爾德人會是一個極大的鼓舞。那麼土耳其就會陷入隨時庫爾德人分裂的狀態。



所以土耳其是不希望美國肢解敘利亞,尤其是支持庫爾德人獨立。因此,埃爾多安在四方會談之後的28日,向幼發拉底河東岸的庫爾德人民自衛軍發動了火炮打擊。其意圖自然十分明顯,就是要警告美國,不要試圖讓庫爾德人在幼發拉底河東岸獨立。不然土耳其會進軍幼發拉底河東岸。


對於德法兩國,主要考慮的是敘利亞一旦被美國肢解,那麼敘利亞就會陷入無休止的內戰。而內戰導致的結果,就是大量的敘利亞難民直接湧入歐洲。畢竟歐洲是離敘利亞最近的地方,而美國遠隔重洋,自然無所謂擔心這個問題了。

那麼阻止美國肢解敘利亞可以讓敘利亞的難民早日回家,同時緩解德國,法國的敘利亞難民人數。也緩解給兩國造成的巨大社會問題。早日讓敘利亞獲得和平,讓歐洲的敘利亞難民早日離開,是德法兩國最希望見到的。估計普京也是用這個說服德法兩國發表這樣的聲明的。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所以,淡然小司覺得對於四方會談的重點,依然是維護敘利亞的國家統一,防止美國的胡作非為。畢竟讓美國攪亂的敘利亞,對任何一方都沒有什麼好處。那麼大家達成統一戰線,自然對大家都有好處,也是希望能夠掣肘一下美國的野蠻!


淡然小司


最近沒有美國出場的國際場合漸漸多了。

渥太華的世貿改革大會,國際貿易的主角美國竟然沒有被邀請。但會議很成功。

本次埃爾多安作東的俄、土、德、法四國會議,商談敘利亞局勢和戰後安排,作為在敘駐有美軍的美,又被排斥在外。


四國會談也非常成功,主要成果有三條:

第一,維護敘利亞的獨立和主權,反對肢解敘利出。這一條是俄羅斯和敘利亞的勝利。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一直要求巴沙爾下臺,現在美國的企圖徹底破產。

保住了巴沙爾政權,意味著只有俄羅斯的駐軍有合法性。土耳其在達成消滅庫爾德武裝的目的之前,會取得巴沙爾政權的默認。只有美軍、以色列人,才是非法入侵者。

但是決議是一回事,行動能否落實又是一回事。美軍畢竟有2000人的駐軍在幼發拉底河東岸油田區,美軍又不會自動撤退。要維護敘利亞的獨立和主權,尚有很長的路要走。

馬克龍、默克爾之所以一改初衷,支持維持巴沙爾政權,實在是難民問題已經動搖了國本。讓敘利亞早日恢復和平,開始重建,會吸引相當多的難民回國。

難民問題,已經讓民粹主義勢力在歐洲蓬勃發展。再發展下去,歐洲也會急劇右轉。

第二個成果,消滅一切反叛武裝。這一條是土耳其、俄羅斯所需要的,也是達到第一個目標必須完成的條件。


(四國邊境中的庫爾徳斯坦)

盤踞在土、敘、兩伊四國邊境的三千多萬庫爾德人,上百年一直爭取獨立,因而成為土耳其的眼中釘。而扶持庫爾德人建國,是美國反制土耳其、敘利亞、伊朗的如意算盤。

這也是土耳其決心與美國迎頭相撞的原因。消滅了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人武裝,進而消滅伊拉克庫爾德人武裝,是大突厥主義擴張的第一步。

四國會後,土耳其立刻炮擊庫爾德武裝,是警告還是真打,就看埃爾多安的決心和魄力了。

第三個成果是維護伊德利卜省的和平協議。巴沙爾是希望一鼓作氣蕩平伊省叛軍的,這樣不可避免的會激化與土耳其的矛盾,動搖土耳其東進打擊庫爾德人的決心。現在維持伊省的停戰協定,讓反叛武裝分化瓦解,為最後的解決準備條件,也不失為一策。

四國會議,成果豐碩。如果順利落實,美國不僅僅是一敗塗地,而且聲名狼籍,信譽盡失。

中東地區的國家,從此以後對美國必然多了一份戒心,這隊伍以後就不好帶了!

美國會束手就擒嗎?

我們拭目以待!


寒舍29


就算是越戰,美國人也是自己的敗仗我做主。敘利亞戰爭應該是美國獨立以來第一次被涼在一邊當“美人甲”,沒有資格參與戰後討論會。

東北亞半島、我國的解放戰爭、越南戰場、一戰後的德國,前南科索沃地區、等等,美國的戰略就是秉承大英帝國的傳統,通過“分而治之”的手段,把一個個主權完整的國家拆分成內部對立的區域,從而確保這些地區對美國“主持公道”的依賴。

敘利亞戰場上,美國在推翻阿薩德的目的失利之後,最大的目標就是要在敘北建立一個“大庫爾德斯坦”雛形

,通過支持庫爾德人自治/獨立,一方面實際上分裂敘利亞,另一方面由此撬動周圍國家土耳其、伊朗和伊拉克的穩定,從而在中東製造第二個“以色列”,確保中東國家離開了美國就永無寧日。

歐洲國家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第一次棄美國而不顧

中東的戰亂和難民,給歐洲帶來極大的不穩定因素。難民帶來的治安和經濟壓力、連續不斷的恐怖襲擊,都是歐洲國家人民用生命承擔的後果。

歐洲的政治家們,比如德國的默克爾,就因為需要承擔“大國的責任”,決定接受難民問題,搞得自己馬上就要灰溜溜地下臺了;法國的馬克龍現在國內也面對著相類似的壓力。整個歐洲右翼勢力抬頭,都是因為難民問題惹的禍。因此,儘快結束敘利亞內戰,也符合歐洲的切實利益。

因此,不論是參戰的俄羅斯、土耳其,還是代表國際社會來主持公道的德國和法國,都不希望美國繼續在敘利亞插釘子、埋地雷了。

結束敘利亞的分裂,是除了美國之外全世界國家共同的願望。


七號臺


俄羅斯和德國與法國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四國會議,宣佈一致反對美國意圖肢解敘利亞,並且發表示,特要全部的消滅掉敘利亞所有反對派武裝,讓敘利亞早日實現國家統一,早日收復失地。

土耳其還宣佈了將向敘利亞派遣更多的軍隊,對反對派武裝進行打擊,俄羅斯也同樣的作出了幾乎相同的態度。雙方還就信守達成的伊德利卜的相關和平協議,一致同意對反對派庫爾德人進行全部消滅等等。

俄羅斯和德國與法國,還有土耳其的這些問題,主要還是在針對美國的侵略行為。這些實際上在向美國表明各國的最基本態度,希望能夠給美國帶來一定的壓力,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改變自己的政策,放棄在敘利亞的軍事力量,最終徹底的解決敘利亞問題。

個人觀點,切莫上心,謝謝閱讀,歡迎評論。


幸福地帶2


這是個引起西方爭論的問題,俄羅斯反對美國肢解敘利亞很好理解,俄羅斯不但是敘利亞的傳統盟友,並且在敘利亞還有從蘇聯延續到今天的軍事基地。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就等於在中東釘上了一顆釘子,近可以威懾中東美國盟友,遠可以警示美國。如果美國損害了俄羅斯的利益,俄羅斯就可以挑戰美國在中東的佈局,美國盟友們從此將沒有平靜的生活。保住敘利亞才能保住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前哨陣地,分裂的敘利亞不但威脅俄羅斯的軍事存在,也不符合俄美中東搏弈的戰略平衡秩序。
土耳其雖然是北約國家,美國多年的跟班小弟,但土敘邊境相連,七年的敘利亞混戰土耳其的確乘火打劫撈了不少油水。也正因為如此讓土耳其感到了緊張,戰火中許多敘利亞人逃進土耳其境內避難,有平民也有恐怖分子。


疏於防範就會引鬼進門,土耳其境內也曾發生過多起恐怖襲擊,這讓土耳其不得不警惕。更讓埃爾多安心驚的是美國分裂敘利亞之一的抓手就是庫爾德人,敘利亞的庫爾德人一旦獨立建國後患無窮,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境內的庫爾德人都會揭杆而起,多米諾骨牌效應將讓中東變的更亂,美國的一石多鳥把土耳其也包括在內,這讓土耳其怎能不站在美國的對立面?
法德兩國反對更是在情理之中,美國的中東反恐戰爭開打後,陷入困境的表面上看是那些失去家園的難民。而實際上深受困擾的還有歐洲國家。美國和盟友全球反恐,而難民卻九死一生湧入歐洲。真正難民處境艱難兇險,不在少數的恐怖分子也以難民的身份到了天堂,惹事的美英兩國極少接收難民,德法兩國仁慈換來的是不良難民的燒殺搶掠。任性的美國,難做的好人,如此境界還要繼續分裂敘利亞,讓災難永無寧日,就會造成更多的中東難民闖歐洲,德法兩國已深受其害反對美國肢解敘利亞心情可以理解。


亓官仁


敘利亞戰爭歷史7年以後,從底層黎巴嫩邊境走私貨郎的踴躍度到高層俄,土,法,德幾個大國為了各自利益奔走,這個國家和平的同時對幾個大國在戰略,軍事,經濟的意義簡單分享一下:

1.敘利亞對俄羅斯的戰略,軍事,經濟意義:

1.1 普京頂著巨大壓力,高風險投入換來至少未來10-20年歐洲,西亞戰略空間改善,從被動防守轉向進攻,而且通過血與淚結交了不少朋友.10年時間對一個傑出的領導人多重要!

個子高你也得低頭聽著,就說你呢



1.2 地中海軍事基地塔圖斯Tartus威脅繼續存在並得到加強,炮口指向歐洲挑釁者,孫子兵法中真正的不戰而勝;

槍桿子出政權,敞開的炮口才能帶來和平



1.3 錢袋子在自己手裡

,俄羅斯出口西歐能源管道不受破壞和威脅,孫子兵法中因糧於敵;

北溪一號和二號管線 Nord Stream, North Transgas 從俄羅斯 維堡通往西歐德國,總理們很開心啊



2.敘利亞對土耳其的意義在哪裡?

2.1 土耳其埃爾多安可以穩住國內以庫爾德人Kurdish為主力的工黨Turkey Labor Party,打擊分裂分子



當然庫爾德人創建工黨的歷史並不光彩,土耳其鎮壓工黨也是有歷史的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了。土耳其總人口將近7800萬,庫爾德人1400萬,佔土耳其總人口18%。

庫爾德人Kurds分佈很多,未來中東潛在風險還會存在



2.2 土耳其除了是北約盟國,現在利益和軍事上綁定了俄羅斯。土耳其除了有北約盟國武器,也有俄羅斯武器,如虎添翼。埃爾多安可不是愣頭愣腦,整個敘利亞戰爭最大的受益國家是土耳其,其他國家意淫強心。但是阿拉伯國家歷來有刺殺的傳統,埃爾多安要防暗箭。

土耳其外長查武什奧盧Cavusoglu在美國公佈國防預算以後說如果美國不賣洛克希馬丁 Lockheed Martin 的F35戰鬥機,土耳其會報復。將熊熊一窩啊,比如俄羅斯,比如土耳其。


2.3 俄羅斯石油管道不再通過烏克蘭進入西歐,而是通過土耳其通往歐洲。烏克蘭傻叉不賺這個錢和俄羅斯翻臉,被俄羅斯割了克里米亞,長時間以內烏克蘭和俄羅斯不會和好。埃爾多安搶了烏克蘭生意,烏克蘭燒木頭過冬吧。



3.德國從敘利亞戰爭得到什麼?

3.1猶太人繼忽悠希特勒以後,想借用美國繼續恩威並舉忽悠德國,被德國識破,不然德國右翼政黨抬錘子頭? 德國要和美國叫板,需要幫手俄羅斯,土耳其等國,德國能源有保障,維護自由市場經濟市場有保障,自己不缺錢,要你美國和猶太老媽子何用?

默克爾大媽有慈祥的一面,也有理性的一面


3.2 德國維護自由市場經濟,美國說話不算,歐洲可以不用美元,歐洲自己有歐元。

默克爾受夠了美國各種挖坑

3.3 軍事上,北約內部德國和土耳其默契十足,而且之前一戰,二戰風雨同舟,彼此瞭解。看看沙特記者事件,兩國配合得多麼緊密!

語言不是問題,表情到位即可

4.法國就是跟著打醬油,論機靈比不過土耳其,論堅持不如德國,論謀略不如俄羅斯,所以法國,英國受猶太人影響深重。

馬克龍和特朗普,兒子看著爹一樣



5.還有避嫌的幾個國家沒有參與大會,但是這些都是同盟啊,現在大家轉守為攻。看看盎格魯撒科遜人,猶太人如何破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