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學研究院原副院長劉羣:三江併流,橫空出世正當時

法制晚報2017-12-0514:22:11

為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由《現代國企研究》雜誌主辦的“新時代的國企改革策略”研討會於11月28日在京召開。來自商務部、北京市政府、中央電視臺、國務院新聞辦等部委機關代表,雲南省政府代表,來自國機集團、首旅集團、瑞士銀行、絲路投資企業聯盟的央企國企民企代表,來自迪慶、河南的民營企業嗲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時代的國企改革策略。

研討會上,一位地方代表的發言另闢蹊徑、深入淺出、有理有據也有情懷,贏得現場專家學者以及企業家的陣陣掌聲。他就是雲南省迪慶州藏學研究院原副院長劉群。他的發言內容圍繞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區域協調發展”、“決勝全面小康”、“可持續發展”等戰略展開。

有一個世界自然遺產項目叫做三江並流

2003年7月2日,在聯合國第27屆世界遺產年會上,中國代表團提交的:“三江並流”項目僅用18分鐘的陳述和討論就獲得的有專認可並通過。從此刻起一個世界自然遺產正式受到青睞。

這是一個奇蹟,奇蹟背後的真正原因在於這個自然遺產的世界級獨一無二的品質保證。

三江並流地域指東經98 ~100.30.北緯25.30~29之間。就行政劃分看,即為雲南省的迪慶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及三江這個大約4萬平方公里的範圍。

就地貌看最能表達獨特特徵之處從南到北排列著四大山脈:擔當力卡,高黎貢山,怒江和雲嶺山脈。在這些大山之間,有三條大江奔流其間,即怒江,瀾滄江和金沙江,走出這一地帶,金沙江蜿蜒東去,瀾滄江、怒江則分別匯入印度洋。

三江並流地區留下明顯的遠古地球陸地漂移碰撞的痕跡。此區內的地質奇觀美不勝收。東側的金沙江與西側的怒江最近直線距離僅為85.99公里,怒江與位於中間的瀾滄江僅隔18.6公里。內有118座雪山海拔在5000米以上,而最低點僅為760米。巨大的高差使雪山顯得更加雄偉壯麗。眾多雪山與其下的低緯度冰川,星羅棋佈的冰蝕湖,美麗的高山草甸相得益彰,區內的丹霞地貌、深切的峽谷,如“虎跳峽”都足以令人流連忘返。聯合國專家一致同意這個結論:“三江並流”地區是世界上蘊藏最豐富的地質地貌天然博物館。

“三江並流”地區是歐亞大陸生物南北交錯,東西會合的地區和通道。第四季冰期曾給歐亞大陸的生物帶來滅頂之災,而“三江並流”獨特的地形地貌使該區成為許多生物的避難所。因此,會有“東不過金沙江,西不過瀾滄江”的國寶“滇金絲猴”這物種的保留及生存。這一地區被譽為“生物多樣性的基因庫,是天然的花園”實在是實至名歸。

三江並流地區是自然景觀的大觀園,除三江並流奇觀外,這裡集雪山峽谷,高山湖泊、冰川、草甸、珍稀動物植物於一體。據初步調查,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各具特色的景觀近百處,有著“北半球除沙漠和海洋景觀外各類自然景觀的大觀園”的美譽。

該區還是一個多民族文化和諧共存的生活百花園。藏族生活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地帶,林間山區有傈僳族,獨龍江邊還有獨龍族,河谷的谷底有白族、納西族、普米族等世居民族。至少我們可以統計到近20個少數民族生產、生活、生存的場景。

如果說自然景觀的魅力足以引人入勝,但地球人對旅遊的期待中更有對民族文化觀摩的熱情和衝動。民族文化大觀園呈現的豐富多樣的原始文化是該區作為世界遺產的另一項重點內容,也是令聯合國專家傾倒的另一大重要元素。

區域協調發展迫在眉睫

該區自被認定為自然遺產以後,各地市忙於建設並開發本地範圍的景觀景點。如麗江市的雪山、古城,比如迪慶州的梅里雪山和香格里拉古城,怒江沿線的“澡堂會”。各自為陣的結果時或會產生相互抵消的現象,也會因此有人受到傷害。

到目前為止,滇西北地區擁有的諸多旅遊品牌中名氣最大、內涵最深、關聯度最廣、操作性最強的品牌莫過“三江並流自然遺產”。

在滇西北旅遊受質疑之際,高舉三江並流大旗,爭取實現各地的聯動。在突出提高服務質量,給遊客全新的感受方面。共同推出三江並流作為旅遊目的地,是順天應時的明智之舉。

其次,該區內地區間發展的不平衡的趨勢有加重跡象。十九大上,習總書記提到的“深度貧困地區”’既含有迪慶州和怒江州,扶貧奔小康的任務顯得十分繁重。

其次,該區行政上分屬不同行政管理單位,所以一直來未能出現共同發展的話題。建議。請求雲南省政府像申報該遺產時一樣,統一協調、力促共同推介“三江並流品牌”,可以用這個思路串聯該地區的景點。讓雲南旅遊又添一品牌,讓該區各地協同發展,幫助深度貧困地區的扶貧增添一個抓手。

由於扶貧奔小康和發展是地方政府的主要工作。省委省政府要教育各地串聯起來共同發展,還要成為各地區幹部群眾的共識。

利好消息是,串起“三江並流”地區公路網的最難修的德欽———貢山公路已修通,交通的瓶頸已解除,從此由迪慶香格里拉進入、怒江六庫進入的遊客不再需要走回頭路。

這一交通方面的成果為該區聯動鋪開了一條黃金通道,時機已經到來,時局在呼喚,貧困地區的群眾在企盼。對症的藥方就是:藉助這個絕世品牌實現區域性協同發展。

黨的十九大提出“區域協調發展”,對地方政府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既是政府的事,也是企業的事;既是中央的事,也是地方的事;既是國企的事,也是民企的事。

而對“三江並流”地區宣傳而言,合則共贏,分則自傷。聯合起來,互惠則共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