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湖南人是世界上最倔強的人羣之一?

宋吉福


湖南一個一直以來都不缺偉人的地方,古代的蠻荒之地,變成了近代撐起中國的地方。湖南人已經在全世界都有了自己的名號。

湖南人為什麼這麼牛呢?近代一百多年的時間裡中國社會動盪不安,在這一百多年裡,湖南人走出了多少偉人,從第一批的正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到第二批為大清鞏固天下的曾國藩,左宗棠等等,到第三批試圖通過變法圖強的譚嗣同,唐才常等的,再到第四批資產階級的嘗試黃興,宋教仁,蔡鍔等等,再到無產階級的毛澤東,蔡和森,劉少奇,賀龍,彭德懷等等。一批又一批的湖南人為中國,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正是這一批又一批的湖南人的嘗試,才有了今日的中國。

湖南人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中國近代革命史上,湖南人一直都在流血,但是湖南人從來不懼流血犧牲。從譚嗣同的變法獻身,到蔡和森的英勇就以,湖南人為中國的革命事業犧牲了多少人。但是湖南人從來不怕,在整個抗戰期間,日本人也是非常怕湖南人的,三次長沙會戰,硬是沒有把長沙拿下來。不得不在常德會戰的時候使用細菌毒氣,湘西會戰一戰殲滅數萬日軍,開始了中國反攻的號角。

湖南人就是不認輸,不怕輸,即使面對比自己強十倍,百倍的敵人都是敢挑戰的,在毛澤東時代,面對美國,蘇聯這樣強大的敵人,我們也是絲毫不怕的。因為我們是湖南人。


小伍講歷史


世界上最倔強的三大種群:德國的普魯士人,中國的湖南人,英國的愛爾蘭人。湖南人為什麼是世界上最倔強的人群之一?

湖南人流血不流淚:一部中國近代史,廣西人鬧起義,浙江人出錢,湖南人流血。歷史上,湖南應該是中國出人才最多的地方,最具代表性的10位湖南人才有:1.第一偉人:毛澤東;2.第一智人:魏源;3.第一聖人:曾國藩;4.第一能人:左宗棠;5.第一猛人:譚嗣同;6.第一奇人:黃興;7.第一軍人:蔡鍔;8.第一完人:劉少奇;9.第一直人:彭德懷;10.第一好人:雷鋒。

湖南人倔強,也稱為"霸蠻",湖南人最不容易妥協,吃軟不吃硬。毛澤東對待不可一世的比自己強大很多的美軍,照樣“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

湖南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霸得蠻。做事情是不撞南牆不回頭,見了棺材也不掉淚。


鄉村熱點


說到湖南人,有兩句話很有名:

第一句:“紹興師爺湖南將”,意思紹興人出點子,運籌於內,湖南人用力氣,決勝於外。

第二句:“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這句話很多人知道,卻不一定了解背景,連誰說的都未必知道。先是楊度“發明”,然後陳獨秀“發揚”。陳獨秀在1920年寫了一篇文章,其中有這麼一段:“湖南人的精神是什麼?‘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湖南人這種奮鬥精神,卻不是楊度說大話,確實可以拿歷史作證明的。”

湖南人倔強的說法,主要起自近代。曾國藩是湖南人“倔強”的名片——屢戰屢敗又屢敗屢戰。他還有句話:“實者,不說大話,不騖虛名,不行駕空之事,不談過高之理,如此可以少正天下浮偽之習。”當年湘軍系統除了曾國藩和左宗棠兩位大佬之外,還出了很多人才,比如彭玉麟做到兵部尚書,還有15人做到總督,14人做到巡撫……這些人大多數和曾國藩一樣,都是倔人,都不屈不撓。

到了民國,湖南人這股倔勁兒更厲害了。黃興是典型代表,他基本上覆制了曾國藩同樣8個字——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有句話叫“孫氏理想,黃氏實行”,黃興力在實踐,不尚空談。隨後的蔡鍔也是個倔人,硬是在袁世凱眼皮子底下跑掉,繞了一圈從北京回到雲南,發起護國運動。

除了這幾位名人,還有一個個湖南人群體,不應該被遺忘。例言之,“二次革命”中,一群倔強的湖南人表現十分出彩。張勳帶辮子軍殺向革命大本營南京,抵抗最堅決最有力的人不是南京人,而是湖南人。以至於張勳惱羞成怒,下令入城後要殺光湖南人!


腦洞大開的歷史


江西人比較老實本分,後來一部分遷移到了湖南,就變的倔強起來。毛澤東,曾國藩等祖籍都是江西,而且不遠,往上兩代就是。

本人學中醫出身,個人認為最主要跟水土的礦物質含量有關,還有氣候環境極度潮溼,導致愛吃辣椒,辣椒素比較極端偏執!就像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土特產,換了地方就不行了。我們南豐蜜桔天下第一,但桔樹出了縣城,口感就不行了。景德鎮牛逼,靠的也是當地的高嶺土,出了景德鎮,土質集體不行!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倔強有好也有壞!爭強鬥勇的戰爭年代容易出人才,比如毛澤東,彭德懷,曾國藩,賀龍都是打仗而出名,和平年代還是平和的性格好!!


中華神評曾老師A


為什麼說湖南人是世界上最倔強的人群之一?

首先我們來看湖南人所處的地理位置,湖南地處於長江中下游地帶是屬於丘陵多山地帶。這裡的人種植水稻玉米小麥高粱大豆。他們經常把吃不完的農作物,釀成名酒用來招待客人。在經濟上他們獨立自主,在工作上他們不怕吃苦。

獨特的丘陵地形,讓湖南的人民這些巍峨的群山一樣,不屈不撓,獨立自主的精神品質與生俱來,他們不求人不屈於人,這是他們世世代代遺留下來的品格。

因為湖南人有這樣的品格,所以半個中國近代近現代歷史幾乎都是由湖南人書寫推動的。


湖湘文化的核心:心憂天下、敢為人先,這是真正的湖南精神,這是溶於湖南人骨子裡的一種精神。

我們回過頭去看一看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的風雲人物。大部分是從湖南這三湘四水走出去的,所以說湖南人撐起了大半個中國。

在湖南還有一句話說:中國的發展有湖南人的一份頭功!在我們這裡每個人都是非常拼搏的,只要是他認準的事情就是九頭牛也拉不回來,所以說我們是名符其實的湖南蠻子。霸蠻是溶於我們湖南人骨子裡的精神是我們的血液是我們的生命。


邵陽


倔強原因其一:血緣與基因,古時湖南為南蠻,可見湖南人仍保留先輩倔強的個性。明末清初,很多湖南人從外省遷移而來,主要來自江西等地。試想,本份人一般都會守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只有愛打拼個性堅強的人才會背井離鄉。所以說湖南人基本上都傳承著祖先倔強的個性。其二,地理位置。縱觀湖南地勢,山川險峻,河泊縱橫。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湖南人也有大山的奇特般個性,大河樣有曲有直的胸懷。其三,飲食,湖南氣候潮溼,為防禦風溼之類疾病,愛吃辣椒,辣椒屬辛辣刺激食品,長期食用,漸漸養成了熱血沸騰的個性。其實原因是很多方面形成的,個人認為以上是湖南人性格倔強的主要原因。祝湖南人敢為天下先的雄風永放光芒!


美好人生268


最近看了很多這種比較。一會是長沙和哪個城市比GDP,一會是湖南和湖北,江西哪個省名人多。特別是提到近代史,從評論看,湘人大都表現自豪,榮譽感十足。我想,不管哪個省,俱有優有劣。外省人評論好的方面,湘人都會拍手稱快,附文應和。一旦碰上不和諧批評的,很多會火急火燎的跟對方辯個三七二十二。竊以為,我湘人不能老趟在前人的功勞簿上盲目自傲,先輩都能睜眼看世界第一人,吾輩萬不能做井底之蛙,貽笑於他省兄弟姐妹,蒙羞於先人。優秀的先人給湘人種下了敢為天下先的基因,打下無湘不成軍等等之烙印。和平年代,努力工作,愛堂客足亦😄。若國家有事,我湘人可要對得起網上這樣溢美之詞。😀😀。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零零tiger


“認死理”,“霸死蠻”,九頭牛都拉不回頭,就是湖南人的生動寫照。認定一個目標,就一定要走到底,不管前面是刀山火海、萬丈深淵,都往無前,百折不回!正是這種天生稟賦,讓湖南精英豪傑們在近代以來的歷史上,叱吒風雲,呼風喚雨,改寫了中國的歷史!——1.曾國藩、左宗棠等為首的湘軍,應朝廷的徵召,掃滅了不可一世的太平天國;2.黃興、蔡鍔、焦達峰、蔣翌武一幫湖南好漢推翻了滿清王朝;3.以蔡鍔為首“護國軍”,發起雲南起義,推翻了袁世凱的“朝廷”;4.以左宗棠為統帥的“西征軍”,率領以湘軍為骨幹的隊伍,收復了佔祖國六分之一領土的新疆;以毛澤東、劉少奇、彭德懷、賀龍、粟裕、羅榮恆為首的湖南人推翻了蔣介石的“蔣家王朝”;5.以毛澤東、彭德懷為統帥的中國人民志願軍,以落後的武器裝備,打敗了以“世界霸主”美國為首的17國聯軍,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蹟!


飛龍169021628


說湖南人,首先以時間段,列出幾位為代表的湖南名人,第一階段,為鞏固清朝的安全和為中國的統一作出貢獻的曾國藩和左宗棠。第二階段,為推動變法維新的譚嗣同和唐才常。第三階段為推翻清朝作出很大貢獻的黃興,宋教仁和蔡鍔。第四階段為建立新中國起決定作用的毛澤東,彭德懷,賀龍,羅榮桓,粟裕。曾國藩是當時滿清八旗子弟l兵無法阻擋太平軍的情況下,才回鄉組建湘軍,湘軍與太平軍都有不怕死的蠻勁,之所以湘軍能勝,關鍵在曾治軍有方和湘軍頑強的結果,左宗棠為平定新疆並控制新疆發揮他卓越的軍事和政治才能,為國家統一作出了貢獻。譚嗣同和唐才常變化維新,上書光緒帝,後引起慈禧不滿,下令處死譚嗣同等人,當時譚完全當逃往外國,但為了信念,寧願選擇了殺頭。黃興,宋教仁,蔡鍔為推翻清朝制定憲制和護國戰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毛澤東,彭德懷,賀龍,羅榮桓,粟裕,是我軍主要創始人和骨幹將領,他們為打敗國民黨,建立新中國,穩定新中國,功不可磨!


用戶3366116211562


那是的,湖南人都是錚錚鐵骨,真漢子!

譚嗣同、陳天華、彭德懷、胡耀邦、黃興、宋教仁等等,都是最代表這種特性的偉人。

所以,中國的歷次重大社會變革,從來都不乏湖南人的參與。

湖南人也很有家國情懷,國家利益高於個人得失。看看餘彭年就知道了,一生辛苦發家一百多億卻全部捐作慈善,不留自己子孫遺產。一般人都達不到這種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