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房價會掉,爲何有些縣城房價仍在瘋漲?

悠然漫步關中


自2016年底以來,很多一線二線城市陸續出臺了限購政策,經過近2年的時間,這些大城市房價滯漲或者是略有下降。與此相反,一些三四線城市,甚至一些小縣城的房價自2016年以來迅速的攀升,甚至出現了翻番的現象。這不是一個偶然現象,實際上是兩個重要因素。一是一二線城市限購政策導致投資資金從大城市外流;而是小縣城的棚改規模大,新房購入有需求。

1、一線二線城市限購政策加碼,房產商和購房資金開始轉向中小城市。以山東的青島濟南兩個城市為例,2015年以前,兩個城市市內區域內,萬元左右的房子還有很多,但是到了2017年,青島的城陽、黃島幾乎沒有一萬五以下的房產了,這樣的漲幅,促使這些城市限購政策加碼。一些大型開發商也迅速的轉戰到中小城市,一些縣城也有了恆大和碧桂園。一些投資資金也向這些縣城聚集,迅速抬高當地房價。

2、棚改項目也催生了小縣城房產需求增加。現在的政策就是對棚改項目提高支持力度。很多小縣城的棚改規模是非常巨大的,不光縣城裡原有的棚戶區改造,甚至縣城周邊的一些農村都開始大規模的拆遷,一些鄉鎮都開始搞棚改。在一個小縣城裡面,儘管外來人口不是非常多,內部的需求卻刺激這些地方的房價上漲。

3、小縣城的房產經濟不同於大城市。小縣城人口少,商業中心、學區相對集中,這樣就是最最核心的地段,房價過萬很正常,也就是說,那個核心中的核心,房價會超過一些三線城市,但是一旦離開那個中心2公里,房價會下降很多。商業中心的商鋪,一鋪難求,離開這個中心,商鋪無人問津。這就是小縣城的現實。

4、小縣城的房價沒有長期的上漲的支撐力,但是不意味著小縣城的房產就沒有抗風險能力。事實上,縣城的需主要來自本地居民,從鄉鎮遷往縣城。一個四五十萬的小縣,也是完全可以支撐一個單價七八千的房價的。不要以為小縣城就沒有投資價值,主要看你的切入點在哪裡。

中國的房價目前讓人們很膽戰心驚,但是包括縣城在內,也看不出立即崩盤的現狀。還是那句話,剛需馬上就買,投資可以觀望了。


大河尾閭


凡事都有特例。

老家座標華北地區四線城市,現房價是2015年的三倍。

前幾個月政府出了個政策,新樓盤對外公佈價格之後,三個月內不得上調。這算是把風硬拉住了吧。

同時又放出了一大批公租房,申請程序簡單公開透明。緩解了購房需求

另外,我們的房價已經下降了45塊,一套170w的房子省出了個iphone8p,鼓掌👏👏👏


孟德斯鳩的信仰


從現在樓市調控的政策環境下,房價漲幅及麵價確實已經出現了降溫和下跌,這一點還是有據可查的,特別是一二線城市最近兩年的樓市縮緊狀態非常的嚴格,基本上漲幅已明顯回落,但是與之相反的三四線城市在前兩年迎來了一波房價上漲的熱潮,數據顯示多個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明顯,現實交易均價基本上都達到了七八千甚至上萬元,筆者老家城市現在就是出現了這樣的狀況。

而對於縣城房價來說最近兩年也是漲的比較猛,此前網絡上就有新聞報道有200個縣城房價超過了9000元,對於縣城的經濟水平和人均收入來說這樣的房價簡直是逆天了,至少這個價格對於一些三四線城市來說都已經算是偏高了,何況是規模很小的縣城呢?

縣城房價上漲還是源於一二線城市炒房者被嚴重擠壓紛紛下探至小城市所致,包括一些大型的開發商最近兩年也將樓盤業務延伸至三四線城市乃至小城市,這就說明有大部分的資金開始流向小城市,房價上漲是肯定的,並不是因為縣城的需求量大而造成的房價上漲,而是人為帶來大量的投資資金進入縣城,通過在縣城炒房抬高房價造勢獲取利潤。

所以現在的很多的縣城房價確實存在很大的水分在裡面,畢竟參照之前的房價水平也不過是三四千左右,像筆者城市下的縣城房價也大多在三四千左右,所以很多人認為縣城的房價毀掉還是有所依據的,像現在一些二線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也出現了一定的價格下跌,更別說是縣城了,等這一波漲勢過去,縣城房價肯定少不了回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