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神拜佛爲什麼說心誠則靈?

不相信占卦算命的人,總以為命師所說“心誠則靈”這話是騙人的。目的在於叫人盲目地輕信,而不加以理性的分析。

其實,這種認識暴露了這些人的認知膚淺,跟這種人說理,那是白費唇舌。他們已經被“所知障”閉塞了心靈,咱們只能用道家的“甘露不潤無根草,大道不渡無緣人”對待之。


誠然,命學界的確有騙人的人,而且還不少。

可是綜觀其他的行業,又有哪些行業沒有騙人的呢?

政界有偽官員,軍界有偽將軍,商界有偽大亨,學界有偽大師,佛道界有偽和尚、偽道士等等。誰能舉出例子說哪個行業沒有騙人的呢?恕我愚笨,我想到的僅有一個,那就是老千的行業,只有騙子全都是名副其實的,其他的行業難免有假。

“心誠則靈”這句話是先哲的教誨,並不是“江湖術士”的發明,質疑這句話便是質疑先哲,潛臺詞是認定自己要比先哲們更睿智。

求神拜佛為什麼說心誠則靈?


眾所周知,咱們無論做任何事,要想做得好,做得完善,必須要用“心”才行,絕對不能夠馬虎了事,狀若兒戲。換句話說,做事必須認認真真用心去做,才有機會把事情做得好。如果做事不用心,得過且過,應付了事,而又希望做得好,除非上帝是自己的親爹,否則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咱們都是讀過書的人,應該知道那些成績特別好的同學,全都是既聰明、又肯用功的。有的同學雖然很聰明,可是卻不肯用功,人在心不在,成績便不會太好。而那些既不聰明、又不肯用功的同學,成績就不用說了,肯定是班裡的差生。所以,書要想讀得好,用心是第一位,聰明是第二位,用心比聰明更為重要。

求神拜佛為什麼說心誠則靈?


咱們也是打過工的人,應該知道工作做得好的,必然是用心工作的敬業之人。這些人要麼熱愛工作,要麼希望得到提拔,要麼希望得到好評,要麼希望多加工資。在這些意願的驅動下,便會用心努力地工作,於是工作便能夠做得好。如果沒有什麼意願,抱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態度,那工作卻能夠做得好的,古今未曾有。

咱們也許已經為人父母,應該知道孩子若要培養得好,日後能夠成才,必然要含辛茹苦、用心養育和教育。對孩子不聞不問,漠不關心,由他自生自滅,而又希望孩子將來能出人頭地,那是白日做夢,除非太陽從西方升起。

這說明,任何事情想達到自己的心願,必須要用“心”去做才行,雖然用心不一定便可以遂願,但是不用心就必然不能遂願。

求神拜佛為什麼說心誠則靈?


占卦算命同是這一個道理,你希望卦師或者命師佔算得準確,你就必須用“心”,用心即是心誠,心誠則靈。

如果你是抱著“考”師傅的心態,那麼勸你最好不要求測。因為你沒有用“心”,你的那個心是在做考官,要想“考”你的學員,而不是在求卦問卜。你如這樣,結果既浪費了你的錢財,也毀了那師傅的清譽,還強化了你的錯誤觀念,這對誰都沒有好處。

如果你一向不相信占卦算命,那麼最好是堅持下去,永遠也不要找人占卦算命。你若是要找人算,想親自印證它是騙人的,結論必然誤導了你。因為你並沒有用“心”要聽師傅的指引,你的那個心只是想看師傅的笑話,以證明自己是多麼的睿智,連孔子、諸葛亮和劉伯溫等人都會被蒙的騙術,根本就蒙不了聰明的你。你懷著這樣的心態找人佔算,誰為你算誰倒黴,鬧笑話是必然的。

只有相信占卦算命,才有機會遇上算得準的人。半信半疑都是不可取的,誰越相信這門學問,誰便越能被算得準。

心誠與準確可成正比,就跟用心學習與成績優異可成正比一樣。


求神拜佛為什麼說心誠則靈?



大部分人都未能明白一個道理,人的思維是會產生腦電波的,這腦電波是一種力,道家把它叫做“念力”(即由意念或念頭所引發的物理特徵)。這“念力”不僅能夠左右自己的言行,而且還能夠左右他人的言行。


人與人之間產生的腦電波,有相容、相斥、相沖和相合的關係,而且它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大多數人知道“念力”對自己能產生反應。比如說,別人整天在仇恨你,你睡覺時就會輾轉反側,睡不安穩,怪夢連連;如果有人密謀要傷害你,你在他密謀的時間內就會有心驚肉跳,心神不寧或是無故心悸等等。儘管你覺得奇怪,不知道何以如此,可是你會感覺到有一種不祥的兆頭。

這就是別人“念力”對你所產生的反應,你已經收到對方腦電波發出的信號,干擾了你正常的思維。心境越寧靜感受越敏銳的人,這種感覺越是強烈;心境越複雜感受越遲鈍的人,這種感覺越是微弱。

求神拜佛為什麼說心誠則靈?


也許不少人有過這樣一種體驗:正想起某個朋友時,那朋友的電話便到;正談起某個人時,便見到某個人;夢見一個久未謀面的熟人,翌日便見到這個人。等等。這便是俗話“一說曹操,曹操就到”的現象,其原因是一方發出的腦電波,被另一方接收的緣故。

腦電波是能夠對他人產生影響的。所以,你找師傅占卦或算命,必須要抱著誠心問事的心態,絕對不能抱著“考”或“試”的心態。

只有抱著問事的心態,主客之間的腦電波才會產生交流和交感,彼此同聲相應,才能產生共鳴,所問之事才能夠有真實的反映。如果你抱著“考”或“試”的心態,那麼主客之間的腦電波各不相容,互相干擾,這等於槍手在瞄準,有人從旁不斷地推撞他,試問怎能射擊得準確呢?

求佔者亦需要知道,主客雙方都要本著“誠”字才能有滿意的預測效果。

心誠則靈並不是騙人的話,而是求測時所必需。這話有著深奧的道理。誰想得到準確的預測,誰就必須從心誠開始。請切記:

心誠則靈,心不誠則不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