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台科技交流與產業合作對接會在長沙舉行

湘台科技交流与产业合作对接会在长沙举行

10月30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辦,湖南省科技廳、湖南省委臺辦、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以下簡稱臺灣電電公會)共同承辦的第十四屆湘臺會“湘臺科技交流與產業合作對接會”在長沙舉行。會議現場舉行了項目簽約儀式,食品加工、新材料、遠程醫療、休閒農業、成果轉移轉化等領域共6個項目12家單位參與簽約。

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陳飛、臺灣電電公會副理事長鄭富雄在會上致辭,湖南省政協副主席、省科技廳廳長賴明勇,臺灣電電公會北京聯絡處主任邱全成分別作推介報告。

湘台科技交流与产业合作对接会在长沙举行

合作對接會現場,12家單位進行了項目簽約。其中,湖南省農科院與臺灣電電公會合作成立海峽兩岸食品加工研究所;岳陽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與臺灣雲林金湖休閒農業生產區農業發展協會就園區整體開發與產業發展開展全方位合作;長沙海王醫藥與臺灣蓋德科技就遠程醫療終端設備的研發與應用開展合作;湖南海尚環境與臺灣頂尖納米科技就納米新材料在環保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開展合作;省園藝所與臺灣微鯨農業就休閒農業的合作與開發開展合作;長沙思龍顧問與臺灣新聚能科技就成果轉移轉化開展合作。除簽約項目以外,湖南參會的80餘家單位還與受邀參會的臺灣企業代表進行了現場對接。

此次對接會簽約的6項目涉及食品加工、新材料、遠程醫療、休閒農業、成果轉移轉化等領域,呈現出三大亮點:一是既有技術的對接,更有合作機制的創新。省農科院和臺灣電電公會合作成立政府指導、市場化運作的實體—海峽兩岸食品加工研究所,將有效促進兩地食品加工技術的發展。二是既有點對點的合作,更有面與面的合作。岳陽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與臺灣雲林金湖休閒農業生產區農業發展協會兩個農業綜合體,將開展全方位的合作。三是既有“引進來”,也有“走出去”。一方面,推動了臺灣的優勢技術與產品“引進來”,在湖南落地轉化;另一方面,促進了湖南的人才、優勢技術成果引入臺灣,開拓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記者獲悉,下一步,湖南省科技廳將把湘臺科技交流與合作作為區域科技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抓手,納入常年規劃,從注重實效出發,每年組織開展不同形式、不同主題的專場對接活動,辦出特色、形成品牌,並對對接成功的項目予以扶持,鼓勵與支持兩地科技主體開展合作。同時,結合近年來開展的科技創新管理幹部、技術經紀人赴臺培訓等工作,推動湘臺兩地在項目合作、技術研發、人才培養、平臺共建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的合作,在促進臺灣的技術、成果來湖南落地轉化的同時,也助推湖南的優勢技術與成果引入臺灣,實現兩地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來自湖南省科技廳,湖南省委臺辦,臺灣電電公會,全國部分省市臺辦、臺協會,臺灣相關企業、協會以及湖南各市州科技局、科技園區、企業的200餘名參會代表出席對接會。

湘台科技交流与产业合作对接会在长沙举行

審閱/康衡

來源/新湖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