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麼理解「冷戰」這個詞?

冬日暖風1022


二戰結束,美國和蘇聯成為兩個大贏家,各自劃定勢力範圍後,因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路線之爭,讓美國和西方對東方集團產生了忌憚,1946年,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發佈了著名的“鐵幕演說”,提醒西方世界提防蘇東集團,而1947年杜魯門主義在美國風起雲湧,反共風波一浪高過一浪,上世紀40年代末,美蘇分別在朝鮮半島、中南半島劃定各自勢力範圍,為以後的朝戰、越戰埋下了伏筆。

(朝戰中,美國率領的“聯合國軍”替韓國撐腰)

之所以稱作冷戰,因為東西方兩大政治、軍事集團對峙50年間,並沒有直接交手過。雖然雙方都擁有非常龐大的軍事力量特別是核力量,在作戰藍圖上無數次的推演要把對方抹平,但忌憚第三次世界大戰和核大戰的可怕後果,雙方並沒有直接對抗,朝戰中,中美激戰,蘇聯是代理人出空軍,即使是冷戰最高峰的60-70年代,美蘇差點因古巴導彈危機直接交火,但後來雙方還是保持著剋制,在70年代的越戰中,中蘇作為越共的後盾消耗了美國的戰略資源,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蘇聯陷入阿富汗泥潭,美國人的身影也是無處不在,另外包括中東戰爭、印巴戰爭,亞非幾場局部戰爭中,都有美蘇的影子,多以代理人戰爭的形式進行。

(古巴導彈危機中,一架美國空軍的RF101偵察機掠過哈瓦那港,監視蘇聯拆除導彈)

除此之外,冷戰格局下,東西方的經貿聯繫是很少的。蘇聯和東歐國家除了華約組織作為軍事同盟之外,還有經互會作為經濟方面的合作平臺,和美國主導的西方經濟體系是格格不入的,而現在中美關係是你中我有、我中有你的,和冷戰時期的經濟格局完全不同。

80年代,隨著戈爾巴喬夫當政,東西方集團之間的對峙有了很大的緩和,美蘇進行了核裁軍和常規軍事力量裁軍的談判,讓歐洲大陸上空籠罩數十年的核戰陰雲逐步消散。

(1990年,蘇軍代表監督一枚銷燬中的“陸基戰斧”巡航導彈)

1989年到1991年,隨著柏林牆的倒塌,蘇聯的解體,東西德統一,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紛紛“易幟”,冷戰最終結束了,但是否會有新的冷戰,在全球化日新月異的今天,仍是個未知數。

(1989年,柏林牆倒塌)

至於題主說的驅逐大使、貿易戰、文化滲透,其實前不久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接受意大利媒體採訪提到的一個說法是很有說服力的,那是一種“混合戰爭”,佔領輿論、經濟制裁、內部滲透,其實正是美國人熱衷的新冷戰形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