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禁止餐廚剩餘物飼餵生豬,無害化處置才是最終出路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全面禁止餐廚剩餘物飼餵生豬。此前,國務院辦公廳已印發《關於做好非洲豬瘟等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禁止使用未經高溫處理的餐廚剩餘物飼餵生豬,要求加強餐廚剩餘物收集、運輸、儲存、無害化處理等各環節的監管。

全面禁止餐廚剩餘物飼餵生豬,無害化處置才是最終出路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負責人就通知為什麼提出要全面禁止餐廚剩餘物飼餵生豬做出瞭解答。

負責人表示,國際上多年來的非洲豬瘟防控實踐表明,餐廚剩餘物飼餵生豬是非洲豬瘟傳播的重要途徑。國外有專家對2008至2012年查明的219起非洲豬瘟疫情進行分析,發現45.6%的疫情繫飼餵餐廚剩餘物引起。研究表明,在我國發生的前21起非洲豬瘟疫情中,有62%的疫情與飼餵餐廚剩餘物有關。這些疫情多分佈在城鄉接合部,往往呈多點集中發生。在我國要求發生疫情省份和疫情相鄰省份全面禁止餐廚剩餘物飼餵生豬之後,由此引起的疫情已大為減少,這充分說明全面禁止餐廚剩餘物飼餵生豬措施的重要性。

全面禁止餐廚剩餘物飼餵生豬,無害化處置才是最終出路

餐廚垃圾處理的前世今生

1. 行業發展遭遇瓶頸,餐廚垃圾處理“正規軍”面臨尷尬處境

我國餐廚垃圾正規化處理市場起步相對較晚,目前,技術、市場、政策等尚未成熟,長期以來面臨較多痛點及難點。

據E20研究院分析,根據我國主要大中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測算,近五年來中國主要城市實際每年平均產生餐廚垃圾不低於6000萬噸,2016年產生餐廚垃圾約8865萬噸。

而面對龐大的處理去求,我國餐廚垃圾處理行業的萌芽“姍姍來遲”,始於“十二五”期間。根據《關於組織開展城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工作的通知》,我國逐步開始了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工作。“十三五”期間,依據《“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提出繼續推進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能力建設,根據各地餐廚垃圾產生量及分佈等因素,統籌安排、科學佈局,鼓勵使用餐廚垃圾生產油脂、沼氣、有機肥、土壤改良劑、飼料添加劑等。鼓勵餐廚垃圾與其他有機可降解垃圾聯合處理。規劃中提出,到“十三五”末,力爭新增餐廚垃圾處理能力34400噸/日,城市基本建立餐廚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體系的目標。

一系列支持行業發展的政策,對餐廚垃圾處理市場的初步形成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由於餐廚廢棄物長期存在的非法收運利益鏈干擾,政策效果上略顯“疏”不及“堵”。

根據E20研究院測算,2016年,我國餐廚垃圾合法收運處理率僅達到10%(以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為基準測算)。未經妥善處理的餐飲垃圾大量流入小作坊,成為地溝油提煉的原料,嚴重威脅我國的食品健康;與生活垃圾混合處置的廚餘、菜場垃圾不斷增加生活垃圾填埋場的負荷;大量亂排、偷排的餐廚垃圾加劇了“垃圾圍城”。

根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6年,餐廚垃圾項目實際處理能力仍未達到“十二五”末3萬噸/日的規劃要求。遠不能滿足我國餐廚垃圾處理的需求。

據推測,到“十三五”末期,餐廚垃圾將突破12000萬噸,我國的餐廚垃圾處理市場理論空間巨大。在巨大的市場空間面前,企業應持續探尋正規化處置的盈利模式,而政府也應當出臺相應的配套政策,在鼓勵正規化處置、提高處理補貼的同時,對非法處置的“地下黨”加大監管力度,“亦疏亦堵”方可助力行業提速發展。

2. 攔截非法利益鏈需多方聯動,政策加碼利好行業迴歸正軌

在“十二五”規劃之前,我國餐廚垃圾處理市場長期處於發展初期,政策體系不夠健全,未形成規模以上的“正規化處置軍”,消納大量餐廚、廚餘垃圾的力量多來自“黑色產業鏈”,嚴重影響了行業健康發展。一方面,大量餐廚垃圾及廢棄油脂流入小作坊提煉形成“地溝油”,通過非法渠道迴流餐桌,給食品安全帶來隱患。另一方面,部分餐廚垃圾被直接收集未經處理集中餵豬,即“餐廚垃圾豬”,也稱“泔水豬”。由於餐廚垃圾成分複雜,洗滌劑、消毒劑甚至塑料袋等汙染物質難以避免,未經處理的餐廚垃圾餵豬將帶來極大的疾病和疫情隱患。作為“地溝油”和“泔水豬”的主要源頭,餐廚垃圾的非正規處置,對食品安全及疫情防控產生了極大的威脅。

2010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於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嚴厲打擊非法生產銷售地溝油行為,並嚴防地溝油流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重點加強餐廚廢棄物從產生、收運到處理處置的管理,逐步推進餐廚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

從200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規定,禁止使用飯店、賓館、餐廳、食堂產生的未經無害化處理的餐廚垃圾飼餵動物;到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全面禁止餐廚剩餘物飼餵生豬,對“泔水豬”的管理也逐漸完善。

在防疫、食品安全等相關部門的聯合推動下,餐廚垃圾的兩大非法處置途徑均被“堵死”。E20研究院認為,此次新政的加碼,在有效控制我國非洲豬瘟擴散的同時,也為久處困境的餐廚垃圾處理行業帶來了重大利好。“嚴堵”之下,龐大的餐廚剩餘物勢必迴歸正軌處置途徑,有效緩解了大量餐廚垃圾處理廠“收不到”、“吃不飽”的難題。同時必須注意的是,餐廚行業的發展困境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政策向好的同時,如何加強監管保障利好政策順利落地,如何敦促食品、衛生、住建、環保等多部門有效聯動管理,以及提高餐廚企業的正常補貼以保障運轉等等,仍舊是行業長期需要探討的問題。

3. 案例分享:寧波精細化佈局細分領域末端處置

隨著治理政策的落地,對餐廚垃圾末端處置的需求將進一步釋放。而產量更加龐大、來源更加分散的廚餘垃圾,亦將在垃圾分類、餐廚垃圾嚴管等相關政策的推動下得到更加合理有序的管理。未來,精細化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置佈局將成為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置的模板,而寧波作為垃圾分類的“排頭兵”,已率先啟動了前端加速全面強制分類、中端完善收運中轉體系、末端健全各類垃圾處置設施的示範固廢產業園建設,為更多城市提供了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優秀參考案例。

寧波市固廢處置中心項目包括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廚餘垃圾處理廠、餐廚垃圾處理廠及其他配套處理設施。其中,鄞州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工程規模為日處理生活垃圾2250噸;寧波市廚餘垃圾處理廠工程總處理規模為日均800噸,其中一期規模400噸;寧波市餐廚垃圾處理廠工程採用分期建設方案,近期處理規模為日均420噸(廢棄食用油脂20噸),總規模為日均640噸(廢棄食用油脂40噸)(更多項目詳情請參考:PPP3.0遇見固廢3.0,多方分享寧波示範項目亮點)。

各個項目同處固廢處置中心園區,處理產物上下游銜接順暢,協同效應明顯。

寧波有常駐人口800萬,日產垃圾量突破5000噸,每年7%的速度增長,解決垃圾問題迫在眉睫。寧波市固廢處置中心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寧波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餐廚、廚餘垃圾處理設施的投運,給長期打擊市民分類熱情的“先分後混”的垃圾分類模式畫上了句號,也為大量的餐廚及廚餘垃圾提供了合法、安全的“歸宿”。寧波市餐廚垃圾處理廠已於2018年6月投入試運行,每日餐廚垃圾處理量約300噸。廚餘項目預計將於2019年初投產,進入實質性階段。該廚餘項目是浙江省和寧波市的重點工程,也是目前國內首個利用世行主權貸款、針對生活分類後廚餘垃圾的大型資源化處理項目。項目按照PPP模式實施,先後被列為國家財政部第二批PPP示範項目、國家發改委第二批PPP示範項目。未來,隨著寧波市固廢處理中心內餐廚、廚餘垃圾處理廠的相繼運行、以及康恆環境重資打造的國內最嚴格垃圾焚燒廠的完全竣工,將為寧波市生活垃圾的分類管理提供末端處理保障,寧波市的生活垃圾末端處理將走向更加無害化、資源化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