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一样,买了很多书却只是变成摆设的人,有比较彻底解决方法~

如果我不做,谁做?

如果现在不做,那么什么时候做?

现在必须就要提醒自己。

放到以后就不行。

—— Emma Watson 联合国演讲内容


像我一样,买了很多书却只是变成摆设的人,有比较彻底解决方法~


1、

我会买很多书。

泡书店时,看豆瓣时,阅京东书籍时,有中意的,感觉会有帮助的,我都会买。

家中的书越积越多,但是真正能看完的却不多。

看着书架上堆积如山的书籍,于是我时常会有一种对自己”恨铁不成钢“的的不满.....

但是,有精神名医说,“看到好书就像买,积累书籍却不读,实则并不是坏事”,因为这种所谓的“积读”,隐晦地表示出来的是“自己的积极心”,想让“自己希望的样子总是能伴随着自己“的心态。

至少是”不满足现状“的心态有了,读不读只是行动和思想不一致的结果。

心理学上,“想象自己未来会成为的样子”,大有可能会用”书籍“来进行投射。

每当看到自己购置的书籍的时候,就能唤起自己想成为的样子,给予自己“成长的动机”—这和看完励志感动人心的电影后,自己想奋进—是一样的道理,“积读”确实也能起到提升自己干劲的作用,而且相对来说,性价比颇高。

(好了,这里其实点出了一个提升学习干劲的最基本问题—对自己的不满—不满足于理想的自己像和现实的自己像之间的差异,才是干劲的原动力)。

好了,有了自我安慰的理由后,我还会继续买书吗?

当然,还会买,“担心读不完而由于是否还要再买书,那绝对是大大的损失”(某名大学的文学部教授如是说)。


像我一样,买了很多书却只是变成摆设的人,有比较彻底解决方法~


2、

7天解决“买书不看(积读)”问题的方案。

买了书不看,这不是一个大问题,却是一个可以让自己“焦虑”的问题,因为,不看就会有离“理想的自己越来越远”的烦恼。

为此,可以用上这样一些诀窍:

1)解决积读的诀窍一:在家站着(或踱步)阅读。

心理学家的佐佐木正悟教了我们一个诀窍:在家站着(或踱步)阅读。

站着或踱步阅读,首先对阅读时的记忆大有裨益,其次以这样的姿势进行阅读多少会产生一些疲劳感,阅读推进的量相对会变少,但是却能起到让读书基准变得相对严格起来。

比如,阅读时觉着不要的部分,无趣无意义的舒说等就会很自然地跳过阅读,从结果上来说会很大提高阅读效率。

另外,这个方法会让阅读“积读书籍”的门槛降下来。

“稍稍站着阅读一会儿”的轻松心情和感觉,会赶走“”必须阅读”的“否则会耿耿于怀的心理,不可思议地会让阅读变得愉快起来。

2)解决积读的诀窍二:开始只看翻开的一页

人有的时候是很贱,比如买了书不好好读,但是如果是咖啡馆中放置的介绍、电影院里摆放的电影广告纸或者上厕所前随手拿起的一张报纸等,你会捡着一点时间,从头到尾不漏一块地阅读完。

因为书籍有“很多页“的潜在意识,无意识中才会让人觉着阅读的门槛很高。

所以,解决方法也简单,折起一页—这就是今天要读的份。

具体步骤如下:

a、从自己买了很多的”积书“中选择一本

b、翻开最初的一页,或者从目录中选择要看的一页。

c、只阅读这一页

d、连续数天保持和保证这个规则(只是一天中无数次翻开”一页“的话,当然没问题)

e、几天后,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开始有“想更多地阅读”的心情,然后解除这个阅读,回归正常阅读

这个方法其实早已被用在慢性病的预防治疗的医学世界中,名字叫做“Small step”法—因为是慢性病,治疗不能马上看到成果,给予自信渐失的慢性病病人实施的方法。

说穿了就是一点点来,从小步开始,及时反馈,看到些细成果的同时及时能得到反馈,进而增强自信的方法(其实,这也是同样适用于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让不学习成绩不好,失去学习兴趣和自信的孩子喜欢上学习的方法)—“这个程度的阅读开始”,积累下来会打开“阅读(学习)动力的开关。

而社会心理学家Jack Brehm在1966年提出的“心理抵抗”的效果也会同时提现在这个方法上(心理抵抗指的是,比如门上写着“不能打开门”的时候,反而会让人有想进入的冲动)。

即,一直以来都是买了不看的书,“只从一次读一夜开始”的规则所束缚的时候,反而会让想读下去的心情变得高涨起来。

3)解决积读的诀窍三:个人图书馆

如果家中积累下来的书很多很乱时,一定要想像如何让这些书能起到“装饰”空间的作用,也就是说整理是必不可少的。

尽可能地严选书籍,按类别区分—装饰效果出来后,那么美其名曰就会变成自己的“个人图书馆”。

购买新书时,肯定要知道自己的藏书中与此相似的书有没有,这就要求你对自己的藏书要了解,然后才可能不浪费地严选。

所以,营造出能马上拿得到,看得清的“个人图书馆”,心中就会一目了然,而严选的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堆积在身旁,那么即使再忙中也会涌起稍稍一拿就开始阅读的欲望。

简单说,就是一定要让自己的藏书的状况可视化,“这本没有阅读过”,“这本读到一半了”,“怎么我竟然买了这本书啊”...对自己藏书的再认识,是解决“积读”的基本。

好了,上面介绍的3个诀窍,是用7天解决买书不看问题的基本要领,其实真正的解决方案是从第3天开始。

3、

7天解决藏书不看,“积读”问题的步骤:

第一天:简单营造出“我的个人图书馆”

第二天:在家站着阅读&只看一页的开始(当然,从第一天起也OK)

第三天:阅读了一次,因为数量少也简单,不会有妨碍的心情,会“燃起”“积读”的兴趣。

第四天:让“我的个人图书馆”中视线所及之处的书,随手可拿

第五天:拓宽兴趣,同时开始乱读基本不同的书籍

第六天:把心思用在其中最感兴趣的一本,解除规则

第七天:把一本书阅读完

平时可以让积读的书随时能被自己看到,翻开的页面能随时阅读一下,让一天的阅读合计所花时间,到第三天为止大致在15分钟/天,第四天开始为20~30分钟/天,第六天开始为30~60分钟,第七天再多花点时间的话,一本书基本就能阅读完。

这个时候,一般都能再次燃起阅读下去的兴趣,可以阅读到一半的书,或者干脆再开一本,再度从“站着阅读”和“一页阅读”开始。

当然,这还是会因量不同而产生差异,7天时间“物理性地解决”读完“积累的书籍是不可能的。

这时要重点关注的是第三天。

当开始了第一天第二天后,每当书籍“映入”眼帘之际,都会产生“阅读下去的压力”的这些积读书籍,会变成让自己欢欣雀跃的“书的收藏品”。

一般来说,7天时间基本能坐到解决“积读问题,并可以让这个良性循环开始正常运转。

还有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7天进行的方法,对于只买不看书籍的意识会发生根本性地改变。

我,自己已经尝试和实践结束,效果斐然。


像我一样,买了很多书却只是变成摆设的人,有比较彻底解决方法~


4、

买了积下来的书,是读完·未读完的收集品,是宝库,是未来理想自我的印象的反映。

能读完(用我上面介绍的解决方法)是最恰当的举动,即使读不完,也要记着自己买过什么书,什么内容的书。

因为要用到一旦和自己的学习工作相关的知识时,即使没有读过也可以翻出来,“适材适时”所用。

而这也未尝不可。


像我一样,买了很多书却只是变成摆设的人,有比较彻底解决方法~


【一句话】

积读的有效解决方法,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毛病”,何不尝试一下!


像我一样,买了很多书却只是变成摆设的人,有比较彻底解决方法~


像我一样,买了很多书却只是变成摆设的人,有比较彻底解决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