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依然年輕 湘鄉這個古建築你了解嗎?

文脈相承,絃歌不輟

古韻龍城,一步一景

打開塵封的歷史,呈現人文軼事

湘鄉最古老的宏偉建築之一

——湘鄉文廟

穿越千年依然年輕 湘鄉這個古建築你瞭解嗎?

穿越千年依然年輕 湘鄉這個古建築你瞭解嗎?

穿越千年依然年輕 湘鄉這個古建築你瞭解嗎?

穿越千年依然年輕 湘鄉這個古建築你瞭解嗎?


湘鄉文廟又稱孔廟

坐落於湘鄉一中校園內

黃色的琉璃瓦與古香古色的建築風格融為一體

展現著歷史的厚重

周圍綠色成蔭

校園內書聲朗朗

顯示出濃厚的書香氣息。

穿越千年依然年輕 湘鄉這個古建築你瞭解嗎?


文廟最早修建於北宋大中祥符二年,也就是1009年,清雍正十一年也就是1733年移建於黃甲嶺。

穿越千年依然年輕 湘鄉這個古建築你瞭解嗎?

兩百多年後的1994年,經湘鄉一中奔走呼號,多方募捐,籌集資金百餘萬元再度重修,使文廟這一古代藝術傑作,重現出金碧輝煌、莊嚴肅穆的絢麗異彩。

文廟用於祭祀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共分為三個部分,欞星門、大成殿和崇聖殿。首先第一道大門便是雄渾、沉穩的麻石牌坊——欞星門。欞星門由六根直立方型石柱和十五根橫方石樑構建而成,互相對稱,每根直立石柱的頂端都蹲著一小石獅,虎虎有生氣。


穿越千年依然年輕 湘鄉這個古建築你瞭解嗎?

欞星門名字的由來

穿越千年依然年輕 湘鄉這個古建築你瞭解嗎?

湘鄉一中辦公室主任 陳建韶

我們一般認為欞星是主管讀書人讀書、科舉、考功名,可以把欞星認為是文曲星,因為孔子在人們心目中是文曲星轉世,所以孔廟的第一道大門是欞星門。湘鄉文廟方向是正南北的方向,和古代帝王的寶座坐北朝南的方向完全一樣,給湘鄉文廟一種莊嚴的感覺。


穿越千年依然年輕 湘鄉這個古建築你瞭解嗎?

相傳在欞星門前,曾有一座兩邊用石欄杆圍護的石拱橋“狀元橋”, 橫跨在荷花池上。荷花池前面左右都由紅粉青磚圍牆護著,內有一塊半圓形的空坪。相傳只有高中的狀元才有資格登上狀元橋,如今,狀元橋已經沒了蹤影,荷花池也被填平建成有400米跑道的標準運動場,這古老的傳說也就成了膾炙人口的歷史軼聞。

穿越千年依然年輕 湘鄉這個古建築你瞭解嗎?

文廟的建築佈局

穿過大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前坪裡的大理石雕刻“游龍出海”了。


穿越千年依然年輕 湘鄉這個古建築你瞭解嗎?

穿越千年依然年輕 湘鄉這個古建築你瞭解嗎?


“游龍出海”雕刻約1.5平方米,位於大成殿院落正中央,石雕採用漢白玉大理石原料,雕刻工藝精湛,龍頭昂揚挺立,龍身曲折蜿蜒,形成一幅栩栩如生的完整畫卷,歷經風雨磨礪,依然本色不改,讓人回味。

穿越千年依然年輕 湘鄉這個古建築你瞭解嗎?

在這裡,時不時有成群結隊的學生或閱讀書本或大聲朗讀,似乎呈現著古代文人才子在文廟讀書學習的情景。


穿越千年依然年輕 湘鄉這個古建築你瞭解嗎?

“游龍出海”雕刻的寓意

湘鄉一中辦公室主任 陳建韶

建這個游龍出海的雕塑,主要是讓學子經常來看一看、摸一摸,激勵自己做好學問,這些學生來文廟裡來學習,就是希望能學好本領,今後“游魚化龍”。


穿越前坪,就來到大成殿了。

穿越千年依然年輕 湘鄉這個古建築你瞭解嗎?

大成殿是典型的明清古建築結構,重簷斗拱,紅牆碧瓦,雕樑畫棟,巍峨壯麗。


穿越千年依然年輕 湘鄉這個古建築你瞭解嗎?

大殿用來祭祀孔子,兩旁的廂房就是孔子的十二位得意門生“12哲”,牆壁上掛著十二位孔子學生的介紹,左右的“鼓樓”“鐘樓”則是祭祀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整個大成殿左右對稱,不偏不倚,暗含儒家學說的中庸之道。殿內曾供奉著“大成至聖先師文宣王孔子”之牌位,如今牌位不存,取而代之的是惟妙惟肖的孔子塑像。


穿越千年依然年輕 湘鄉這個古建築你瞭解嗎?

大成殿名字的由來

穿越千年依然年輕 湘鄉這個古建築你瞭解嗎?

湘鄉一中辦公室主任 陳建韶

大成殿的名字來自於孟子的一句話,孟子評價孔子的時候說:“立萬世之師表,集群聖之大成”,匯聚了春秋以前智者的主要思想和智慧,孔子是這些優秀思想和智慧的集大成者,後世就說孔子是“大成至聖先師”。

大成殿後便是崇聖殿,因其珍藏過許多儒家經典等珍貴古籍,又稱“尊經閣”。

穿越千年依然年輕 湘鄉這個古建築你瞭解嗎?

此時的尊經閣已經不再存放古籍,改為一中校史的陳列室,兩旁的廂房用來展覽歷史文化名人和革命先烈的生平事蹟。


穿越千年依然年輕 湘鄉這個古建築你瞭解嗎?

一中的學生們漫步在其中,感受著前輩的光輝事蹟,激勵他們奮勇前行。


穿越千年依然年輕 湘鄉這個古建築你瞭解嗎?

孔廟舉行過的文化活動

穿越千年依然年輕 湘鄉這個古建築你瞭解嗎?

湘鄉一中老師 陳志芳

高一新生到學校之後,學校都會讓高一新生參觀孔廟,瞭解孔子、瞭解傳統文化,高三的學生在參加高考的時候,他們也都會來祭拜孔子。我想他們心裡是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吧,第一個是希望孔子能佑自己高考大捷,同時面對人生的挑戰、挫折和風雨,他們也希望自己像孔子一樣,有一種不憂不懼、坦蕩磊落的情懷,勇敢地面對人生的挑戰和選拔。

文廟是古代祭祀孔子的場所

讀書人在考試前都要參拜孔子

這個習慣也延續至今

常常有學生來到這裡祭拜

表達對這位大教育家的尊敬

同時期望自己學業有成

穿越千年依然年輕 湘鄉這個古建築你瞭解嗎?

數千年來,孔子一直被奉為中國文化的傳播者,祭祀孔子的文廟便是文明的象徵,這座有著兩百多年古老歷史的建築,雖然不再有祭祀活動,但卻清晰地留存在眾多湘鄉人的記憶裡。如今,湘鄉市一中校園內的文廟,不僅啟迪同學們的智慧,而且成為了大家的精神力量,更是咱湘鄉人寶貴的精神財富。

來自:湘鄉視界

記者:李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