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局裡的人生路 各行棋道 各修其心

會下圍棋的人都明白一個道理,圍棋可謂天下第一遊戲,其中所隱喻著的東方哲學、價值觀念與內涵、博大精深文化,非其他競技體育和益智類遊戲所能等同的。

圍棋的勝負世界,蘊含著悲喜參半的結局,象徵了人生中的逆境與順境。當失敗與成功相互交替,不斷在人生的劇場中上演,如何坦然面對勝負成敗,並從錯誤中汲取教訓,不氣餒的奮鬥下去,就成了值得學習的課題。

棋局裡的人生路 各行棋道 各修其心



1、動與靜

黑與白雖不是最美的顏色,但在融入那片黑白的世界裡,反而孕育出許多色彩繽紛的綺麗來。圍棋子落在棋盤上,表面上看起來是靜止的。但由於子與子的銜接, 使他血脈相連一旦活絡起來,卻是萬馬奔騰,一瀉千里。動則有形,靜則無形,一步步走下去才會紮實穩妥,人生亦是如此,動靜相宜才能走的踏實

2、厚與薄

思路敏捷的人,落子迅速,處處爭先,棋形有薄弱之慮。穩重沉著的人,步步為營,腳步踏實,棋形厚實,卻有落後之憂。在圍棋的世界裡,棋薄而走在前端的有之,棋厚在後追趕的亦有之。棋薄,先聲奪人,盡得先機。棋厚,儲蓄力量,拼勁十足。薄取輕盈棄呆滯,須忍捨棄之痛。厚取紮實棄浮華,須耐拙鈍之愚。能輕而不浮,重而不沉,則知厚薄矣。


棋局裡的人生路 各行棋道 各修其心


3、得與失

初學圍棋,最喜歡的是吃掉對方的子,最不樂意的是自己的子被別人吃掉。可是許多時候,子不被吃掉,反而會成為累贅,往往要救幾顆子,卻要花更多子投入,使得子的運用效能大減,反而損失不少。這裡的小得,卻是它處的大失,有時明明可救的子,故意丟給對方吃,反而形成對自己有利的局面。在得與失的境域裡,較量的可是博弈者的氣度和境界了


4、有與無

下棋,移動棋子的表面是手,發號施令的是心。以平常心來奕棋,心中毫無壓力,自能無牽無掛,充分發揮自己潛能。以無心來行棋,不知心之所處,亦不知壓力所在,心即棋,棋即心,心棋合一。這段從“有”到“無”的心路歷程,其間充滿了無數的艱辛。許多人一輩子也渡不到彼岸的。


5、平等與不平等

棋子,一次一人一顆,放在棋盤上,落地生根,每顆子都是平等的。可是不同運子的人,卻能將相同的子,發揮出不同的力量來,這就是平等中的不平等。每個人天生的聰明才智是不平等的,但來到這世界的大環境裡,卻是平等的。一樣的太陽,一樣的月亮,一樣的每人每天擁有二十四小時;一樣的有生也有死,關鍵在於你如何把握每一秒鐘。


棋局裡的人生路 各行棋道 各修其心



6、有限與無限

棋子是有限的,共有三百六十顆。可是古今中外,從無一盤棋是一模一樣的。這就是有限的棋子,創造出無限的變化。人的生命有限,卻能借著前人後人的經驗智慧,無限的傳遞下去。行棋運子實,重視有限;行棋運子虛,重視無限;以有限為根,以無限為枝葉,自然能生出一片天空來。


7、攻與守

下棋時,總會把對方當成敵人,一心一意的想把對方擊倒,但攻擊到最後倒地不起的,卻往往是自己。每個人都喜歡攻擊別人,而不善於防守自己。因為別人的缺點較易發現,自己的弱點卻難察覺。我們常刻意的去了解別人,而對自己卻所知有限。其實:“待人以寬,律己以嚴”,在攻擊別人時,別忘了先防守自己,否則倒下去的,必然是自己。


棋局裡的人生路 各行棋道 各修其心


8、擋與退

下棋圍地時,我們常常用擋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但這種戰術並不是絕對的。有時對方的力量太強,而擋不住時,而還要硬擋,必將遭致決堤潰敗的命運。此時,退後一步擋是最好的方式。人生常遭遇許多困難,使我們百思不解,若能

退後一步思考,則一定海闊天空豁然而解。


9、連與斷

在圍棋中,隨著子與子的連結,氣就隨之增長,可是,過份的重視連結,就會顯得拖泥帶水,步伐緩慢,有呆滯之感。有時,被斷掉的子,也不一定要將它連接起來,對於被斷之子,有時要有捨棄的胸襟。人的一生,大致在追求連結,但更可貴的是他所擁有的——割捨氣度


10、急與緩

有人下棋輕快,落子如飛;有人步步盤算,落子沉重。輕快忌急燥,沉重忌滯緩。急者,易出差錯;緩者,易失良機。在人生的路上,先走的不一定快,後走的也不見得慢。樂觀的人,急速前進。悲觀的人,緩慢不前。唯獨有信心的人,才能悠然行走


棋局裡的人生路 各行棋道 各修其心


11、捉與放

下棋的人,都想捉對手的大龍,那種一舉殲滅的感覺,最讓人快活不過的了。可是,大龍一但捉不到,所圍之地也被對方衝得支離破碎,一無所獲了。緊追不捨是”捉”,看到甚麼都想要。慢慢會發現,越捉越多,等到被淹沒而要放手時,回頭已百年身了……


12、多與少

有五碗飯,兩個敵對的人分著吃,大多數的人會自己吃四碗,讓敵人吃一碗。在圍棋的世界裡,應該是我吃三碗,留兩碗讓對方吃。下棋絕不能趕盡殺絕,贏一百目是贏,贏一目也是贏。在圍棋裡,沒有多與少的問題,只有勝與負的問題。人與人的相處,總要給對方留點餘地。就算有理,在情份上,也要讓人三分

13、對與錯

要下一盤完全不出錯的棋,難上加難。至今似乎尚無一人能下出一局全盤無誤的完局,所以圍棋的勝負,是決定於誰犯的錯最少,而不是誰不會犯錯的問題。人的一生有誰能不犯錯?在乎的是: 能否知錯?能否改過?我們每做完一件事,如果也能養成覆盤的好習慣,反省一下自己豈不可粹煉出一個更完美的自我來。


14、實與空

圍棋的真諦,一語道破”平衡”也。由棋局的一開始,黑一子白一子,就在求地域的平衡,假如實空代表的是現實的利益;勢力代表的是對未來的期望,你只顧眼前的利益,將忽略將來的遠景,但你只看未來而不重視眼前,則有好高騖遠、不切實際之遠視。

在”實空與勢力” ”目前與未來”的交互追逐中,如何達到平衡點,是最大的難處。人生短短几十春秋,只不過是棋局中的實空罷了,棋局中的勢力,死後才會產生。多少人活著時,顯赫一時,死後卻化為烏有;多少人在世平凡一生,百年後卻為人樂道,永垂千史……


棋局裡的人生路 各行棋道 各修其心


下過的棋無法悔棋,就像時光不能倒流,但我們可以藉著一盤又一盤的棋局來體悟人生。人生如棋局,只要你願意努力往前著手,一定還有新的局面等著你去開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