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宅族:撐起了網際網路消費半邊天?


懶宅族:撐起了互聯網消費半邊天?



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孕育了一批“懶宅族”,依靠網絡就能完成吃喝玩樂的全方位需求。網絡熱傳一個段子:80後,開始懶宅;90後,非常懶宅;00後,“懶宅”以為常。

WIFI + 床 = 普通懶宅

WIFI + 床 + 零食 = 進階版懶宅

WIFI + 床 + 零食 + 擼貓 = 白金級懶宅

WIFI + 床 + 零食 + 外賣 + 擼貓 + 沙發 + 電影 + 超市 + 美容SPA + 美甲 = 人間天堂


懶宅族:撐起了互聯網消費半邊天?


那麼,“懶宅族”到底有多大規模和潛力可供挖掘?“懶宅經濟”如何撐起互聯網消費大半邊天?企業、品牌和產品怎樣革新,才能打動“懶宅族”?


國慶期間運動步數不滿百步 “百步青年”應運而生


微信發佈的《2018年國慶長假微信數據報告》顯示,從9月30日到10月6日,全國共有2100萬微信用戶選擇假期宅,他們的微信運動步數不滿百步。其中,56%的用戶為80後和90後的年輕人,1200萬80、90後榮稱“百步青年”。


懶宅族:撐起了互聯網消費半邊天?


不可否認,伴隨著互聯網越來越智能,人變得越來越“懶”和“宅”,互聯網讓我們的生活進入“懶宅”時代。只要一部聯網手機,就可以滿足我們日常吃喝玩樂、衣食住行的所有需求。


“懶”經濟:整體用戶規模破億 在年輕人群中快速滲透發展


“懶”人群指的是雖不出門,但用“手機”指揮千萬商家上門為他服務的人群,主要為外送服務和上門服務。


懶宅族:撐起了互聯網消費半邊天?


根據《QuestMobile2018“懶宅經濟”報告》,“懶”人群整體用戶規模破億,呈穩定增長趨勢。其中,年輕用戶表現尤其活躍,以外賣服務為例,截至2018年8月,24歲以下外賣服務APP用戶規模同比增長超1000萬,增長貢獻度為44%。


懶宅族:撐起了互聯網消費半邊天?



“宅”經濟:整體用戶規模突破8億 宅文化在向30歲以上人群蔓延


“宅”人群指的是深度愛好遊戲、動漫、小說等內容,追求這類內容帶來的精神享受超過對戶外愛好的人群。宅文化的表現包括玩手機遊戲、追更動漫/漫畫、逛彈幕視頻網站、刷彈幕等。


懶宅族:撐起了互聯網消費半邊天?


“宅”人群整體用戶規模破8億,呈穩定增長趨勢,並不斷向“大齡人群”滲透。30歲以上手機遊戲APP用戶規模同比增長超1800萬,增長貢獻度為98%。30歲以上電子書APP用戶規模同比增長超過1500萬,增長貢獻度為43%。


懶宅族:撐起了互聯網消費半邊天?



“懶宅族”驅動了哪些數字經濟大浪潮?


用戶懶得出門、懶得家務、懶得排隊、懶得做飯、懶得取錢、懶得看字、甚至懶得做選擇等等,越來越多這類需求,成為互聯網一波波新浪潮誕生的重要驅動力。

>>電商

電商的興起,已經讓用戶實現“足不出戶,買遍全球”。有了淘寶、天貓、京東,為什麼還要走出去逛商場?尤其是閃送模式的興起,使得不少人,都懶得到小區門口買水果了。

>>O2O

上門洗衣、上門送餐、上門做飯、上門取件、上門美甲等等隨之催生,各種有關本地生活的項目如雨後春筍般誕生。

>>視頻

除了更直接的視覺衝擊,用戶在看圖片和視頻時,簡單、便捷,用眼多,用腦少,幾乎不用思考。看文字則不同,不經過考慮或者心不在焉,完全可能看完了還不知所云。


懶宅族:撐起了互聯網消費半邊天?



>>算法

當下的人工智能熱潮,一定程度上,也是利用了人性弱點之中的懶惰,讓機器和算法去儘量替代人類,讓生活變得更加智能化和自動化。

>>機器人

奔著徹底解放雙手的原則,越來越方便的人工智能產品一代代更新,無人駕駛、“萬物互聯”物聯網下的智能家居也會出現在我們的身邊。


用戶變得越來越“懶宅” 品牌營銷如何變?



懶宅族:撐起了互聯網消費半邊天?



用戶很“懶”,一方面是思維層面的懶,另一方面是真實行動層面的懶。從產品層面而言,就要求產品體驗必須是簡潔、便捷、不費腦、易操作,同時用戶需求又能高效地被滿足。

用戶也很“宅”,宅是一種精神層面的價值追求。品牌要想激活“懶宅族”,贏得這個族群的生意,除了要關注他們的生活形態和消費軌跡,更要從精神和心理層面切入,人心的觸達和共鳴才是最重要的。


寫在最後


在互聯網的世界中,“懶宅”並不是一個貶義詞,背後的潛意詞,即更便捷、輕量、易操作、快速的用戶體驗。不得不承認,懶宅,創造市場商機;懶宅,推動科技進步;懶宅,促進經濟發展……

小風細細想來,似乎我也是懶宅經濟的誕生物呢。霧霾嚴重的秋冬季節或是辦公室難以忍受的臭味,懶得開窗,小風上場,你只需坐著就能呼吸到新鮮空氣,超厲害的!


懶宅族:撐起了互聯網消費半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