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質押是怎麼回事?

股權質押是怎麼回事?

最近股權質押這個話題很火,從上到下至全國各地都在重視這個問題,前面我也發過這方面的觀點了,那股權質押是怎麼回事呢?

股權質押其實早在古代的時候就有了,比方說張三有一塊玉,然後要到當鋪抵押借點銀子(現金),當鋪老闆就根據玉(不限玉)的成色來判定交易的價值,雙方達成最終達成一系列贖回協議,張三借到了錢,當鋪老闆收到了抵押品,並且賺取利息錢,這就是一筆完成交易,其實現在的上市公司也是一樣的,缺錢的把股權質押給金融機構,拿到現金,支付利息,質押股權。

如果在贖回期內公司正常支付利息,股權不貶值的情況下,這筆交易都沒有問題,但是如果在贖回期內質押的股權貶值了,那就要補充抵押品,銀行也考慮到了抵押品貶值的風險,所以在質押的時候提前設置了預警線和平倉線。

目前市場上通用的標準是160% 140%和150% 130%。假設質押的股票是100元錢,質押率為50%,預警線是160%,平倉線是140%,那預警價格=100×50%×150%=80元,也就是股票下跌20%左右;平倉價格=100×50%×140%=70,也就是股票下跌32%。

當股票到達預警線或者到達平倉線金融機構都會要求上市公補充質押品,也就是補倉,如果上市公司不補倉,金融機構就會按照事先約定的平倉價格進行賣出,到這裡的時候有一個問題值得提示,金融機構在上市公司股權跌至預警線或者平倉線後依然沒有出現虧損。

那為什麼當前的問題會這麼嚴重呢?比方說,某家上市公司的股權質押已經跌破了平倉線,此時銀行打算賣出,但是市場大環境比較差,下方購買力比較差,那股價即便是跌到了9元錢,也未必賣得出去,況且目前整個股市裡的質押市值占上證總市值的20%,按照當前已經觸及預警線臨近平倉線的接近39%,這麼一算的話就有2.2萬億已經臨近平倉線了,所以這個問題大就大在如果大家都平倉了,沒人接盤?

股權質押是怎麼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