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9月7日)——司馬懿逝世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人。三國時期魏國政治家、軍事謀略家,魏國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

歷史上的今天(9月7日)——司馬懿逝世

司馬懿影視形象

公元201年年,時年22歲的司馬懿被河內郡推舉出仕擔任上計掾,當時司空曹操徵辟司馬朗與司馬懿兄弟。但司馬懿隱忍待時,韜光養晦,裝病推遲曹操所授官職,並索性告辭上計掾,回家養病。

公元208年,曹操第二次強制徵辟29歲的司馬懿為文學掾,職司教育曹丕經學的老師;與陳群、吳質、朱爍共稱“太子四友”。官職由文學掾、黃門侍郎、議郎、丞相府東曹屬,升至丞相府主簿。

公元216年,曹操冊立曹丕為魏王太子,37歲的司馬懿升太子中庶子,時司馬懿“每與大謀,輒有奇策”,為曹丕所倚重。此後司馬懿常謀國事,不久改任丞相軍司馬。

歷史上的今天(9月7日)——司馬懿逝世

曹操影視形象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41歲的司馬懿協助曹丕稱帝。

公元226年,曹丕病逝,47歲的司馬懿同曹真、陳群、受遺命輔政曹睿即位。封司馬懿為舞陽侯。同年,大敗進攻襄陽的諸葛瑾,斬殺張霸,十二月,升任驃騎將軍。

公元228年,孟達反叛,49歲的司馬懿率軍十六日內破城,斬殺孟達。

公元230年,時年51歲的司馬懿升任大將軍、加大都督、假黃鉞,與大司馬曹真一起伐蜀,遇雨回師。同年,上表建立上邦軍屯。

公元235年,時年56歲的司馬懿升任太尉。

公元238年,時年59歲的司馬懿率牛金、胡遵等步騎四萬徵公孫淵,破襄平。同年,曹睿病逝,遺命曹爽、司馬懿輔政曹芳即位。遷侍中、持節、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

公元247年,曹爽與司馬懿矛盾激化,為架空司馬懿而將其改任太傅,68歲的司馬懿假裝稱病,不與朝政。

公元249年,71歲的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剿滅曹爽,盡殺其黨羽。司馬懿被進爵安平郡公,進位相國,上書十餘次相辭。又加司馬懿九錫,司馬懿仍然不受,故其官爵至死未變。後司馬懿因病不上朝,曹芳時常去他家問政。

公元251年,73歲的司馬懿率軍討伐王凌,誅其三族。同年9月7日司馬懿病逝於洛陽,享年73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