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繼東: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是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的中心環節,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就是圍繞這一中心環節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要大力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就必須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

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四力”中,好腳力是根基,好眼力是前提,好腦力是核心,好筆力是關鍵。

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一個重大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必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

在日前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全黨特別是宣傳思想戰線必須擔負起的一個戰略任務。明確用“戰略任務”來定位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重要性,是對全黨的一次再強調、再動員、再號召,也是新時代的一次再宣示、再出發、再發力,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去努力做好。

明確“戰略任務”這一重要定位是意識形態領域一大亮點

定位決定地位,格局決定結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必須把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中心環節。而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就是圍繞這一中心環節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全黨特別是宣傳思想戰線必須擔負起的一個戰略任務。這一重要定位是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的一大亮點,就是告誡全黨,要在新時代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要進一步開創意識形態工作新局面,就必須充分認識到完成這一戰略任務的重要性、緊迫性,站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高度來部署和推進。

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這一戰略任務,是針對當前意識形態領域的突出問題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新時代,意識形態領域鬥爭依然複雜,國家安全面臨新情況。剖析當前意識形態安全存在眾多挑戰的主要原因,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便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凝聚力、引領力不夠。究其根源,主要是有些地方、部門、單位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在思想上塑造得不夠到位、在理論上講得不夠清楚、在立場上不夠鮮明、在實踐中建設不夠給力等。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便抓住了這個最關鍵的突破口,這不僅是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的關鍵,也是維護意識形態安全、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我們應該就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調研,找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凝聚力、引領力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然後深入剖析問題的根源,堅持以立為本、立破並舉,從而有針對性地採取科學對策。

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這一戰略任務,是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的必然要求。強起來,絕不僅僅是經濟實力的強大,而是國家綜合實力的強大,其中意識形態領域強起來是非常重要的內容。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要真正強起來,就必須大力增強其凝聚力和引領力,這是其關鍵環節和中心任務。這樣才能讓廣大人民群眾對我們宣揚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願意聽、真正信,願意和我們黨一起為我們共同的事業去奮鬥。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創作導向

“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意識形態工作本質上做的是政治工作,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再要求全黨必須牢固樹立、始終牢記、大力堅持和積極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這一思想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靈魂和核心。今天,我們要大力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就必須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站穩人民立場,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創作導向。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創作導向,是由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所決定的。1944年10月,毛澤東在接見《解放日報》和新華社全體工作人員時提出,新聞工作者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三心二意不行,半心半意也不行,一定要做到全心全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我們講宗旨,講了很多話,但說到底還是為人民服務這句話。”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創作導向,就是對黨的根本宗旨在新時代的再強調、真堅持、再宣示、新詮釋,是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重要指導。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創作導向,要求我們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永遠和人民站在一起,始終服務人民、堅決依靠人民。“堅信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這段話再次警示全黨,人民群眾是歷史活動的主體,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要真正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要堅持發展依靠人民,真正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把人民群眾作為推進發展的主心骨,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這就決定了我們要大力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就必須始終牢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主動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重大變化,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把體現黨的主張和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把服務群眾同教育引導群眾結合起來,時刻牢記要既解決實際問題又解決思想問題,緊盯構建同心圓這個重大使命,始終把群眾放在心上、把焦點對準基層、把服務落到實處,多宣傳報道人民群眾的偉大奮鬥和火熱生活,多宣傳報道人民群眾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蹟,既努力抓大事又多辦實事、好事,公共文化服務等要致力於惠民生、解民憂、造民福,引導廣大群眾以客觀、全面、辯證、發展的眼光認識、把握社會發展大勢,動員人民、鼓舞人民、團結人民為實現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奮鬥,努力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真正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堅定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廣大宣傳思想工作者“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增強本領能力,加強調查研究,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從在五年前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宣傳幹部“需要在理論上、筆頭上、口才上或其他專長上有‘幾把刷子’,真正成為讓人信服的行家裡手”,到今天要求廣大宣傳思想工作者“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面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期望,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使命感、責任感,科學認識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深刻內涵和相互關係,堅定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這也是大力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重要支撐。

腳力就是自覺踐行群眾路線,努力深入基層、深入生活、深入群眾,真正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積極主動在基層一線深入調研、深入採訪的能力。“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當年,穆青等一些宣傳思想工作者與人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寫出了《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這樣的傳世名篇。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寧德工作時曾批評指出:“目前有部分新聞工作者調查研究不夠深入,坐在辦公室裡想點子,靠簡報、會議材料編稿子,有時下鄉了,也是‘走馬觀花’。”今天,增強腳力就要求廣大宣傳思想工作者徹底改造自己,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真正做到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多出來自基層一線的優秀作品。

眼力是面對紛繁複雜的情況時對問題的發現力、辨別力、判斷力,是自覺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對意識形態領域的各種言論、觀點、思潮、思想、情況等進行準確、快速辨識、鑑別,善於發現問題、明辨是非、捕捉亮點、抓住根本的能力。尤其是對新聞工作者來說,注重增強眼力不僅是發現更多好素材、好新聞的必要環節,也是進一步增強新聞敏感的重要途徑,更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洞察問題的本質,是寫出好文章、提煉好思想的重要前提。

腦力是在工作中、學習中、生活中在正確思想指引下願思考、勤思考、能思考、善思考並作出準確分析、判斷的能力,是自覺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中國實踐相結合,自覺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自覺努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自覺擔負起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務,自覺把堅定“四個自信”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關鍵,自覺把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實際相結合,自覺開展實踐創新、理論創新的能力。1939年,毛澤東為《新中華報》題詞,就是兩個字“多想”,這是希望大家思考問題能夠更深入、更全面、更深刻、更透徹,而不是淺嘗輒止、人云亦云。新時代,我們更要深入思考、深刻認識新變化、新機遇、新挑戰,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多出好思想、金點子、妙主意,始終確保宣傳思想工作的正確前進方向、發展道路。

筆力就是寫得好、說得好、唱得好、演得好,創作出人民群眾喜歡看、喜歡聽並且深受教育、鼓舞的好作品的能力。腳力、眼力、腦力最重要通過筆力體現出來。要增強筆力,就要求我們心中有好思想、胸中有大格局、手中有好文風、文中有好文采,堅決反對“洋八股”“黨八股”“土八股”,把握好時、度、效,以富有感染力、凝聚力、引領力的好作品作為最好的武器來喚起群眾、武裝群眾、激勵人民、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彙集力量,這也是大力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成功體現。

作為意識形態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四力”是環環相扣、互為補充、緊密聯繫的統一整體,不能把“四力”割裂開來,也不應該孤立地去強調一個方面。“四力”中,好腳力是根基,好眼力是前提,好腦力是核心,好筆力是關鍵,是既層層遞進、互相促進又相互支撐、相輔相成的關係。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