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才是對老人最大的安慰

生活中,有的做兒女的百思不得其解:“我們做子女的花費不少精力和財力,為何父母不僅不滿意,還常惹得他們生氣?”“老人對誰都不信任,固執得很……”其實,兒女遭遇這些困惑,多是因為忽視了老人的心理變化。只有足夠了解,才能減少不必要的矛盾和誤會。

尊重才是對老人最大的安慰

老年人心理變化不容忽視

1.感知覺變化。隨著年紀的增長,人的視力、聽覺、痛覺等減退,使老年人難以適應環境。對此,無論是兒女還是老人自己,都要了解這些變化,以便得到更好保護,防止意外發生。

2.記憶變化。記憶力減退,易使部分老人心生悲觀、自我抱怨,進而出現失落、沮喪。但豐富的知識和閱歷是老年人的寶貴財富,只要給予足夠的時間,他們能利用聯想和想象提高記憶。另外,堅持用腦,積極思考和記憶,也有助於記憶力的提高。

3.思維的變化。老年人在思考和處理問題時,態度謹慎,再加上變通性差、記憶力減退,常常顯得思維呆板、單調,但其理解、分析、歸納、判斷能力等可以補償這方面的不足。另外,多參與社會活動,適當進行體力、腦力鍛鍊,也能保持良好的思維能力。

4.情緒與情感的改變。呈現增強和不穩定的特點,常表現為易激動、嘮叨、易與人爭吵,卻要很長時間才能平靜;有些人還會出現抑鬱、興趣索然,誤以為痴呆;但多數老人在情緒上趨於緩和,衝動性減低。

5.人格改變。多為主觀、敏感、多疑和固執,部分老人甚至出現偏執、孤獨和冷漠,導致人際關係緊張。

只有對老年人這些變化有了充分的認識並引起足夠的重視,才能更好地處理好和老人的關係,而不會“適得其反”。

尊重才是對老人最大的安慰

老人需要尊重和存在感

人到老年,受到別人尊重會成為他們最大的安慰;愛撫和關懷也是老年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精神需求得到滿足,有時會使其晚年生活更加出彩,否則,可能會造成心理挫折。因此,真正的敬老愛老,是給予尊重,協助他們樹立存在感。

1.積極支持老人社交。讓他們有機會結識新朋友,走出自我封閉,使情緒得到慰藉和疏導。人在快樂時,大腦會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讓人情緒放鬆,進而使身體機能互相協調、平衡,促進健康。

2.協助老人制定生活目標。對生活是否有追求,決定了一個人的心態,進而決定其生理狀況。有生活目標的人,充滿進取精神,熱愛自己的生活,勤于思考,使大腦不過早衰老。

3.幫助老人實現自我價值。鼓勵老人參與公益,與人為善,常做好事,有助於其產生愉快感和自豪感,進而降低壓力激素水平,促進“益性激素”的分泌。精神病流行病學專家甚至說。養成助人為樂的習慣,是預防和治療憂鬱症的良方。

4.尊重老人的自主權。孝順的方法有很多,但前提必須是在保障老人安全的情況下,尊重其自我決定權、充分體現存在感,不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老人。否則,自以為是的“好意”對老人反而是一種傷害。

尊重才是對老人最大的安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