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61歲教授帶病堅持上課 回家突發病離世

原標題:帶病堅持上課 回家突發病離世

西安61岁教授带病坚持上课 回家突发病离世

從教30餘年堅持板書授課,帶病為本科生上完最後一堂課……61歲的理工大教授牛爭鳴一生節儉,卻資助學生讀博,他的突然離世讓身邊人悲痛,也為他們留下了“為而不爭、天道酬勤”的人生信條。

帶病上課 回家突發心臟病

牛爭鳴是西安理工大學水利水電學院的教師,是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學科方向的學術帶頭人,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今年3月20日上午,他在感到身體不適的情況下,依然堅持從理工大金花校區前往曲江校區上課,在為本科生上完課後,回到家中突發心臟病猝然離世,享年61歲。

昨日下午,牛爭鳴教授先進事蹟報告會在西安理工大學金花校區舉行,五位報告人介紹了牛教授的生平成就、為人、生活等,報告人幾度哽咽,會場充滿了感動。

“牛老師的心裡裝著工作、裝著講臺、裝著水利、裝著科研、裝著學生、裝著家人,可是他卻唯獨忘記了裝上自己。”昨日,該校黨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凌雲在報告中說。王凌雲介紹,據後來瞭解,牛爭鳴當天上課前已感到身體不適,兒子牛健飛問父親:“早上去上課,開車還是坐校車?”牛爭鳴回答:坐校車。這竟成了父子間最後一次對話。

牛爭鳴的學生李奇龍說,老師生前患有高血壓、糖尿病,但工作幹活特別拼,很少關注自己的身體,從不請假遲到,還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幫他們修改論文,一改就是一整天。“為而不爭,天道酬勤。”李奇龍說,這是牛老師留給他們的人生信條,他們將謹記並不負老師厚望。

學生學費不夠時他說“我來解決”

得知老師去世的消息,牛爭鳴的學生紛紛從全國各地趕回西安。告別儀式上,大家抱成一團、泣不成聲,個個哭得像個孩子。

“牛老師生前像親人一樣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給予學生無私的幫助和支持。”李奇龍說,牛老師的弟子南軍虎,碩士畢業後,由於家庭困難放棄讀博,牛老師得知後找到他,強烈建議他繼續讀博,並且說:“學費不夠,我來解決!”受到鼓舞的南軍虎一鼓作氣讀完博士,年僅33歲的他,現在已經破格晉升為大學副教授。“他對我們的補助一向慷慨大方,對自己卻近乎苛刻。一件幾十元的短袖穿到褪色,後背破了,自己拿針線縫了縫接著穿;一雙鞋穿了五六年脫了膠,用萬能膠黏了黏繼續穿;一部價值500元的紅米手機屏幕碎了,裹著一圈又一圈的膠帶繼續用。”李奇龍哽咽著說,牛老師的兒子結婚,同學們隨的份子錢都被退了回來。

馬鵬舉長期在理工大務工,協助牛爭鳴做試驗已經30多年。“牛老師帶學生做試驗,對土建施工、水利建模、現場試驗的過程要求非常高、細節特別嚴。從放線打地基到做試驗,搬磚頭、和水泥、掄大錘,他樣樣都在行。夏天戴草帽、穿橘黃色T恤,冬天穿一身深藍夾克,完全和我們農民工一樣。”馬鵬舉說,牛老師還非常尊重他們這些工人,夏天買西瓜、買草帽,甚至連煙都給買上。

水平旋流消能研究國內水平最高

牛爭鳴執教三十餘年,長期主講的《水力學》課程獲評國家級精品課程,主持完成的多項教改項目推動了教學實踐的發展,參與編寫的多部教材突出了教學內容的創新。他從未間斷地堅守本科教學一線,堅持板書授課,只為了學生更容易接受。

“爭鳴是我見過的對工作最認真最敬業的人,他在水平旋流消能領域做的研究是目前國內最有特色也是水平最高的。”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學院院士、青海大學校長王光謙回憶牛爭鳴時說。

據瞭解,消能是水力學領域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在攔截洪水、保證人民生命財產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牛爭鳴所開創的旋流內消能工技術2006年運用於黃河上游的公伯峽水電站,使原有的導流洞成功改建為水平旋流洩洪洞,實現了國內首創。

牛爭鳴教授先後主持承擔各類科研課題100餘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100餘篇,指導碩士、博士研究生59名,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8項,出版專著2部,發明專利4項。直到去世前兩個月,他還依然在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華商報記者 趙瑞利 實習生 朱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