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該不該幫女兒帶孩子?

檸檬tree520


看了這個標題,我覺得如果談“該不該”就有道德層面的意思了,那麼一家人的關係也不會融洽到哪裡去,親人之間,最重要的還是“你情我願”,感情在,無論是吃苦還是吃虧,那都是無所謂計較的事情了。

道德或者法律層面來說,外婆當然沒有這個義務幫女兒帶孩子,傳統習慣一般都是婆婆幫忙帶,因為女兒一般嫁出去後都是在婆家時間比較多,回孃家都是逢年過節回去探望一下,婆婆自然而然需要幫忙帶孩子。

在很多80後的記憶中,自己可能就是外公外婆一手帶大的,說起這些記憶,即使成為留守兒童少了爸媽很多的溫暖陪伴,但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的勤勞和樸素也給了自己成長很大的養分。

但現代人的觀念也在慢慢發生變化,更多年輕人寧願自己辛苦一點,也更傾向於自己帶孩子,或者經濟寬裕一點,會尋求早教機構的幫助,一方面自己也想多瞭解一點孩子的成長規律,給他更好的啟蒙教育,一方面,隔代育兒沒少折騰的,因為育兒觀念不一樣,婆媳關係矛盾頗多,對孩子的成長也不好。

所以,這個話題,我覺得沒什麼所謂的“正確答案”,每個人的人生經歷和家庭情況都不一樣,人生答卷也不一樣,最重要的是內心的意願和經濟條件的允許。

如果外婆是非常疼愛孩子的,退休後也比較悠閒,那過來幫忙也不是一件壞事啊,兩頭親家關係好的話,就當敘敘舊了;如果外婆本身就需要人照顧,和自己婆婆關係也很差,那就少見為妙。一切的安排都看是否對孩子的成長和改善家庭的和諧氣氛有真正的幫助。

無論怎麼樣,有人願意幫忙帶孩子都應該感恩,無論是孩子的奶奶還是外婆,本質上都是一種親情的溫暖傳遞,如果我們處理得好,也是對孩子的一種成長滋養。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如果你覺得還不錯,點贊並關注曾榮獲2017年度頭條號的“超級爸爸”噢。❤️

超級爸爸


不是外婆該不該幫女兒帶孩子,很多是現實不得已,媽心疼女兒,想著能幫就幫點吧,於是接過了手。

以前有一種觀念說:“孩子跟誰姓,就由誰來養。”但是如今你再仔細打量,會發現變了:“媽媽生,外婆養,外公天天菜市場,爸爸回家就上網,爺爺奶奶來欣賞!”貌似有些戲謔的笑話,卻真真切切在生活中成為普遍現象。

我有一個小學同學,畢業早,工作早,結婚早,生孩子也早。生完孩子後,也不知什麼事兒,在月子裡就跟婆婆鬧起了矛盾。貌似老公沒向著她說話,向來性子剛強的她,直接帶著孩子打車回了孃家。看到女兒受委屈,媽媽自然心疼不已,收拾房間,好好安頓了女兒和外甥女,從此義無反顧擔當起照顧的重任。

這一待就是幾個月,期間丈夫過來幾次,勸同學回家,也不知是我這女同學嫌丈夫誠意不夠,還是自己怒氣未消,又或者是覺得有媽媽為她保駕護航,還可以擺擺姿態,她沒回去,反而心安理得住在孃家,一住又是小半年。最後丈夫不來叫了,直接提出了“離婚”!最後的最後,婚離定了,兩家人鬧得雞飛狗跳。

見不得女兒受委屈,是很多外公外婆出手養外甥的主要原因之一。不是說外公外婆養不得,即便養也絕不要在自己女兒關於“孩子誰來養”的問題上,在還沒有達成一致意見,甚至是正在與夫家矛盾升級中去貿然接手。如果一時接了手,也應該在雙方情緒平復之後,敦促女兒,與丈夫坐下來“打開天窗說亮話”,雙方達成一致意見。

婆媳關係,千古難題,矛盾爆發常常就是在生完孩子以後。當外公外婆成為育兒的主力軍,折射出來的現實就是對婆媳問題的迴避!

能不能妥善處理婆媳問題,除了做媳婦要有本分,做公婆要有體諒心,做父母要知進退,關鍵人物還是老公!

一個老公是不是有擔當,有主見,有決斷,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家人的和睦程度。中國多是喪偶式婚姻,婆婆幹了兒子該乾的活,也便在養孩子方面多了話語權,做媳婦的只能想著把孩子往孃家帶。話說回來,如果夫妻倆慎重考慮後,無論把孩子交給哪一方來撫養,那麼就要堅定地排除一切困難。這個時候,男人,你的意見真的很重要!


諾媽家有男寶


外婆幫自己子女帶孩子這是很正常的事。特別是獨生子女,更沒差別了。

子女子女,兒子和女兒都是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孩子,也是自己的孫子女。幫忙帶,很意外嗎?

我身邊很多都是外婆帶孩子,有人開玩笑說,外婆二百五,奶奶去跳舞。

我的孩子就是他外婆帶的,月子我老婆說要她老家做,雖然兩家隔得就百來公里,風俗習慣還有點差距。她媽媽也答應了,後面就經常放她那邊帶!她也很樂意帶。這樣又

避免了婆媳關係的衝突,真感覺挺好的!


當然後期,還是自己接到身邊帶。碰到不方便的時候,就會放到他外婆那邊。

現在孩子跟她外婆可親了,每次回去,都要跟她睡。在孩子眼中,跟誰睡覺就誰比較親!很聽外婆的話,比爸爸媽媽都管用。

讓外婆帶,一般在她家帶,都有家庭,不方便離家到婆家幫忙帶。如果這樣做,會被其他人笑話的。身邊也有外婆到女兒自己家裡帶,但一般是外婆手上沒什麼事,也會付一定費用!現在請保姆不放心,還不如讓自己媽媽來帶。

我是蘇天爸,超級奶爸,分享育兒小知識,關注我,我們共同探討育兒經驗!


蘇天爸


先說明一下回答這個問題我自身的背景(背景描述完,再來說答案我覺得更有說服力):

  • 第一:我沒有用婆婆或者媽媽來幫我帶孩子,我全職媽媽三年了。
  • 第二:我家是個女兒。暫時沒有二胎的想法,所以我將來的身份是外婆。

我小時候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因為我們那時候基本上認為爺爺奶奶帶孩子是天經地義的,而不是現在所說什麼媽媽生,外婆養,爸爸回家就上網,外公天天菜市場,爺爺奶奶來欣賞,甚至都開始引發這樣的討論:姥姥應不應該帶孩子這樣的問題了。我的答案是沒有該不該,只有願不願意而已。


我當時沒有用姥姥幫忙看孩子的原因有二:

  • 一是:看孩子是個體力活。婆婆不願意受這罪,我為什麼要讓自己媽來承擔這些呢?說句最實在的話,孩子姓也是人家的,跟我媽有啥關係呢?
  • 二是:我還有弟弟,我不想讓媽媽給我看孩子,讓媽媽陷入兩難的境地,讓弟媳婦對媽媽不滿。


而我自己將來當外婆後呢,如果姑娘需要,我會幫助孩子看孩子,原因如下:

  • 第一:自己當過全職媽媽,深知一個人帶孩子的苦與累,所以不希望姑娘像自己這樣。三年的全職媽媽,讓我這個知識職業女性,對未來充滿迷茫,我不希望姑娘有自己這樣的無助,希望通過自己的幫助,能讓姑娘生完孩子的前三年過的輕鬆點。
  • 第二:因為只有她一個姑娘,所以我的全部精力都在她身上,不用顧忌他人的感受。我可以全身心的幫助她。


不過這兩點也是在姑娘需要的基礎上,如果姑娘覺得隔代教育對孩子有弊端,那我也選擇退出她們的生活,安享晚年。


為你踮起腳尖


換位思考:等自己當了外婆,我會給自己的女兒帶孩子嗎?

在我小時候,爺爺奶奶帶孩子,這是約定俗成的習慣。

就像結婚由男方買房子一樣,成為社會的主流。

隨著觀念的轉變,嫁出去的女兒不再是潑出去的水。

因此湧現出一批帶孩子的外婆軍團。

儘管如此,還是有爺爺奶奶出於傳統思想中的本分帶孩子。

但外公外婆帶孩子更多的是情分,出於對女兒最真切的疼愛。

我羨慕親媽帶孩子的家庭,可現實中,我卻不願意讓自己的媽媽這麼辛苦。

這是一個糾結點。

那麼等我當了外婆後,我會不會給我的女兒帶孩子呢?

毫無疑問,我是願意的。

但願意和實際上會不會做卻是兩個概念。

做這個決定前,我必須要理性,而不是憑著一腔熱情。

只有在生活自理,經濟獨立的前提下提供幫助,才是明智的。

盲目的給予支持,不一定就能幫助女兒,也不一定就是問題的最優解。

為了能給予精神上的支持、物質上的幫助,作為女兒的媽媽,我現在必須要更努力。

就算最後無法提供更多的幫助,但我起碼曾經努力過。

站在為人女的角度,父母身體健康就是我最大的財富。

站在為人母的角度,身體健康也是首位。

只有身體健康了,女兒才能真正的心安。

除此之外,還要經濟獨立。

在兩者共存的情況下,我會主動承擔起為女兒照顧孩子的重任。

讓她能在年輕時多點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為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

讓她在遇到競爭時,和別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不會因為家裡的瑣碎牽絆而放不開手腳。

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我說的這些假設僅僅是建立在女兒不主動要求的前提下。

如果女兒請求我帶孩子,無論千難萬苦,我必將挺身而出。

這是一種愛的本能,也是一種愛的傳承。

說句實話,外婆帶孩子的家庭,女兒不受婆婆的氣,家庭氛圍相對更和諧。

外婆帶孩子會讓女兒幸福感倍增,給她們更多時間和空間去考慮自己的人生。

而不是年紀輕輕,就被家庭和孩子所捆綁。


END

我是朵朵媽媽,為寫文章放棄減肥的職場媽媽。做及格的職場媽媽,帶娃、職場、婚姻、生活,關注我們,讓你每天都進步一點。

朵媽是大王


我就是那個幫女兒帶孩子的,孩子從滿月開始就是我日夜帶著,本來我睡眠就差,幾乎天天好像只睡四個小時左右,面容迅速衰老,重要的是身體也經常生病,生病的時候女兒女婿沒事人一樣,他們下班回家根本不看孩子就自己鎖門睡覺了,她公公婆婆偶爾幾個月過來一次看看,我說我不想帶孩子了,因為身體吃不消了,女兒說我本來就沒有工作,我不照顧孩子我幹啥?我是不是錯了?


lucky永恆


外婆該不該幫女兒帶孩子?我認為這個問題不是該不該幫的問題。如果你婆家沒有人幫忙帶孩子,你們又都有自己的工作,如果外婆退休了,正好沒事,那麼你可以邀請外婆幫忙帶孩子,如果外婆也願意,皆大歡喜。當然了,如果外婆有事要忙,不願意幫你帶孩子,你也不要心存怨氣。


所以,外婆該不該幫女兒帶孩子,這得視現實生活中具體情況而定。首先,外婆得身體健康,年齡不能太大,要不然累壞了,女兒還得去照顧媽媽;其次,外婆是否有自己兒子的孩子需要帶,是否退休有時間;最後,外婆是否有退休金,帶孩子需要支付多少費用等。

即使外婆毫無理由的不幫女兒帶孩子,也無可厚非,自己的孩子,別人沒有義務幫你帶,如果可以,還是自己帶比較好,老輩帶孩子總是喜歡溺愛孩子,嬌生慣養。



智慧媽媽枕邊書


如果女兒婆家沒有人幫忙帶,她也需要自己親媽去幫忙,而作為外婆,有這個條件的話,那就是該。

如果外婆自己家庭還沒安排好,沒法分身去女兒家幫忙,那就是不該。奶奶也好,外婆也罷,都是自己的兒女子孫,以中國人傳統思想來說,爺養仔來仔養仔,也就是說,大家都是為了後代過得更好而努力。

能給他們的小家庭,伸出援手,也是父母愛子女的表現,沒有該不該,愛是理所當然的。如果桐寶以後有孩子了,需要我幫忙,怎麼辦?說真的,以現在自己這個年齡帶桐寶,都覺得累,除了上班,隨時待命,伺候吃喝玩樂衣食住行,犧牲了許許多多的個人自由,空間,時間。

長了不少白髮,更是掉了許多,腰痠背痛,肥肉斑點,記憶力下降,雖然樂趣不少,快樂也很多。可是,這種經歷,一次,兩次,完全足夠,不再想經歷一次了!

可是,桐寶寶也要經歷這些,而且肯定沒人幫忙很無助才會想到讓親媽幫忙一把,想想都心痛,怎能不伸手呢?!

再說,父母和兒女保持一定的距離,關係才更好,整天呆一起,矛盾肯定特別多,而且思想觀念,育兒理念又不同,最後落得兩面不是人。最後,愉快地決定了,如果桐寶寶懷孕前期不適應的時候,懷孕後期不方便的時候,生孩子在醫院時,坐月子時,不管多累多辛苦,我一定人到錢到,把女兒和外孫(女)照顧好。

頭一年最艱難的時期,也儘量多幫忙。可是,我還是出錢幫忙請個保姆吧!因為我還是不想辛辛苦苦幾十年又繞回屎尿屁的日子,要不自己現在那麼辛苦為了什麼?!週末,假期儘管帶過來讓我玩玩就好。


桐寶媽咪育兒閣


外婆該不該幫女兒帶孩子?

沒有誰來做規定,什麼該不該,外婆可以幫女兒帶孩子。

現在這個時代,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農村除外),一家三口人,生女兒的女兒出嫁後剩下父母在家,沒有很多事,特別是退休了的更是閒得慌,女兒生了孩子以後,外婆也很高興,很樂意幫助帶孩子,享受天倫之樂。我們這裡還有奶奶帶1、3、5,外婆帶2、4、6的,共同分享快樂。

所以外婆該不該幫女兒帶孩子,處在農村的各有各的事,家務事多,有的互相住得較遠,外婆幫女兒帶孩子的少。作為城鎮,互相住得較近,交通方便,好些都是外婆自願幫助女兒帶孩子,有的爭不到帶還生氣。該不該帶只有自己去思考,你不幫帶也不應受指責,你願幫帶也是你的自由權利,別人無權剝奪。


快樂關羊


外婆該不該幫女兒帶孩子?這個是沒有明文規定的,如果外婆退休了有時間,可以幫女兒帶孩子,因為女兒也吃習慣了媽媽做的飯。我的外孫去年回來耍了一個多月,雖然外孫回來多了很多事情,很累,但是累並快樂著,外孫子的笑容是我的強心計,有他在身邊很開心。




我現在也昐著外孫回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