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間諜潛入中國,幾乎導致中國賴以生存的產業徹底垮塌

自鴉片戰爭爆發前後,中英貿易裡鴉片與茶葉始終是個繞不開的話題,當時英國處於逆差狀態,為打破這種局面,英國一方面加大了對中國的鴉片供應,另一方面千方百計遏制中國茶葉的壟斷地位。

英國間諜潛入中國,幾乎導致中國賴以生存的產業徹底垮塌

由於中國茶葉以其獨有的芳香與口感,贏得了英國上層貴族的喜愛,當時中國茶葉對英國的平民百姓來說,幾乎就是一種昂貴的奢侈品。

英國間諜潛入中國,幾乎導致中國賴以生存的產業徹底垮塌

1843年英國皇家園藝協會與東印度公司派了一個叫羅伯特.福瓊的植物學家來到中國,他的使命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從中國蒐集到最好的茶葉及其種子,然後將之移植到喜馬拉雅山南麓地區的殖民地印度和斯里蘭卡,以此擴大產量,最終取代中國茶葉。

英國間諜潛入中國,幾乎導致中國賴以生存的產業徹底垮塌

那年秋天,福瓊來到了中國,當時清政府是禁止外國人進入中國內地的,於是福瓊理了中國式的髮型,還弄了根假辮子,戴了頂瓜皮帽,穿上清代服裝,儼然成了一個典型的中國人,開始了他的冒險旅程。

福瓊不負眾望帶著嚮導和翻譯,先後冒死到了寧波、舟山、杭州、上海、徽州以及福州等盛產茶葉的地區,花重金購得了許多優良的茶葉和種子,並聘用了多名製茶的中國師傅,然後乘船由上海經香港到達印度的加爾各答。

英國間諜潛入中國,幾乎導致中國賴以生存的產業徹底垮塌

他把那些優良的茶種栽種到了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廣袤地區,由於該地區的土壤、氣候極為適宜種植茶葉,並且又是英國的殖民地,沒幾年時間英國對產自中國的茶葉需求量就大大降低,而從殖民地印度與斯里蘭卡出產的茶葉則迅速佔領了英國及其西方世界。到1903年,印度產的茶葉從最初佔英國市場的4%猛增到59%。

從此,中國茶葉一蹶不振,英國人通過福瓊的活動,漸漸扭轉了與中國貿易中所處的逆差地位,羅伯特.福瓊因此被稱為世上最大的商業間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