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諜”還是“質物”?俄逮捕美國公民惠蘭引爭議

2018年最後一天,俄聯邦安全局社會聯絡中心宣佈,12月28日,該局在莫斯科當場拘捕正從事間諜活動的美國公民保羅·惠蘭,並對他提起刑事訴訟。如果惠蘭被定為間諜罪,他將面臨10-20年的鐵窗生涯。此案一出,無疑給俄羅斯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秘密戰又添一樁戲碼。


“間諜”還是“質物”?俄逮捕美國公民惠蘭引爭議


圖說:美國公民保羅·惠蘭。GJ

諜戰大戲最新一幕

2018年以來,俄羅斯與西方的“間諜大戲”接連上演。3月4日,流亡英國的原俄軍官謝爾蓋·斯克裡帕爾及其女兒在街頭散步時突陷昏迷,英國指責俄特工施放神經毒氣“諾維喬克”搞暗殺。10月,荷蘭國防情報安全局宣稱四名俄軍總參情報總局(格魯烏)間諜破壞“禁止化武組織”的網絡未遂,並將他們驅逐。11月9日,奧地利國防部宣佈逮捕一名為俄羅斯工作的本國退役軍官。12月18日,立陶宛強力部門在維爾紐斯逮捕俄公民瓦列裡·伊萬諾夫,他生於考納斯,現為波羅的海三國俄羅斯文學家和藝術家協會(拉羅格)會長。緊接著,美國法院把俄羅斯女公民瑪利婭·布蒂娜定性為間諜並且起訴,俄方稱,布蒂娜在美國監獄受到虐待,被“屈打成招”,此事惹得俄總統普京大為光火。

當然,俄方也沒閒著。繼2013年以從事間諜活動為由驅逐美國駐俄外交官福格爾後,2018年12月,一名挪威公民也因間諜罪被俄警方逮捕,庭審定在2019年2月進行。俄聯邦安全局少將亞歷山大·米哈依洛夫就惠蘭被捕稱,俄羅斯極少對外宣佈破獲美國間諜的案件,如果正式宣佈了,就說明惠蘭在俄羅斯的滲透和刺探情節相當嚴重。但俄內衛部門以高度警惕性和職業素養粉碎了美國人的有計劃行動,“華盛頓大概又要發表踐踏人權之類的聲明,再次攻擊俄羅斯,不過俄聯邦安全局從不在無憑無據的情況下拘捕外國間諜,惠蘭的間諜證據肯定被俄羅斯人抓了個實錘”。

抓捕時機非常微妙

案件曝出後,美媒使出渾身解數,希望從美國駐俄使館瞭解惠蘭被捕情況,但均被婉拒並建議他們向國務院瞭解情況,但國務院也因新年已近而未發表任何評論。多數美媒強調,惠蘭的被捕,發生在俄公民布蒂娜12月中旬剛剛承認犯有“間諜罪”的背景下,因此時機選擇非常微妙。

俄國際事務委員會總經理安德烈·科爾圖諾夫指出,“我們知道,美國經常以這樣的方式給我們送上‘節前禮物’。比如說,2017年就搞過一次,美國曾以‘間諜嫌疑’集體驅逐多名俄外交官,俄羅斯馬上還以顏色,驅逐同等數量的外交官。如今,俄美駐對方首都的外交人員並不齊整,大家該明白,若再爆發外交戰,兩國使館恐怕連履行基本職能的最低職員都很困難,希望這次不會導致這種局面發生。”他這番話,被外界解讀為被逮捕的惠蘭很可能有外交人員身份。

布蒂娜的認罪、惠蘭的被捕,對美俄關係會造成什麼影響?專家表示,如果兩國採取對等報復,將使任何期待關係短期改善的人落空。此外,從俄美秘密戰歷史看,俄方抓捕惠蘭並不光為了政治問題,很可能把他當成“質物”,想換回自己的公民布蒂娜。要知道,冷戰期間,美蘇互抓間諜用於交換的案例很多,蘇聯解體後,這種現象少了很多。但隨著兩家翻臉,用美國間諜換回在美國受苦的本國女公民布蒂娜,屬於應有之義。

案情通報為何吝嗇

一般來說,凡是涉及間諜案和叛國罪案,俄偵查機關通常會最大限度保密,這也是各國安全部門的通常做法。具體到惠蘭一案,如果他有了辯護律師之後,案情有可能會比目前鳳毛麟角的東西多得多。莫斯科“利普採爾、斯塔維茨卡婭與合夥人”律師協會合夥人安娜·斯塔維茨卡婭指出,“媒體之所以不能大張旗鼓地報道叛國案和間諜案,因為從檢方角度來看,這些案件裡有些信息屬於國家秘密,原則上媒體不應公開報道。但我個人覺得,一個人為什麼被拘捕,他的罪名是什麼,媒體完全可以提供更多的情況。所有這一切都取決於偵查機關和代表被拘捕者利益的律師。目前,許多律師之所以害怕在媒體上徹底公佈案情,是因為擔心被追究責任。但我認為,原則上任何律師都可以提供當事人被捕原因等總體情況。”

目前,美國務院證實,已收到莫斯科關於惠蘭被捕的正式情況通報,正在請求領事探視權。

新民晚報記者 吳健 特約撰稿人 常立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