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6歲,剛上一年級,每天作業要做到23:30,兒子疲憊不堪,小學需要這樣刻苦嗎?

用戶1546409737


看描述總結一下,一年級小學生作業做到晚上11點半,不是刻苦,是效率低。

學習效率低的原因是因為好的學習習慣尚待養成。

很明顯,孩子在入學前識字和算術兩個基礎都沒打好,有家長會有疑問,不是上學才學識字和算術嗎,怎麼現在又說基礎沒打好呢?

要知道,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不一樣,每個家庭的教育認知不一樣,孩子在入讀小學前打下的學習基礎也不一樣,如果幼兒階段識字量達到一定數量,簡單算術也運算嫻熟,那麼進入小學後適應學習環境的速度就比沒基礎的快多了。

小學是打基礎階段,寫作業暴露出來的問題,家長心疼孩子的同時最好想辦法幫孩子度過難關。

念熟語文課本所有文字,做對數學課本所有習題,幫孩子建立起學習的信心,家長要有耐心。

陪伴孩子成長,培養孩子成才,絕對是個技術活。建議家長多學好的經驗,多反思孩子出現的問題,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孩子剛入學,對作業、成績、聽課、練習都沒什麼概念,愉快的學習體驗是向學的心理基礎,每天進步一點點,日積月累就是了不得的成就。


阿娥你好


我家小孩也剛上一年級,說一下我們的作業吧


語文:

1.背誦《365兒歌》第5、6頁,兩首兒歌;

2.聽音頻,閱讀《小豬唏哩呼嚕》上冊,要求家長在旁監督,孩子用手指著跟讀;

3.跟著視頻學習廣播體操一遍;

4.跳繩一分鐘。

數學;

口算訓練第二頁。


我家孩子,完成語文作業用了半個小時,數學作業用了5分鐘,吃完晚飯,如果沒有興趣班的話,還有挺多的時間玩耍,開學10來天了,還沒有出現作業要做幾個小時或者要到晚上11點半的情況。


但是我家隔壁一個孩子,她的媽媽就跟我訴苦,說孩子完成作業速度太慢,因為孩子的識字量跟不上,很多題目需要媽媽講解,理解能力也稍微弱一些,所以像語文背誦所花的時間就會比較長,數學題也是,需要家長在旁指導。


不管怎麼說,才剛上一年級的孩子,還不適合搞題海戰術,多閱讀,增強孩子的識字能力和理解能力才是關鍵。如果孩子現在跟不上,家長只能放鬆心態,慢慢引導,每天多教一些,少點批評,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至於怎樣增強孩子的注意力,我覺得,家長少嘮叨,少打擾,就能提高孩子的專注力了,慢一點不要緊,孩子有他自己的節奏,會越來越順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你好,我是一個愛分享的80後寶媽,多平臺自媒體人,致力於孕期知識分享、0到6歲育兒知識分享、繪本閱讀知識分享,愛學習愛思考的希媽,育兒路上,與你同行!

希媽育兒


我是過來人,兒子已經大學畢業了,也曾經經歷過你這樣的苦惱。幸運的是,我是一個教師,知道孩子的成長規律。首先,6歲的孩子必須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最好早睡早起。作業太多,超出了孩子承受的能力範圍,你可以投訴老師。這樣的事情我就幹過:老師天天讓孩子抄書,反覆抄寫,我到學校去問老師這個有意義沒有?那文章孩子已經爛熟於心了。很不客氣的說,如今的師範畢業生素質越來越差,跟80年代的不能比,他們做了小學老師,很多時候都在胡來,不按照教育規律。還有,有些教育專家的所謂的新型教育觀念也有問題,不幸的是我們的教育部門還人云亦云跟在後面施行,最終倒黴的是孩子。舉個例子:現在的小孩子數學要學一種“數字拆成”,比如將10拆成5+5.4+6,3+7等等,然後讓孩子背,說是為了將來一眼就可以看出3+7等於10.這不是有病嗎?孩子智力發展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會知道3+7等於10了,要預先背了幹嘛?白白找罪受?

所以,當下教育整體有問題。我們家長左右不了大形勢,但能左右自己的孩子。身體要緊,作業做不了就不做,跟不上要求留級,孩子稍微大一點,智力發展到一定程度了,做作業就速度快,不會拖拉了。


揚州微笑的草


我家包子剛上小1,感覺還比較輕鬆,主要是現在教育局明確規定不準給小學一.二年級佈置作業!

不過老師還是有囑咐讀讀練練的。我們課內輔導主要是:讀課文認字聽寫,讀英語,練練數學題!

課外的部分:我有安排練字,益智遊戲,戶外運動,小夥伴交流玩耍等。現在時間還是很充裕的!

我每天2個小時左右就搞定了,中間還有休息的😊主要是放學後養成好習慣,休息下馬上寫作業,不要拖拉。另外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PS:這是今天寫的字,算課外的額外任務咯😊





軟萌包子老虎媽


我女兒今年上初二,沒遇到這樣的問題,得益於辦公室同仁的提醒和表姐的先例。

辦公室同事李姐是一年級班主任,她曾經說過,小學三年級是一個轉折點。孩子在小學階段是否出色,順利過度到初中,三年級是個坎。如果基礎打得好,孩子就少受罪了。

表姐的孩子從小特別優秀,沒上過任何興趣班、實習班,一路上到高中都是學霸。我問過表姐,你咋這麼好福氣,生個孩子這麼省心啊。

表姐一笑,你們都是“只見賊吃肉,沒見賊捱打”。孩子小的時候,我是怎樣輔導她的,從來沒看過任何電視電影,也基本沒去逛街聚會,幾乎與外界斷絕了聯繫。全心培養她,與她一起完成功課,養成了學習習慣,這才有後面的自覺啊。

寶貝女兒三歲時,我開始給她買拼圖、手工畫冊,四歲時她已能完整獨立搭建樂高城堡;同時給她制定嚴格的作息和規則,例如,20分鐘吃飯,飯畢自己將餐盤送到廚房洗碗槽;30分鐘玩玩具,然後自己將玩具收拾到箱子裡,不收拾就沒收;每天1小時玩拼圖和手工冊,這項我視為學習,不計在遊戲時間裡;40分鐘練琴。

後來上小學後,她的專注力和持續力在班級裡是比較突出的,老師評價她能夠沉靜下來做一件事,不受外界干擾。而她玩拼圖和樂高,對數學方面有很好的助益。

我們平時是這樣的場景:下班後,老公廚房做飯,女兒寫作業,我在書房練琴;期間如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隨時打斷並求助於我。飯後,三人30分鐘聊天和吃水果的時間。之後我寫教案備課,老公看專業書,女兒練琴。週五則把所有功課做完,週末兩天痛痛快快地外出玩樂。

我們告訴女兒,看書是我們的功課,工作後更有緊迫感,需要不斷充電。所以經常補充專業技術知識,不斷考證過級,拿各類資質證書。而這些才能換來她的鋼琴、繪畫課程,以及家庭支出的充裕。

在我們的餐桌、琴房、鞋櫃等處,都張貼著全家人的作息表,每天的日程都按部就班。起初我也覺得,生活如此刻板,缺了溫馨浪漫。後來就嚐到甜頭了,有規律的生活使每個人都養成良好習慣。

女兒上中學後,家庭準則基本不變,只是週末的兩天外出遊樂時間減成了1.5天,這點她也欣然接受,因為課業畢竟增多。她的學習成績在班級裡一直進不去前十,自己很著急,反而我們總勸她別貪心,別太逼著自己了。

總結一下,感覺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更重要。低年級時,老師一般不會佈置太大的量,而且普遍偏向於家庭動手類作業,比如,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個小箱子,觀察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等。這些都需要家長多投入一些時間去培養,去總結。


愛吃火鍋也愛魚


本來是不太相信的,但是我想起了一些真實經歷,與題主分享一下。
我是一個小學三年級的老師,去年帶班的時候聽別的學生說班裡一位吳姓同學做作業到夜裡十一二點,後來問這位學生,他自己說有時候他爸陪他做作業到凌晨兩三點。這是為什麼呢?原因還是在自己身上:他做作業太慢了,學習成績也很差,數學不會做,語文不想寫,一個字能寫很久,就是那種你坐他跟前看著他,他都不想寫字的主。這樣的學生,雖然有一位很負責的家長,可家長也無計可施(他家長揍他揍得特別恨,可還是沒用)

所以,看到這樣的問題,我不禁在想:是不是問題在學生身上?孩子是不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不是做題太慢,注意力不集中呢?不過還不要緊,只要用對方法,慢慢培養他的學習習慣,還不晚,畢竟才小學一年級。

PS: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是不太相信老師會佈置這麼多家庭作業的。當然,特殊情況除外。


鑫鼎賽亞


首先、這不是“刻苦”,家長應該促使孩子轉變。

我兒子小學二年級,我也曾飽受孩子作業寫的晚之苦,一開始是抱怨學校佈置作業太多,後來和老師溝通後才知道,作業並不多,老師的作業原則是孩子一個小時以內完全可以做完。

再和其他家長交流後知道,人家孩子半個小時就做完了。這讓我意識到,問題出在孩子身上,兒子只是一年級,能有多大呢?所以家長要改變態度,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作業效率。

這個過程很難,孩子不配合但我也不後退,明確要求,寫作業的時候必須專心,兩星期後情況大有進步。現在二年級,每天的作業一個小時輕鬆完成,孩子成績也不錯。

其次、需要及時和學校、老師溝通,反饋情況。

雖然現在強力推進小學生減負,但是也有學校還是給孩子佈置了過多、過難的作業。如果問題的確出在學校身上,那家長要以適當的形式和學校溝通。

同時也能看出,孩子的基礎比較差,題目讀不懂的問題,多半出在識字量少,這需要家長課外加強。可以集中把一些題目中常用字教給孩子,也可以通過課外閱讀擴大識字量。

這也反應出一個問題:幼兒園需要給孩子識字嗎?通過這種情況足以說明,是需要的。即使幼兒園不教,家長也要通過閱讀,讓孩子識字。可以不需要會寫,認得就行,這對一年級學習非常重要,這並不是過早教育。

再次、如此晚睡,對孩子是一種傷害。

作為高中班主任,我對學生的要求是睡覺時間堅決不超過十一點半,提倡十一點睡,做不到的只能是效率不高。因為晚睡,學生幾乎個個第二天上課打瞌睡,狀態很差,上課效果不佳,這又導致課後作業效率低下,進入惡性循環。

小學是的孩子,睡眠實在太重要,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是第一位的。睡不好覺,除了影響第二天上課,更會影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也影響孩子長高,可謂後果是一連串的。

保證九點睡覺,家長需要劃定底線,要求自己,也引導孩子努力做到。可見的結果是孩子注意力集中,學習效率提高,完成作業速度自會明顯提高,進入到良性循環。

歡迎閱讀我的原創文章,歡迎大家與我交流,有問必答,我的微信號是youxueyoukao期待您的回信





優學優考策略


我家孩子沒上過幼兒園,只在一歲半學過識字,後來都是聽故事,看動畫,直接上學前班,一年級的時候不到六歲,漢語拼音根本就不會寫。

剛開始上一年級,新畢業的老師佈置很多作業,每天急的哭,哭也不行,老師很嚴格,完不成作業不行,也是我每天教她寫字,做作業。

還好,數學她會做,就是每天抄寫拼音和生字。在經歷過晚上熬夜做作業後,她自己就很努力,作業多,放學就做,作業少玩夠了再做。

記得有一天老師佈置的作業太多了,就是做到12點也寫不完,我們這些家長嚇壞了,孩子寫到11點時就哭了,說明天請教不去上學。

我也著急了,和老師溝通吧,新老師總怕家長看不起她,一張口就說家長不對。我只好教孩子撒謊了,說作業忘在家裡。

次日,送了孩子我就溜了回來,想著下午接孩子,孩子還不哭鼻子嘛,還好,孩子說老師沒讓補,只是罰站了,全班只有8個學生做完。

有一位家長說,孩子寫到十一點,剩下的她幫著寫的。

有一個家長是校長的親戚,和校長反應了這個情況,以後孩子的作業少多了。

本指望二年級換個有經驗的老師,沒有換,好失望啊。

有一次數學試卷上一道題,孩子們做對了,老師講錯了,一個嘴皮子厲害的家長找老師說,結果兩人吵了起來,把老師氣哭了。

這個家長怕孩子受屈,去教導處投訴,教導處的老師很疑惑,這個新老師很好的,校長很看中這個老師。

熬過二年,三年級終於換了一個好老師,感恩老天。

離題了,我只顧講故事了,哈哈。

後來我感覺這個老師也有很多長處,如果對孩子不嚴格,很多孩子管不住自己,家長又太溺愛孩子,學習成績一定上不去。

感謝這個老師,佈置作業多了,知識才能鞏固。


豬媽看世界


同是一年級娃媽,作業如下:

語文:1.訂正聽寫,每個寫三遍;

2.在自己的田格本上按圖片格式練寫;

3.今天檢查了《經典誦讀》的背誦情況,有些孩子所學還不會背誦,請繼續複習;

4.《習字冊》帶回家的孩子請認真完成;

5.閱讀《小豬唏哩呼嚕》。

數學:1,完成計算能手第11,12頁。

2,繼續在日格本上練習書寫數字1到5,每個一排,注意書寫質量。

語文只寫了第2項,大約田字格五六排,花了十分鐘。其他的,第一項沒有需要訂正的,3,老師檢查會背了。4,習字冊在學校已完成。5,在校已閱讀

數學第一項花了五分鐘,第二項十分鐘。

整個作業半小時內完成了

不明白什麼小學一年級要做作業做到11點。。。


午夜辛黛瑞拉


看到您這樣的描述,實在是不解,同時心疼寶貝。我是一名小學老師也是一位母親。做為一名母親,我希望寶貝優秀更希望他快樂。我的兒子今年10歲,今年三年級了。從一年級開始,我們堅持和幼兒園時一樣每晚肯定是要出去的。我們會陪他騎自行車,散步聊天或是打羽毛球之類的運動。因為我覺得,孩子在小學階段身心健康更為重要。我從沒有給孩子買過任何一本課外資料,也沒有上過所謂的補習班,可是我兒子的成績還是在班上數一數二的。我覺得他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除了老師的認真教學,自身的努力,和我一直以來慢慢的培養是分不開的。從小我就注意培養他閱讀的習慣,閱讀真的是帶來太多的好處。一年級就在很多孩子需要家長讀題的時候,他由於識字量大根本不需要我讀題,所以寫作業的速度肯定比別的小朋友快。由於閱讀的原因,理解能力得到鍛鍊所以解題方面也很強(可見閱讀多麼重要)。我儘可能的利用平時零散的時間,比如上學放學的路上我會和他玩成語接龍,詞語變胖的遊戲,還有就是按計劃的每天背一首詩。我認為要想孩子優秀,就得從一點一滴好的習慣養成,還有最重要的就是家長的堅持。就這樣,我利用點滴的時間,遊戲的方式孩子輕鬆的學習。每晚我們家都會有‘’天使時間‘’,孩子做主我和先生配合。每個週末只要天氣允許我們都是戶外運動。中國目前的應試教育太苦了,我希望孩子在上中學之前能好好享受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