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說一句,對孩子一生有多大影響?


每分鐘多說一句/少說一句,對孩子一生有多大影響?


內容來源:網易公開課《美國:三千萬個詞》

《0~5歲大腦發育關鍵期的70條養育法則》

《寶寶也是哲學家》

南宋大儒朱熹集註《論語》先進篇中說:“夫過不及,均也。差之毫釐,繆以千里。”差之毫釐失之千里這句話也流傳千年,成為我們常常掛在嘴邊警戒別人,要謹慎細節的話。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在照料孩子跟他說話的時候,每分鐘多說一句話,每分鐘少說一句話,會有多大的差距?

在瞭解他人的情緒,內心的心理活動的時候,語言發揮的作用是特別有力的。實際上,孩子駕馭語言的能力與他們對別人的理解之間,存在著一致而牢固的聯繫。畢竟,瞭解別人的心理活動(情緒)一個主要方式是傾聽他們所說的話,我們通過觀察事物就能知道其原理,而通過觀察人們做什麼就能知道他們想要什麼,但是,要想知道別人在想什麼,還必須聽他們說了什麼。

也許,聾兒是體現語言之力量的最明顯例證

蛋蛋和爸爸媽媽一家三口都耳聾,當蛋蛋出生之後,手語對於蛋蛋來說就像我們普通孩子學習母語一樣迅速。後來蛋蛋上特殊學校,跟其他耳聾的幼兒使用手語溝通也沒有障礙,並且蛋蛋能順利的理解老師的情緒。

豆豆和蛋蛋一樣耳聾,但是豆豆的爸爸媽媽是正常的,在豆豆的成長過程中,爸爸媽媽一邊學習手語,一邊跟豆豆用手語溝通,雖然用起手語來不是很順暢,但是父母一直堅持著,希望豆豆能更快更好的掌握手語。

到了豆豆五歲的時候,父母發現她不能理解別人的情緒,也不能理解錯誤的信息。例如,豆豆無法理解:從裝糖的盒子裡面拿出來水彩筆。直到豆豆9歲,她才理解:奧,糖果盒子裡面也可以放水彩筆。

語言實驗

為了弄清楚,為什麼同樣耳聾的孩子,因為父母是否半路學手語跟孩子溝通,就造成如此大的差別,科學家開始尋找更大數據的案例。通過研究耳聾的孩子,我們就能看到在語言真正被創造出來時究竟發生了什麼,與大部分貧窮國家一樣,尼加拉瓜的聾兒也是彼此疏離的,他們並沒有一種通用的語言,也沒有人教他們手語。20世紀70年代,尼加拉瓜首次為聾兒開設了學校,在學校中,聾兒能夠碰面,交流,於是,他們居然開始發明一種全新的手語來交流,這樣,下一屆孩子入校之後就可以直接習得這種全新的語言,這就是利用語言進行的一次自然而言的實驗。

珍妮佩爾斯對尼加拉瓜聾兒學校的孩子進行了研究,她發現,不得不發明語言的第一屆孩子很難理解其他人的心理活動(情緒),這就和蛋蛋是正常父母的聾兒情況一樣。

聾兒的情況確實不是我們大多數正常家庭會遇到的,父母不使用自己的母語跟孩子溝通,而從頭學習新語言(手語和其他語言一樣是全新的)去跟孩子溝通(指所有的對話),都會造成孩子對情緒理解的滯後。下面再看一個跟我們家家戶戶息息相關的研究。

3000萬字詞量

薩斯金博士是一名兒科醫生,她在給孩子植入耳蝸以後發現,孩子之間的詞彙能力有很大差異,他們的表達能力,閱讀能力也一樣,差距很大。為了弄清楚孩子之間差異的原因,薩斯金博士開始深入的研究,詞彙量大、表達能力、閱讀能力強的孩子,他們的父母有什麼不一樣?經過研究表明,孩子4歲之前,詞彙量就能超過一些小學二年級孩子,這些父母比表達能力弱的孩子父母,多說了3000萬個字詞。(後來Dale Walker博士重新評估了Hart和Risley研究中的孩子,發現這些孩子10歲左右的閱讀理解能力,測驗成績,智商等都和他們生命最初3年聽到的詞彙量正相關。)


每分鐘多說一句/少說一句,對孩子一生有多大影響?


薩斯金博士這項研究招募了42個家庭,從孩子7-9個月開始跟蹤研究。每個家庭至少跟蹤2年半,一直到孩子36個月。每個月,研究者都在家庭內部拍攝1小時的錄像,記錄孩子和家長的互動過程。42個家庭,根據父母受教育程度從高到中到低,分成A、B、C三個組。

研究發現,到兒童3歲時,驚人的發展差異已經顯現在兒童與成人的日常對話、詞彙發展和親子互動方式等方面。而這些差異的產生,都指向了家長本身語言風格和詞彙使用的差異。

研究者發現,兒童每天使用詞彙的86%-98%都與父母是一致的。不同組之間,兒童詞彙發展的差異,就是父母詞彙差異的真實體現。

A組家庭,父母平均每小時和孩子交流的字詞數量是2153個,孩子的詞彙量是1116(3歲);

B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平均每小時交流的字詞數量1251個,孩子的詞彙量是616個(3歲);

C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平均每小時交流的字詞數量616個,孩子的詞彙量是525個(3歲)。

H&R的研究團隊分析了長達1318小時的錄像,記錄並檢查、編碼其中的每個單詞、每個句子的意思、語言使用目的。研究的結果也十分發人深省。如下圖1所示,不同家庭組的孩子,早在他們剛剛開始學說話、與成人交流時,就開始產生了詞彙發展的差異,這種差異越來越大,到三歲的時候(36個月),不同家庭兒童的差異已經相當顯著。

每分鐘多說一句/少說一句,對孩子一生有多大影響?


按照一年52周,A組家庭兒童約有1120萬詞的言語經驗;B組家庭兒童有650萬詞;C組家庭兒童有320萬詞。到孩子四歲時,根據H&R的計算,A組家庭的兒童約累積聽到字詞數量約4500萬,B組家庭兒童約2600萬,C組家庭兒童約1300萬。也就是說,在孩子四歲進入幼兒園小班之前,A組家庭和C組家庭的孩子之間,就已經積累了高達3200萬的字詞學習差異。

當然,有父母聽說過《三千萬詞彙》,就去回家實踐,實踐完了以後回來說:我都把嘴皮子都磨破了,和寶寶說話說的嗓子都啞了,寶寶咋還是不說話呢?除了詞彙量的多少有影響,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對孩子說的話都是高質量的嗎?所謂質量可以分三方面來考察:

1. 真誠度/敷衍度:一邊和孩子說話,一邊看手機?

2. 說話的口氣:有些人好話到了她嘴裡說出來也不好聽;

3. 內容--好話/壞話或者說積極/消極:這個對孩子的語言能力也大有影響,試想哪個孩子天天被罵,還有心思學?

最後我們來綜合各位教學專家,心理學博士給父母的建議,讓我們的孩子不僅“能說”而且“會道”:

1

少些目的,多一些內容

比如:“起床,快吃”(直入主題,開門見山的少說);

多些內容:比如:“寶寶,你昨晚睡的好麼?現在7點了,我們要起床了,你自己把鞋子穿上好麼?”這些看上去“多此一舉”的話其實正是造成詞彙輸入差異的原因。

數據表明,4歲前,美國富裕家庭的孩子聽到的肯定表達為66.4萬句,而美國貧窮家庭的孩子聽到的這類表達只有10.4萬句。同時,富裕家庭的孩子聽到的“禁止,否定”的表達為10.4萬句,而貧窮家庭孩子聽到的這類表達為22.8萬句。

2

講故事、讀詩歌、唱歌給孩子聽

常常聽到詞彙量大的孩子,他們更願意自己看書,從一開始就讓孩子多接觸書籍,他們喜歡一遍又一遍聽同一個故事。給幼兒多準備一些根據真實生活為背景的繪本,書中有日常生活用品最常見的物品、行為和場景,父母還可以唱自己最喜歡的歌給孩子聽。(包括大人愛聽的民謠也可以的)

家長輪流講故事,不僅是書本上的故事,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小故事,孩子喜歡在簡單的睡前小故事裡聽見日常發生事情:“一天早晨,你起床,穿上綠色的褲子和恐龍上衣,刷牙,然後。。。”

3

用抑揚頓挫的聲音說話

這是對寶寶說話最佳的方式,讓寶寶跟你依偎在一起,然後用高高的語調,輕柔的聲音,拖長了的發音,慢慢說。,當你每一個元音,每一個單字,發音都清晰,就方便了寶寶去分辨。而你高高的語調,正好跟寶寶正在發育的窄小聲道語調吻合,讓孩子倍感親切。

當你這樣跟孩子說話的時候,他會睜著圓圓的眼睛,聽得更加投入。

4

用對鼓勵的話,培養孩子成長思維模型

評價孩子本身聰明或者愚蠢,都會造成壞影響。在誇獎孩子的時候,我們可以試試下面這個表格的方法:

誇獎孩子的努力要多說

誇獎孩子本人要少說

剛會走路的寶寶

跑的很好啊

你真能幹

很棒的嘗試呀

你真聰明

(打噴嚏)你把嘴擋住了,做的好

好孩子

這幅畫你花了很多功夫啊

你是一個出色的藝術家

已經上學的孩子

你真的很努力

你可真聰明

這對你來說太簡單,我們來試試挑戰難度,好不好?

我兒子不愧是天才啊

你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很好,一定懂了不少腦筋嘛

天吶,你都不用學就得了滿分啊

其他誇獎:例如:“我的天吶!”“你做到了!”這樣的誇獎,不屬於以上兩類,沒有證據顯示讀孩子的思維模型有任何影響,不過,這樣的誇獎仍然算是正面的鼓勵。

5

教孩子學習用手勢/手語

當孩子6個月的時候,雖然他還不能開口說話,但是卻可以用學會幾種不同的手語,例如表達:媽媽、爸爸、冷和熱、肚子餓和口渴、我還要、玩遊戲和睡覺、請、謝謝。學習一些手語的好處很多,經過幾十年的研究,學者們證實,聽力正常的孩子,通過大約一年的手語學習以後,獲得了:

詞彙量劇增,學前班的孩子詞彙量比小學二年級的孩子還多;

視覺空間感知力得到加強,學習使用手勢的過程,就是學習鑑別不同形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並且據此作出不同想象的一個過程,洽洽是一個工程師,或者建築師必備的技能;

孩子本身很喜歡玩打手勢,他們總是興致勃勃要求老師教他們更多動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