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豪欺凌百姓,當地督郵一怒之下挖了他家墳墓,爲何受到世人指責

三國張儉是山東鄒城人,他的父親曾經當過太守,他本人被舉為茂才,後出任督郵。張儉在當督郵的時候幹了一件大事—把當地一個豪強的墳給挖了。幹了這些事,張儉還寫了份報告呈上去。

張儉為什麼這麼幹呢?因為這個墳墓裡埋的是當朝大太監侯覽的母親。侯覽在朝中當大太監,家裡人當然很威風,經常欺凌百姓。這正好屬於張儉的工作範圍。張儉一開始打報告,可上面壓根不聽,於是他一怒之下,把侯覽母親的墳給挖了。

一豪欺凌百姓,當地督郵一怒之下挖了他家墳墓,為何受到世人指責

張儉就此出了名,士人好點評人物,其中就把張儉評為“八及”之一。當時還有“八顧”“八俊”等,評得多了,連皇帝都知道了,就問他們搞評比是什麼意思。太監順勢答,他們可能準備造反吧。那還了得,於是一項針對士族的專項打擊行動展開了,史稱黨錮運動。

張儉一聽,拔腳就跑。跑到哪呢?“望門投止”。張儉的名氣大,東漢又是重義氣的時代,聽說張儉來了,拼了命也要收留。張儉最終靠朋友送出塞,逃了一命,活到了八十多歲。

但是,他這一逃,害了十餘家,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害死了孔融的哥哥。而受牽連的人就更多了,史稱:“其所經歷,伏重誅者以十數,宗親並皆殄滅,郡縣為之殘破。”

那張儉這樣做對不對呢?

他原本有兩種選擇,一種是不逃。比如當時的士人領袖李膺也在被抓捕之列,別人給他通風報信,他卻不逃,自己跑到詔獄報到,最後被拷打至死。

一豪欺凌百姓,當地督郵一怒之下挖了他家墳墓,為何受到世人指責

士人範滂也在被捕之列,上面下令要抓他,督郵不想抓,但不抓就是違背命令,督郵急得在家裡哭。範滂聽說後,前去“自首”。督郵大為吃驚,官印一扔,就要拉著他跑路。範滂卻不跑。範滂的母親聽說後,跑過來安慰他,“你這一去,雖然必死,但你的名字能跟李膺並列,死又何憂。”

另一種就是自己藏起來。有個叫夏馥的士人就瞧不起張儉的行為,表示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承擔,怎麼可以連累別人。他逃亡時,就沒有求人,而是把鬍子剃光,然後逃到山裡隱姓埋名,給打鐵的人家當傭人,混了三四年也沒有人知道他是誰。

那如果真有犯罪的人找上門求收留怎麼辦呢?比如有一個叫岑晊的,他在郡裡面當差,慫恿郡守把一個叫張泛的人抓了起來。這個張泛確實也不是什麼好人,平時巴結太監,在地方也算一霸。但抓起來後,恰好碰到皇帝大赦天下,岑晊依然讓太守把張泛給殺了,還滅了人家全族200口人。

一豪欺凌百姓,當地督郵一怒之下挖了他家墳墓,為何受到世人指責

事發後,皇帝要抓岑晊。岑晊跑到太學生領袖賈彪的家裡,想讓賈彪收留一下。但賈彪把門關起來,見都不見。這一來,時人都批評賈彪不夠義氣,但賈彪表示,像這種闖出大禍的人,自己恨不得動手滅了他,怎麼可能包庇他?大家這才對賈彪的行為表示認可。

所以說,做事要有擔當,不要給人添麻煩,何況是生死之間的麻煩。另外,碰到求幫忙的,也不要一味地講義氣,要懂得拒絕,不然自己遲早得累死。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佚名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