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娶妻(民間故事)

清朝末民國初,有一位太監名叫“申一窩”。

“申一窩”以前不叫這個名,傳聞是因為慈禧太后在御花園裡養了兩隻白兔,申一窩負責照顧這對兔並且照顧得很好,以至於這兔子就生了一窩小兔,慈禧太后一高興,就對那時候還叫小申子的他說,賞名“申一窩”。

申一窩進宮時間早,當上了大太監,又在慈禧太后面前是紅人,說話便很有分量,在皇宮裡地位很高,平日裡其他太監對他是畢恭畢敬,惟命是從。在中國曆朝,從不允許太監干預朝政,就是怕這沒了命根子的“殘疾人”有野心,有朝一日聚眾鬧事,更甚者威脅皇位。申一窩可沒有造反的野心,他每天的心思就花在瞭如何伺候和取悅慈禧太后,用現在的話來說,還算是個忠臣。

慈禧太后常年悶在深宮裡,對外界新聞的瞭解,全靠申一窩這張嘴傳播,這太監斷了命根子,聲音就顯得很怪異,尖聲尖氣,活像長舌婦,並且申一窩講訴時,聲情並茂、抑揚頓挫,有時還會加上肢體動作,經常惹得慈禧太后哈哈大笑非常開心,慈禧太后越開心,給申一窩的賞賜就越多、權限就越大,申一窩不僅可以隨時出宮,還被允許在皇宮裡隨意行走,連很多妃子都要想辦法送禮給申一窩,讓申一窩在太后面前美言自己幾句。

所謂“人紅遭人妒”,申一窩也沒有逃脫這個宿命,宮裡在皇后身邊的太監小卓子看不慣申一窩的處事,便故意在皇后面前挑撥是非,設局讓皇后以為是申一窩偷了她的傾世明珠,又讓皇后認為是申一窩從中作梗讓皇上不寵幸她,又三天兩頭弄得狼狽不堪衣冠不整的在皇后面前哭訴說受了申一窩欺負。最後小卓子竟然買通宮女,給申一窩安上了一個“淫穢私通”的罪名。這些種種控訴讓申一窩有口難辯,慈禧太后礙於皇后的面子,只能發落申一窩,但念在申一窩的舊情上,免去了掉腦袋的風險,只是將申一窩逐出皇宮,永遠不能回來。

申一窩出宮,可以用舉目無親來形容,他自小便被送進宮,太監在宮外被人當做“怪物”看待,回老家也不可能,又不是衣錦還鄉。想來想去,申一窩只能去“中官村”試試運氣。“中官村”就是現在北京的中關村,以前是太監的墳場。從明朝開始,太監們就在中關村一帶購買“義地”,行成了太監自己的墓葬地,也有歷代皇帝的賞賜,這一代修起了寺廟,年老出宮的孤苦太監就寄住在這裡,他們生活上依靠富裕大太監的捐贈,平時則給埋葬在這裡的太監掃墓上墳,燒香祈福。申一窩想著去中關村,都是同類,大家多多少少彼此在生活上還是會照顧照顧,所以提著行囊就去了。

申一窩倒是不必在中關村住寺廟靠人接濟討生活,他在宮裡呆了這麼久多多少少有些積蓄,再加上這樣賞賜那樣賞賜,全部的家當帶出來,在中關村還算一個富裕,所以他自己在中關村邊上買了間小房,一個人居住。

一個人居住難免會寂寞,這時候有太監就跟申一窩建議,要不然“娶”個媳婦進門。中關村有很多太監都在“娶”媳婦,一來是排解寂寞,二來是找個人照顧自己,當然其中也不乏有變態者要毆打媳婦甚至虐待,這應該是生理殘疾影響心理健康所致。可申一窩雖然“長舌”,但也不至於沒了良心,他一聽“娶”媳婦,連連搖頭,他自稱是個殘廢,娶媳婦進門是害了媳婦,讓媳婦一輩子守活寡,好生生的姑娘,給耽擱了,這是毀了姑娘一輩子的幸福。他是永遠不會同意的。

太監們看申一窩不同意,從此也就沒了介紹的興致。

申一窩日子還是一樣過,一個人孤孤單單地過,沒想過娶媳婦,更沒想過這輩子碰女人。

不過這申一窩雖然是個太監,卻頗有才能,文武精通,寫的一手好字,練的一身好武功。並且申一窩在中關村這個地方,是極少數靠手藝吃飯的人,申一窩因為以前是在慈禧太后身邊做事的人,所以無論烹調還是醫術,各方面領域都稍微懂點,周圍的太監很多都時不時來找申一窩幫忙,巴結申一窩的太監也不少。

眼看申一窩23歲生日快到了,中關村的太監們在尋思送一個什麼樣的禮物能讓申一窩開心。有一太監提議,去給申一窩“娶”一個媳婦。太監們覺得申一窩雖嘴上說不娶,實際心裡還是有想法,所以決定秘密進行這個娶親計劃。

話說這哪個姑娘想嫁給太監啊,太監“娶”媳婦,實際上就是買媳婦,這群太監正巧遇到一個老嫗在賣姑娘,老嫗說這個姑娘是剛從清官人那裡買來的,本想留著給自己掙錢,哪知這姑娘不吃不喝幾天,寧死不屈,老嫗拗不過姑娘,又捨不得虧本,心裡想著把這姑娘轉手賣出去,正好遇到太監娶親。

這幾個太監湊錢買了這姑娘回去,路上強行給姑娘灌了迷藥,這迷藥可以讓人一連睡上2、3天,姑娘吃了迷藥便昏睡了過去。聽老嫗說這姑娘名叫劉凡香,原是北平女子中學的學生,還出生於大戶人家,沒料到時局動亂,推翻清政府的口號越叫越大,大戶人家為避免戰亂都帶著子女南下了,這姑娘是在南下時和家人走散,中途被人販子綁走,一路各種轉賣,繼而又賣回了北平。

這天,申一窩23歲生日宴會,申一窩在中關村大擺酒席,宴請了很多太監好友,好友們你一杯我一杯,把申一窩灌醉了。申一窩不記得自己是怎樣回的房間,更不記得自己是怎樣到的床上,只是申一窩一醒來,身邊多了一個人,還是個姑娘。申一窩一驚立刻坐了起來。

沒過一會,這姑娘揉揉眼睛也醒了,這姑娘就是劉凡香,原來是那幾個太監趁申一窩喝醉,故意把他倆放在床上,想等申一窩起床給他一個驚喜。

劉凡香一看申一窩,便問:“你是老公?”這裡的“老公”可不是我們現在理解的老公,北方土話的“老公”就是“太監”的意思。申一窩還沒回過神,默默地點了點頭。沒想到劉凡香一聽申一窩承認了,立馬衝下床便將頭往院子裡的柱子上撞,邊撞還邊叫著:“這輩子嫁誰也不會嫁太監!”

申一窩看劉凡香是這個反應,急了,趕緊阻止劉凡香,可是已經遲了,劉凡香額頭已經撞破了流了好多血暈過去了。還好申一窩懂醫術,他將劉凡香抱回屋內悉心照料,待劉凡香再清醒時,發現自己已經被五花大綁綁住了。劉凡香怒了:“死太監你憑什麼綁我?”申一窩急忙解釋只是不想劉凡香再做傻事,只要劉凡香保證不再自殺,他就鬆綁,申一窩甚至還給劉凡香跪下了,他本意不是想娶劉凡香,更不想耽誤劉凡香,他願意幫助劉凡香去尋找親人,把劉凡香送到親人那裡去。

劉凡香被申一窩的言行所感動了,並且後來申一窩真的如承諾所言,花重金去尋訪劉凡香親人的下落,這一找就好幾年。

這幾年裡,申一窩對劉凡香是關懷備至,因為申一窩本來就伺候女人伺候慣了,所以深知女人的各種需知,對劉凡香是各種照顧,重活粗活更是不讓劉凡香乾。

申一窩打聽出劉凡香的親人都在南京。就在申一窩打算送劉凡香回去時,劉凡香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她要留下來陪著申一窩,在這麼一段日子的相處中,劉凡香被申一窩的善良所深深打動,很多時候她甚至忽略了申一窩是太監,以為申一窩就是一個普通男人,當然劉凡香內心也是矛盾的,她是反清激進份子,一心想成立民國,最看不起的就是這種封建殘餘,更何況申一窩還是封建殘餘裡一個更為奇怪的分類。但這段朝夕相處的日子,她又真真切切為申一窩動心了,受過新思想教育的她,用了更包容更開放的心態去接納這個男人,她願意陪著這個男人,從精神上陪著他,與他偕老。

申一窩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有生之年還能娶到媳婦,並且這女人還是心甘情願跟著自己,為此申一窩也是更加珍惜劉凡香。但申一窩和劉凡香在相處過程中還是會有矛盾,畢竟申一窩從小被送進皇宮,伺候了20幾年的主子無論怎樣都有感情,況且申一窩是位“忠臣“,對大清朝是忠心耿耿,他不可能支持辛亥革命,他心裡時時刻刻想著大清。劉凡香一心想把自己激進的思想傳播給申一窩,但努力了幾年後,她發現這是徒勞的,申一窩甚至都不願意接受剪掉小辮子,更不能接受穿西洋服裝,他的一言一行向著大清,滿腦子還是在想他的主子。

劉凡香參加辛亥革命,後來辛亥革命失敗了,清朝保衛者要追殺這些激進份子。申一窩愛劉凡香,他將劉凡香接回家,因為申一窩的太監身份,很快便瞞過了這些要追殺劉凡香的人,劉凡香在申一窩的保護下躲過了一劫。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利用前清廢帝傅儀在東北成立了偽滿洲國。偽滿洲國需要太監,要重建一個清朝需要太監,沒有誰比太監更瞭解怎麼伺候皇上。所以申一窩被日本人“光榮”的選上了,日本人要求申一窩前往東北偽滿洲國去繼續伺候傅儀,要申一窩在三日之內做好去東北的準備。申一窩是位粗人,他不懂什麼是愛國,什麼是抗日,他只知道有大清在的地方有他在,他誓死也要伺候主子,他就是主子身邊的一條狗。但現在他的主人也受制於別人,他突然迷惘不知道誰才是自己真正的主子了,但他不可能伺候日本人,日本人不是自己的主子,自己的主子永遠是大清的皇帝,他日本人不是我大清的皇帝。這一晚申一窩失眠了,他想了一宿沒睡,劉凡香晚上睡覺前看申一窩在院子裡的石凳上坐著,早上起來還看著申一窩坐在石凳上。劉凡香和申一窩生活了二十幾年,她懂申一窩想的是什麼,劉凡香走進申一窩,雙手狠狠地拍了拍申一窩的肩膀。

三天後日本人來中關村申一窩的住處接申一窩,發現房子裡已空無一人。申一窩和劉凡香早在日本人來之前,逃出了北平。

逃出北平後申一窩犯了難,這前前後後過日子發生這麼多事情,已經把他帶出宮的積蓄花的所剩無幾,雖說申一窩是個能幹人,但日本鬼子打進來了,到哪兒去找活做啊。並且讓劉凡香跟著自己受難,申一窩看著也心疼啊。好在聰明的申一窩當年出宮時留了一手,申一窩有一位太監好友,因守靈被要求前往蘇州,申一窩當年把一部分積蓄存放在好友這,一方面是以備後患,一方面也想著接濟好友,申一窩的這名好友外號“蘇麻餅”,傳言是因為做的一手好酥麻餅得名。但這筆錢現在還在不在,就只能去蘇州碰碰運氣了。於是申一窩決定帶著劉凡香去蘇州。

在前往蘇州的路上,申一窩和劉凡香在路邊發現了一個奄奄一息渾身是傷的小女孩,聽旁人說這個小女孩的家人都已經被日本鬼子投下來的炸彈給炸死了,只有小女孩命大,還有口氣。申一窩收養了這個女孩,他和劉凡香悉心照料這個女孩,還給她取名“申豆豆”,把小女孩當做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疼愛。

蘇麻餅住在蘇州的一座寺廟裡,當申一窩帶著一家三口來到蘇麻餅面前時,上下打量,蘇麻餅全然沒有了以前在宮裡威風的摸樣,只見蘇麻餅渾身上下全是補丁,打著光腳,腳丫黑黑的,一副窘迫之樣。申一窩一見蘇麻餅,立刻迎了上去,拉著蘇麻餅的手噓寒問暖,蘇麻餅弄清他們來歷後,叫申一窩一家跟在自己後面,不要隨意開口說話,他說什麼申一窩他們答“是”就行了。劉凡香不明白蘇麻餅到底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但一想到申一窩的朋友人品沒有錯,也就沒多想,跟著照做了。蘇麻餅先是帶著他們去找寺廟裡的住持,說著一家三口是逃難之人想在廟裡當個和尚,住持一看劉凡香和申豆豆,連連搖頭,說哪有女人來當和尚的,不行不行。蘇麻餅一連帶著申一窩一家去找了很多次住持,住持都不同意。無奈蘇麻餅只能擺擺手,讓申一窩帶著家人離開蘇州。就在臨走的時候,蘇麻餅送申一窩一家,離別之時,蘇麻餅突然拿出一袋用布口袋裝的嚴嚴實實的東西:“這是饅頭,你們拿著路上充飢。”申一窩接過口袋,蘇麻餅又湊在申一窩耳邊說:“錢我已經放在口袋裡,一分不少,這寺廟人煙稀少,誰來過誰走了大家都知道,人多口雜,我帶你們去找住持是為了避開口舌,現在大家都認為你們是想投奔寺廟而被拒絕的了。”申一窩半拉開口袋一看,一根根金條裝滿了整個口袋,申一窩再一看蘇麻餅渾身的摸樣,忍不住抹眼淚。劉凡香在一旁說喃喃自語:“沒想到申一窩還有這麼個有情有義的朋友。

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國的南京之後,在南京城區及郊區對中國平民和戰俘進行的長達6個星期的大規模屠殺、搶掠、強姦,劉凡香的親人們全死在了日本鬼子的屠刀下,劉凡香得知這一消息,悲痛欲絕,她決心加入抗日隊伍,為自己親人報仇血恨。申一窩義無反顧地支持劉凡香,他跟隨劉凡香加入了抗日隊伍,申一窩懂醫術,運用自己的知識救活了不少戰士。

在一次任務中,申一窩為了搶救受傷的劉凡香被日軍的刺刀殺死,而悲憤的劉凡香激動地舉起槍要為申一窩報仇時,也躺在了日軍的刀下。申一窩和劉凡香光榮犧牲了。但他們收養的申豆豆還在抗日隊伍,中華民族抗日血脈永遠流傳,永不止息。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申豆豆因為在抗日戰場上的英勇表現,被授予光榮勳章。申豆豆拿著勳章找到了中關村以前申一窩住過的房子,在房前長跪不起,淚流不止,申豆豆發誓,要給自己的子孫後代講訴申一窩和劉凡香的故事,這個傳奇又英勇的抗日故事,這個感人又壯美的愛情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