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裝買手的心愿:讓「成都造」流行起來

韩装买手的心愿:让“成都造”流行起来

韩装买手的心愿:让“成都造”流行起来

“尊敬的各位來賓,七樓是當季女裝。如果您需要幫助,可以在電梯處找到引導人員。”若沒有周遭韓文店招的提示,在標準普通話廣播導購和嘈雜的中文討價還價中,很容易讓人以為身處國內服裝批發市場。這是凌晨1時的韓國首都首爾,成都人吳嘉和丈夫徐旭孟小心翼翼地穿行在東大門服裝商場店鋪之間。“我做韓裝買手有5年的時間了,在韓國選貨的時候,每天的生物鐘與商場營業時間同步。”在東大門,所有服裝市場的營業時間均為晚上8點至次日早上5點。來自全球的買家帶動著這一帶的餐飲業,讓東大門商圈成為首爾不折不扣的不夜城。

每月都會去韓國 一次呆上10天左右

八年前離職開始經營服裝生意,吳嘉一開始售賣的,是設計、生產自廣州,俗稱“廣貨”的服裝。“一開始我就想賣韓裝。現在來看,當初賣廣貨可以看作是入行後的過渡期。”吳嘉發現,在荷花池或九龍這樣的大型服裝批發市場,售賣的“廣貨”從板式設計到成衣用料,與韓裝有著明顯的差距。從價格上來看,以衛衣為例,廣貨的批發價格在80元一件左右,韓裝衛衣的價格基本要達到240元一件,設計獨特一點的款式批發價要達到350元左右。

經過三年的積累,吳嘉的服裝店從一間不到10平方米的小商鋪擴大到近100平方米的賣場。良好的勢頭,讓吳嘉著手開始嘗試追逐自己最初的夢想——賣韓裝。

“想在成都的批發市場上找到韓國貨,很難。哪怕是現在,成都服裝批發市場上的貨源依舊基本被廣貨壟斷。”得益於近年來成都國際直飛航線的快速發展和電子商務的興起,吳嘉繞開了成都的批發商環節,直飛首爾現場挑貨採購,再通過物流發回國內。“成都直飛首爾的時間大概是3個半小時左右,國航航班早上出發中午抵達,下午就能到酒店,當晚就能開始挑貨採購。”哪怕是在凌晨,吳嘉的微信也十分熱鬧,聊天對話框不停的提示有信息等待閱讀。超過5000名好友,幾乎都是她的顧客。“為了滿足客戶的需要,我基本每月都會去韓國,一次呆上10天左右的時間。”

就近住在商場旁邊 每天睡不到8小時

圍繞首爾東大門設計廣場,超過5家服裝批發商場的存在讓東大門形成了韓裝商圈。10月下旬的首爾凌晨,氣溫已低至個位數。迎著風,吳嘉和丈夫快步走在不同商場之間,尋找合適的貨源。“韓裝也不全都是韓國造。”吳嘉告訴記者,70%的韓裝由中國製造再出口到韓國貼牌售賣,市場上只有30%的貨是由韓國本土製造的。為了分擔妻子承受的壓力,不善言辭的徐旭孟兩年前辭職,全身心投入到妻子的生意中。

“首爾服裝批發商場的營業時間是晚上8點到第二天早上5點,在營業的時間內,我需要不停地尋找合適的貨源。”吳嘉告訴記者,經營買手店的關鍵一方面在於能夠滿足客人的訂單購買需要,另一方面自己選貨搭配的功力也非常重要。“沒有原生購買慾望的客戶,或許會因為你的眼光來買單。”為了選貨方便,吳嘉和丈夫訂的民宿走路到東大門最近的商場不到10分鐘。就算盡力減少了耗費在路上的時間成本,“睡眠”也被吳嘉視為極其奢侈的時間。“買完貨,發完物流再回到住的地方,差不多要早上6點。抓緊睡4個小時左右,就要起床化好妝拍照,趕在中午的時間發出廣告,讓顧客們知道我有的貨物是什麼款式?什麼質地?什麼顏色?”發完廣告後的吳嘉能夠再睡2-3個小時,之後起床回覆客戶的需求,同時吃飯,並準備新一天的挑選和採購。“每天都睡不到8個小時,能吃上一頓飯吧。”

其實韓裝源自歐美板型 期盼“成都造”引領時尚

吳嘉和丈夫住的民宿是由一棟別墅改造而成,上下層超過8個房間,提供30個床位。“30個床位幾乎都滿床,並且每一個房間幾乎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買手。”首爾當地時間10月26日19時40分,成都晚報記者來到這處民宿看到,所有買手在這一刻十分默契地帶著記賬的本子和選貨的行李箱準備出門。“就我認識的,僅郫都區範圍內就有超過20家韓裝買手開的店。”凌晨4時,買手們選購好的服裝被打包成袋,由報關公司和物流公司放在商場外的馬路兩側。“超過9成的貨物,是發往中國內地的。”和其它報關代理公司和物流公司的職員一樣,長期在東大門商圈服務的崔浩勇印製了中文名片並且熟練地掌握了基本中文對話。就在一年前,吳嘉關掉了位於郫都區成熟商業街中央的店鋪,改租了一套公寓,存放展示自己的搭配和部分貨品。與5年前投身韓裝買手的情形相比,越來越激烈的競爭讓吳嘉的生意無法再承擔起昂貴的房租。“縮小線下規模,擴大線上的經營,是活下去的唯一可能。”

伴隨著丈夫的加入,營運壓力得到分擔的同時,正在上小學5年級的孩子不得不交給父母照料。每月一次,一次超過10天的韓國之旅,也切實成為了無法伴隨孩子成長的10天。“一年就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沒有辦法陪孩子。”在吳嘉看來,如果成都能夠設計、生產出滿足全球市場需要的服飾,是她現今最大的願望。“如果在家門口就能夠經營起暢銷全球的服裝,我一定馬上再開啟一間新的商鋪。”吳嘉告訴記者,首爾東大門不僅吸引著來自中國的買手,更吸引了來自東南亞國家甚至中東、非洲國家買手的介入。“韓裝的設計本身沒有太厚重的文化底蘊,大多數是通過對歐美板型的再造和改良,更符合亞洲人的身材而成型,但不得不說最終取得了良好的市場成效。”韓劇的流行與熱播,再配上韓裝偷巧的設計風格造就了韓裝持續熱銷的局面。“盼望著成都有一天能夠在服裝領域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讓我們成都設計和生產的服裝,能夠引領時尚和潮流。”推動成都服裝行業的發展,吳嘉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流行不是偶然,成都本土設計、生產出服裝以後,一定要通過類似於電影、電視劇等方式的存在與表達,讓成都造服裝流行起來。”

本月(11月),成都將迎來成都時尚週、第五屆成都創意設計周兩大時尚活動。近年成都的時尚設計水準和人才儲備也在進步中。“吳嘉們”的願望,或許未來會實現。

成都晚報記者 黃尚斐 攝影報道

原標題:韓裝買手的心願:讓“成都造”流行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