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和吝嗇,人生的兩大絆腳石


驕傲和吝嗇,人生的兩大絆腳石

周公是個德才兼備之人,是孔子最崇拜的人物之一。周王朝奠基之初,周武王早近,臨死前他將年幼的周成王託孤於周公。

但是,由於西周剛剛建立,各方勢力都有些按耐不住,王朝內外都面臨著不小的危機。不過,周公卻以一己之カ平定了各方的叛亂,穩定了社會的局面。

同時,他還確立了分封制和宗法制,並著手親自制定禮樂制度,奠定了周朝的基本政治制度。這對後來的文化、政治等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由此可見,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軍事上,周公都有著經天緯地的才幹。瞭解這一點,我們才會對下面的話重視起來。孔子說,即便有這樣的オ幹,如果為人驕傲,刻薄吝嗇,也不值得一提。

驕傲和吝嗇,人生的兩大絆腳石

按說,一白遮百醜,何況有周公這樣的蓋世才華。孔子這樣說,是在刻意強調驕傲與吝嗇的危害之大。驕傲和吝嗇,難道真的有這麼大的危害嗎?

從本質上講,傲慢是個人自我意識膨脹,自我評價過高的表現。驕傲的人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對其他人總是不屑一顧,說起話來喜歡貶損諷刺他人。

傲慢是人性中既可怕又悲哀的弱點,古往今來,多少人因為它而一敗塗地。比方說隋煬帝楊廣,他有著傑出的軍政才能,年紀輕輕就被隋文帝任命為平南陳統帥,並出色完成國家一統大業。

在政治上,他開創科舉,修訂法律,手段不凡。但是,楊廣有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異常傲慢,,看不起任何人。做了皇帝以後,更是好大喜功,狂妄至極,不僅挑釁北方強敵突厥,

而且三次發動大軍征伐高句麗,企圖建立名垂青史的功業。在國內,不顧民力疲意,開鑿規模宏大的千里運河,還在江都和洛陽大興土木。一件件近乎瘋狂的舉措,耗盡了大隋的民力國力,他本人也走上了那條自取滅亡的不歸之路。

驕傲和吝嗇,人生的兩大絆腳石

與傲慢一樣,吝嗇也是危害性極大缺點。所謂吝嗇,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小氣,吝嗇的人也被我們稱為“鐵公雞”。

具有吝嗇心態的人,往往非常計較個人的得失,非常看重自己的財富和利益,為了這些東西可以六親不認。吝嗇的人具有極強的貪婪心,極端自私和冷漠。

這樣的人必然會被拋棄,最終走向敗亡。五代時期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就敗在吝嗇上。李存勖在戰場上是了不起的軍事家,

他即位時只有二十四歲,但卻先後擊敗老謀深算的朱溫,打敗契丹鐵騎,滅掉割據幽州的劉仁恭,一手創建後唐王朝。但是李存勖有著致命的弱點,那就是驕傲和吝嗇。

驕傲和吝嗇,人生的兩大絆腳石

​在他攻滅後梁之後,他驕傲自矜,說天下是他用十指取得的,從而抹殺了眾將的戰功。國家初定,他為了滿足貪慾,便大肆收刮州縣和藩鎮。

皇室內府錢財堆積如山,而負責軍餉和朝廷開支的外府庫卻經常桔竭,即便是軍情緊急,李存勖和皇后也不肯拿出一點。李存勖夫婦花天酒地,恣意揮霍,而後唐軍兵卻經常缺糧。

為了吃飽肚子、有到山裡挖野菜的,有賣妻子兒女的。軍士怨聲載道,而李存勖卻不聞不問。不堪忍受的土兵發動叛亂,李存勖調兵勤王,但應者寥寥。

他自己親率軍隊出征,還拿出府庫的金帛賞賜給將士。將土們領了賞賜後非常憤怒,罵道:“我們的妻子兒女都已經餓死了,還要這金帛何用?”

出征不久,聽說前鋒失利,,李存勖急忙率軍返回洛陽,路上兵土逃走大半。叛軍攻入洛陽後,李存勖為流矢射中而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