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年第一攀:秦嶺冰晶頂

春節的逛吃逛喝,想必給不少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我也不例外。期盼著能來一次山中遠足,衝減一下心中的負罪感。這不?該來的就來了,冰岩探旅非常體貼地推出了狗年第一爬:冰晶頂。

旺旺年第一攀:秦嶺冰晶頂

記住,不是“光明頂”,而是“冰晶頂”,這個名字在西安戶外界可是鼎鼎大名啊,它位於西安市戶縣朱雀國家森林公園最高處的“冰河翠景區”與太平森林公園交界處。海拔3015米,為太白山以東秦嶺最高峰。原名本叫靜峪腦,光禿山,後來開發朱雀國家森林公園時,覺得太土太俗,便更名為“冰晶頂”,立馬顯得高端大氣上檔次了。可見這“起名學”倒是真真正正的大學問啊!不由得想起“Coca-Cola”的經典妙譯,初進中國被音譯成了“蝌蚪啃蠟”,銷量慘不忍睹;後來高價懸賞徵集譯名,蔣彝先生的“可口可樂”一舉中標,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妙譯。扯遠了,回正題!

旺旺年第一攀:秦嶺冰晶頂

冰晶頂,一個令多少秦嶺迷嚮往的地方!在驢友圈裡,有“不登鰲(山)太(白山)非好漢,不上冰晶頂真遺憾”的說法!此次線路是從營盤溝口上行至小木屋,不走朱雀國家森林公園,這也意味著活動線路強度較大,因此此線路也是眾多喜愛中強度線路驢友們的首選,同時也是想向鰲山、太白山、鰲太線路發起挑戰的驢友們的試腳石。

當然,這和我的老同學呆呆相比,人家拋夫舍子,來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人生第一座5000+,四姑娘山二峰,著是令人敬佩!!!詳情可見西安冰岩探旅之《四姑娘二峰,征服第一座5000+》。

旺旺年第一攀:秦嶺冰晶頂

早晨9:00許,大巴車駛入朱雀國家森林公園,停在營盤溝快活林終南山莊處,眾人下車,在領隊俊哥的帶領下,開始了熱身活動。

旺旺年第一攀:秦嶺冰晶頂

董大哥,論弓箭步姿勢的完美程度,我只服你!

旺旺年第一攀:秦嶺冰晶頂

謝小哥的犀利眼神,穿透性無與倫比!

9:30左右,隊伍開拔,開始進山。徒步約1.2公里水泥路後,開始踏入“石頭窩”,林間小路遍佈碎石,稍不留心,就有可能崴腳。

旺旺年第一攀:秦嶺冰晶頂

俊哥一馬當先,逢山開道,遇水架橋,腰間飄飄灑灑一把“救命符”,煞是鮮豔!

旺旺年第一攀:秦嶺冰晶頂

走了一個多小時,身體開始發熱,腳步逐漸輕盈,可以真正享受走路了。正如梭羅在《瓦爾登湖》中寫道:“只有我的雙腿邁開時,我的思想才開始流動。”對我來說,山間漫步時所進入的那種狀態,能夠帶來極大的愉悅,似乎比深度睡眠更能讓人清醒,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我才能真真切切地用我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與周遭環境發生密切聯繫,讓我真真切切地意識到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旺旺年第一攀:秦嶺冰晶頂

旺旺年第一攀:秦嶺冰晶頂

中午12:30左右,抵達小木屋高山草甸遺蹟,海拔2530米。小木屋已倒塌,留下幾塊木板。

小木屋,是由陝西最早一批戶外愛好者搭建的臨時營地。當初,為了尋找登上冰晶頂最近的路,花了這些戶外愛好者好幾天的時間。如今,這裡已經被來自全國各地的驢友踩成了溜光大道,只要順著路標走,就不會迷失方向。

旺旺年第一攀:秦嶺冰晶頂

大家圍坐在一起,開始分享美食。連續幾個小時的攀爬,大家都感到飢腸轆轆,腸蟲們早就開始抗議啦!有經驗的驢友們開始悠哉遊哉的點火、架鍋、煮麵,不一會,一碗熱騰騰的麵條就出鍋了。其他驢友們也紛紛取出乾糧,大口咀嚼起來。

旺旺年第一攀:秦嶺冰晶頂

別管我的吃相了,吃嘛嘛香!!!

旺旺年第一攀:秦嶺冰晶頂

不是我的臉大,是我在咀嚼。。。。。。

旺旺年第一攀:秦嶺冰晶頂

走累了,來口“悶倒驢”,嘹咋咧!!!

旺旺年第一攀:秦嶺冰晶頂

一口煙下肚,賽過活神仙!!!

酒足飯飽,就著暖暖的陽光,大家擺起了龍門陣。原來這冰晶頂上,還有一個痛徹心扉的傷心故事。2014年9月7日,25歲的陝西涇陽姑娘、大學生趙思思獨自一人從營盤溝進山徒步穿越,9月7日趙思思動身後,一直都沒有和家裡人聯繫,到了9月9日她該從太平峪森林公園(這條路線一般耗時兩天)走出來時還杳無音信的時候,她的姐姐趙潔才急了,向警方報案。據說,她進山時遇到了28位驢友組成的驢隊,然後29位驢友一起進山,進山以後其他驢友看雨下大了,就改變主意往山下走,勸她也下山,但勸了十幾分鐘沒能說服。她說想往上再走走,如果雨下大了,再往下撤。在勸說無果的情況下,他們在營盤溝第一個上石臺階的地方“分手”。結果其他28名驢友全部撤下山,她就沒下來,直到失聯。趙思思失聯後,先後有多隻民間救援隊伍和警方進山展開搜救工作,結果一無所獲。直到現在,仍然沒有確切消息。

旺旺年第一攀:秦嶺冰晶頂

鳥為其鳴,山為其哀,耳邊傳來陣陣嗚咽般的鳥鳴,帶著對山的執著,對遠古的呼喚。思緒飄揚很久。時隔多日,若有奇蹟,就讓奇蹟再次發生吧, 趙思思,遠方的親人在等待,一定記著回家的路。

旺旺年第一攀:秦嶺冰晶頂

唏噓間,抬頭望望湛藍的天空,一輪明月高懸,如此美景,怎能獨樂?

13:30左右,休整完畢,大家輕裝上陣,向冰晶頂衝刺。雖然肩上的揹包卸下了,但腳上的負擔更重了。由於陽光照射,溫度上升,原本的凍土層開始溶解,泥窩子接二連三地出現,腳上的泥越積越重,甩都甩不脫,只好深一腳淺一腳地蹣跚前行。

旺旺年第一攀:秦嶺冰晶頂

旺旺年第一攀:秦嶺冰晶頂

回頭眺望,遠山近樹,盡收眼底

鑽過茂密的箭竹林,開始進入原始冷杉林帶。這裡古木參天,樹幹通直,疏密相間。疏林中,光斑遍地,鳥雀歌舞,景象多變;密林中,枝幹相抱,濃廕庇日,寂靜神秘。山頂的烈風酷寒造就了它們相對低矮但又茁壯的身姿,透露著時光的沉澱與歲月的痕跡。

旺旺年第一攀:秦嶺冰晶頂

旺旺年第一攀:秦嶺冰晶頂

向下的山樑上傲然的挺立著不多的高山雪松,不過迎風面已經被吹的只剩光禿禿的軀幹,不屈的和山風對抗著,風從枝幹劃過,飄過各種低鳴,訴說著冬秋春夏秦嶺的故事。朝陰面的雪松得祐於大山的庇護,枝幹上松柏常綠,但也是順著風向延伸開去,發出陣陣松濤,彷彿在向那些只剩軀幹的松樹致敬。在錯落的雪松下面,是枯黃的高山草甸植被,再過幾個月這些枯草就要披上新綠。

旺旺年第一攀:秦嶺冰晶頂

一瀉千里的石海,這是滾滾冰河過後留下的產物

旺旺年第一攀:秦嶺冰晶頂

感謝“隴蘭王”攝影師的大片,如果沒有他,這次活動的成色會減色不少。難得他能在如此高難度的攀爬中攜帶

風險 與美景並存,成功與艱難同行。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攀爬,我們終於登頂啦!大家禁不住興奮得各種擺拍,享受那片刻的大歡喜!!!

旺旺年第一攀:秦嶺冰晶頂

站到頂處,山風獵獵,自豪感油然而生!

旺旺年第一攀:秦嶺冰晶頂

大山,我來啦!

旺旺年第一攀:秦嶺冰晶頂

一路撒歡,放飛心情!!!

旺旺年第一攀:秦嶺冰晶頂

邂逅城牆跑團書琦大姐

旺旺年第一攀:秦嶺冰晶頂

下午14:30左右,在領隊的一再催促下,大家才依依不捨地開始下撤。

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一路下撤中,我們才真正體會到了其中的艱辛。

旺旺年第一攀:秦嶺冰晶頂

下山途中所見,乍一看,真讓人嚇了一跳!!!

旺旺年第一攀:秦嶺冰晶頂

下山的路格外的長,長得讓人已經產生絕望的感覺。腳趾頭被鞋頭磨得生疼,一腳深、一腳淺,機械地邁動著雙腿,一點一點地挪動著,再也沒有上山時那種閒適的心情了,只想早早下山去。“路漫漫其修遠兮”,何處才是我們歇腳的地方!!!登頂的愉悅很快就被疲勞所掩蓋,你必須自己獨自承受那一步一步而來的堅信。正如一位偉大的旅行家Paul Salopek所言:“徒步舊式向前傾倒,每一步都是被拯救的陷落、被避免的崩塌、被終止的災難。這樣,行走變成一種出自信仰的行動。”

由於體力不支,我們逐漸由中隊掉到了後隊,同行一共六人,兩位年輕小哥,董永大哥、書琦大姐、榴蓮小妹和我。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如果不能趕在天黑前走到林間平路上,山間的“石頭窩”就會給我們造成很大的麻煩。

我們只能戴上頭燈,拿著手電,一點一點向前摸索。走了一段,還沒發現“救命符”路標,大家對行進路線產生了分歧。兩位年輕小哥認定路沒走錯,繼續前行;而我們四人則決定暫緩行進,等待後隊領隊俊哥,避免發生迷路意外。這裡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兩旁樹影綽綽,萬籟俱寂,我也有些沉不住氣了。但是千萬不能表現出來,否則就會亂了軍心。正在猶豫間,榴蓮小妹回頭看看樹梢,竟然發現了“路標”!!!原來夜間與白天相比,人的視角發生了變化,再加上緊張,原本能夠發現的“路標”都被我們忽略了。路沒走錯,心一下子放了下來!大踏步地前進吧!!!

旺旺年第一攀:秦嶺冰晶頂

晚上20:30左右,終於返回終南山莊。

夜色闌珊中,我們返回了燈火通明的都市。很難想象,一個多小時前,我們還在寂靜無人的深山中行走,這種體驗很難用文字去描述,它是一種讓你從循規蹈矩的生活中跳脫出來的體驗,去感受一個完全不同的自我。雖然每次歷程都很艱辛,但沒有神馬能去阻擋你的腳步,只有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