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世人著迷的翡翠玉石

翡翠玉石既是神秘又讓人覺得真實,神秘的是無法看透內裡,刀落之前,你不能確定裡面的種質顏色。真實的是,清如水明如畫的翡翠玉石內瑕疵清晰可見。還有翡翠玉石的取名,既老又少,翡翠的品質,既綺爛又平淡,總之,翡翠玉石如臉蒙輕紗的少年,站在月光下,有著無限風情。

令世人著迷的翡翠玉石

既明又暗的脾氣。解開的翡翠玉石,明如畫,透如水,就連細如微塵、輕如毫毛、薄如蟬衣的瑕疵都呈現在你眼前,真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絲毫沒有一點含糊,沒有一點遮掩。可是,原石就暗得幾乎讓人看不懂。現代科技,可視五臟六腑,卻無法看透翡翠的水與色。一塊棄石,玉師看出一分水色,賣五萬,看出三分水色,賣五十萬,再解,滿綠滿水,賣五百萬。昨日的窮光蛋,今日暴富昇天,進酒樓,吹洋風,洗土氣,牌局相通,不落人後。反之,一塊百萬、千萬的石頭,賭砸了,一文不值,霎時間,百萬富翁,一貧如洗,混入丐幫,喝清湯,吃混面,流浪街頭,蓬頭垢面,這就叫賭石。鑑於翡翠玉石的極端複雜性,前人驚呼:“神仙難斷寸玉。”現代人嘆息:“玉石無專家。”玩賭石,談石色變,石頭不綠,臉先綠。真可謂“賭石如賭命”。難怪有人翡翠玉石是膽子活、玩命活。

令世人著迷的翡翠玉石

既老又少的取名。說她少,名字只是在近代才喊響亮掉,近代的概念,只是彈指一揮間。說她老,從翠羽鳥名嫁譽給了翡翠玉石開始,還可以溯源至周朝、漢朝、隋朝。漢朝文藝作品中有了翡翠的稱呼,班固的《西都賦》和張衡的《西京賦》裡,都同時提到“翡翠火齊”,古代稱像火彩一樣的水晶為“火 齊”,與水晶並列的翡翠玉石,想必也會是一種裝飾性質的寶玉石,不可能再是鳥名或者顏色的具體描述了。所以,翡翠玉石正式作為美玉的名字,應該是從漢代開始。這種美玉,是否是今天的翡翠,還有待於出土文物的進一步證實。目前,專家趨向的意見是:此種翡翠玉石,不是來自俄羅斯,就是來自日本,緬甸翡翠,當時還沒有條件到達中原。

令世人著迷的翡翠玉石

既綺爛又平淡的品質。美學家宗白華說:“中國向來把玉作為美的理想。玉的美,即‘絢爛之極歸於平淡’的美。可以說,一切藝術的美,以至於人格的美,都拿玉作標準,都趨向於玉的美。內部有光彩,但這是含蓄的光彩,這種光彩是極絢爛的,又是極平淡的。”翡翠之美,美其質,美其色。質地細膩,晶瑩通透,冰清玉潔,寶光靈氣,楚楚動人,碧綠澄清,水靈滴翠,翠豔奪目,生機盎然看著,心曠神悅,倍感振奮。這種美,內斂含蓄,空而不泛, 秀外慧中,藏而不露,不浮,不華,不偏,不執。看著翡翠,像在看著自己:要美,要高雅,要寬容,要坦蕩,要忠誠,要正直,要無畏,要無私……而這一切,都在平淡中進行,在平淡中感悟,在平淡中昇華,這就是翡翠玉石特有的文化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