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錄取中有什麼信息是不能公開的?

當年,信誓旦旦推出“陽光高考”的時候,是由於最具社會公平性的殘酷遊戲--高考錄取,遭受了廣泛的質疑。對於老百姓來說,並不是清楚“陽光高考”公開條款,人們大致明白其隱喻的含義,高考錄取沒有什麼不能公開,如果高考錄取有那麼多一級機密,如何才能保證高考公平?

高考錄取中有什麼信息是不能公開的?

東海考生“壓不倒”

高考錄取中有什麼信息是不能公開的?

#

高考錄取中有什麼信息是不能公開的?

東海考生“壓不倒”

2004年,某校的招生醜聞,一下子讓人們對高考錄取的程序產生了嚴重的懷疑。隨後,就推出了影響至深的“陽光高考”,至今已經實施14年了。客觀而言,“陽光高考”對高考公平起到決定性作用。提倡招生政策公開,高校招生資格及有關考生資格公開,招生計劃公開,錄取信息公開,考生諮詢及申訴渠道公開,重大違規事件處理結果公開的陽光高考。要求招生錄取的 “六不準”。這麼多年來,有關高考錄取的暗箱操作事件越來越少了,大學和教育主管部門公佈的高考錄取信息方式越來越多,越來越快,公開高考錄取程序中的範圍隨之越來越大。不管是考生私人信息還是當地的公共錄取信息,一旦錄結,隨時可查。

目前,全國各地高考錄取主管部門都是以“陽光高考”字樣對社會公開,大學都是以最快捷的方式,對社會公開錄取結果。

但是今年,“陽光高考”在個別地區開始出現了障礙。截止目前,2018年高考錄取全部結束,2019 年高考報名已經全面開始,可是,個別地區2018年高考錄取基礎數據至今沒有公開。而在2017年,本科一批次結束後,本科一批次錄取數據立即對外公開了。為何今年遲遲不公開?至於原因,我不妄加猜測,諸如高考報名人數5萬多人,為什麼對外公佈的數據是6萬多人?

如果高考錄取有一級機密,為什麼在倡導陽光高考的今天,高考錄取還設置級別這麼高的機密?如果高考錄取沒有機密,那麼,有什麼數據不能對社會公開的?

“陽光高考”的意義非常重大,是高考公平的基本條件。在目前教育界倡導家校共育的背景下,“陽光高考”地位舉足輕重。尤其是在新高考推進過程中,“陽光高考”是不可或缺的最為重要的保障。

我說過,新高考的咽喉不是所謂的科目選考、文理不分科、本科批次合併,而是綜合素質評價。其背後是影響深遠的社會信任度。如果在新高考關鍵時刻,“陽光高考”遇到 “陰雨天”,那麼,新高考推行將舉步維艱。在高考錄取的基礎數據都不能做到及時公開,新高考的綜合素質評價如何才會有讓人信服的公信力?

不管新高考遇到什麼困難,肯定會一如既往往前推進的。首要解決的就是“陽光高考”的執行問題,“陽光高考”的 “陰雨天”沒有任何存在的理由,高考錄取中的信息,能公開必須公開,而且要及時。當年高考錄取信息,需要等兩年後再公開嗎?當然,目前,我還不知道高考錄取中,有什麼信息是不能對社會公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