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六國的爲何是秦,而不是晉或者楚

統一六國的為何是秦,而不是晉或者楚

春秋初期

從這張地圖上可以看到:楚國雄踞長江、漢水流域,擁有發展農業的最好條件,所謂“湖廣熟,天下足”。在整個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一直以大國、強國的身份存在。其地域遼闊,國力強盛,楚人常引以為榮。

當時楚國與晉國可謂是兩個超級大國,猶如上世紀的蘇聯與美。晉國在晉獻公時期崛起,“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 晉文公繼位後在城濮之戰中大敗楚國,一戰而霸。晉襄公時期先後在餚之戰和彭衙之戰中大敗秦國,繼其父為中原霸主。在鞌之戰中大敗齊國後,又在晉伐蔡攻楚破沈之戰中攻入楚國本土 。晉厲公繼位後連敗秦、狄,並在鄢陵之戰再敗楚國,復霸天下。晉悼公時國勢鼎盛,軍治萬乘,獨霸中原,達到晉國霸業的巔峰。

秦就是夾在兩個猶如洪水猛獸的超級大國之間,卻悄然的崛起了。

統一六國的為何是秦,而不是晉或者楚

春秋中後期的地圖

晉國因內亂和外亂被魏、趙、韓瓜分,而取締他的大國位置的恰恰是西北邊的秦國。

那麼秦國是怎麼崛起的呢?

商鞅變法

可以說秦國的崛起離不開商鞅的政策。在變法初期,守舊派並不信任商鞅,他們認為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無過,循禮無邪。於是後來就有了商鞅“舌戰群儒,徙木立信”的千古佳話。

再來說說商鞅變法變的是什麼

公元前359年命商鞅在秦國國內頒佈《墾草令》,作為全面變法的序幕。

主要內容有:刺激農業生產、抑制商業發展、重塑社會價值觀,提高農業的社會認知度、削弱貴族、官吏的特權,讓國內貴族加入到農業生產中、實行統一的稅租制度等改革方略。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徠民”策略。如果人口太少,出兵攻伐敵人,就沒有多餘的人力耕種土地,取得給養;如果把人力用於耕種,敵人也會得到休息,不能兩全其 美。所以,要想富國強兵,徹底制限敵人,首先就應根本改變秦國“人不稱土”的局面,大力增加人口。根據當時秦國的國內外形勢,他認為增加人口 最好是用經濟辦法,採取“徠民”政策。這樣既可在短期內大量招徠其他諸侯國的移民,增加本國人口,又可使敵人兵源枯竭,迫使敵人完全臣服。

自此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重用人才,扼殺敵人人才

嬴政上任之時曾頒佈一個“逐客令”。原因是有一個名為鄭國的工程師被發現是間諜,惱羞成怒的嬴政下令趕走在秦的所有六國人。李斯也在其列。因此李斯就寫了著名的《諫逐客書》。嬴政讀完之後便取消了逐客令。

《史記·李斯列傳》是這麼講的:“陰遣謀士,齎持金玉以遊說諸侯,諸侯名士可下以財者,厚遺結之,不肯者,利劍刺之,離其君臣之計。”什麼意思呢?首先重金收買,收買不成,派刺客暗殺,暗殺也不行,就用離間的辦法,破壞對方君臣的關係,等敵國人才被破壞了,然後就派重兵收拾對方。其目的在於挽留六國人才,另一方面,重點打擊對方的人才。

下面這個例子就詮釋了李斯的人才戰略:

齊襄王的遺孀,叫做君王后,她是齊襄王在民間———在睢給人家做傭工的時候認識齊襄王的,她覺得這個小夥子不是一般人,就跟他確定了戀愛關係。最後,齊襄王繼位為王,所以她也當了王后。歷史記載,君王后在她丈夫齊襄王死了以後,主持國政。她去世後她弟弟後勝輔政,輔佐齊國的末代國王田建。秦國收買、賄賂後勝及其身邊的人。他們被收買後,不但故意勸說齊王放棄強軍備戰,故意不發展軍備,而且對秦國吞併六國的戰爭,採取隔岸觀火、不聞不問的態度。等到六國先後滅亡,秦國就把屠刀轉向了齊國。這個時候五國都被滅了,齊國孤立無援,再想抵抗,為時已晚了。

近攻遠交的軍事戰略

為何不是近交遠攻呢?俗話說唇亡齒寒啊!

公元前266年,秦昭王任用范雎為相,並積極推行范雎的“遠交近攻”策略。遠交近攻先把鬥爭重點放在近旁的三晉,對較遠的齊楚暫置不顧,從而“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破壞東方諸侯國的“合縱”策略。

統一六國的為何是秦,而不是晉或者楚

​秦的強大也是歸結於君主沒有聽信讒言,走了正確的道路,實在是歷史的選擇,秦統一六國的這一趨勢無可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