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良癖,則無深趣

人無良癖,則無深趣

人無良癖,則無深趣

人有一癖,以真性情執著一物

自可養得逸氣滿懷,趣味遠勝於人

玩物,養志

· 人有良癖好,樂可潤身 ·

清人漲潮曾在《幽夢影》寫道:

“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

石不可以無苔,水不可以無藻,

喬木不可以無藤蘿,人不可以無癖。”

人不可以無癖,無癖則庸庸然百無聊賴,生命寡然無味。

人有癖,功夫花在所癖之事上,物我兩忘,不是高人,便是妙人。

人無良癖,則無深趣

人有良癖,樂可潤身。袁宏道也說:“人情必有所寄,然後能樂。”

癖好於人,不僅是一味很好的養心藥,更是一個人生活的避難所。“玩玉”“賞玉”“藏玉”便也是一種良癖。

人無良癖,則無深趣

給自己放空的時間,讓喧囂與人語繞行至雲深之處,絕塵而去

古有“君子比德與玉焉,溫潤而澤也”。亦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便是以玉告誡自己做人,不僅要潔身自愛,失意之時要“忍苦寒”,得意之時要“安淡泊”。

木心曾說:“志大者玩物養志”。籽玉,作為文人雅事常佩之物,不僅在於悅目、悅心,更在於滋養一個人的秉性。

人無良癖,則無深趣

謐娘說:“你的興趣愛好,是你失意時的盔甲”。

當人生順意時,良癖是生活裡的一樁閒事,是閒人閒趣,偶有不如意,良癖便可能是那副使困頓之人從未被打倒的盔甲,是內心深處的寄託,甚至是一種信仰。

人無良癖,則無深趣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溫潤籽玉,始於遇見,長於陪伴。陪伴是最窩心的安慰,讓人足夠溫暖,也讓人有助力面對失意的人生。

人生何其短,擇一事成癖,擇一事終老,足矣。

人無良癖,則無深趣


人無良癖,則無深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