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廣州房價大跌30%,部分樓盤跌破2萬

那一年,广州房价大跌30%,部分楼盘跌破2万

2008年,中國樓市遭遇第一次大調整。

這一年,北上廣深杭集體大跌,退房維權事件在各地同時上演。這其中的故事我們早已熟知,但很少人有人知道房價下跌起來究竟有多猛。

這一次,我們以廣州為切口,來觀察房價調整的空間、地板的位置,併為進入樓市冰封期的今天提供借鑑。

2008年的廣州,穩坐GDP第三城,一線城市地位牢不可破。然而,就是這一年,廣州房價最高回撤30%,而作為CBD的珠江新城部分樓盤更是瀕臨腰斬,房價跌破2萬。

10年後的今天,廣州暴跌故事會否重演?

1

珠江新城下跌往事

2018年1月,知名時尚博主黎貝卡的一條視頻刷了屏。

這一次,不是因為時尚,而是230平方的豪宅:

往下望是碧波浩蕩的珠江,不遠處是高聳入雲的廣州塔,斜對面是一覽無餘的琶洲……

有自媒體寫道:“黎貝卡的家是所有女生的夢”。

這處豪宅,就在珠江新城凱旋新世界,2018年二手房均價突破12萬,一套房子2700多萬。

雖然今天凱旋新世界不再是廣州最貴的樓盤,但在10年前,它不僅一度引領廣州房價的暴漲風潮,還成為房價下跌的急先鋒。

那一年,广州房价大跌30%,部分楼盘跌破2万

2007年,當廣州全市均價還徘徊在7000元左右時,在珠江新城幾乎找不到2萬以下的樓盤。有豪宅標杆之稱的凱旋新世界,售價就一度突破3.5萬元。

然而,2008年,金融海嘯席捲而來,廣州房價應聲而落,凱旋新世界也不例外。

僅僅一年時間過去,3.5萬元已成明日黃花,凱旋新世界的二手房均價跌破2萬元,下跌幅度超過40%。

2008年10月,珠江新城開啟新一輪大促銷,當時新上市樓盤均價已經普遍低於2萬元,很少人能想象十年之後這一區域的均價躍升到8萬元以上。

那一年,广州房价大跌30%,部分楼盘跌破2万

▎2008年10月,珠江新城某樓盤促銷廣告,均價已經低於2萬元。

根據2009年廣州本地媒體的梳理報道,從2007年到2008年低谷期,珠江新城樓盤普遍下跌30%-50%。

除了凱旋新世界之外,粵海麗江花園、保利心語花園下跌35%,太陽城廣場下跌50%。

那一年,广州房价大跌30%,部分楼盘跌破2万

有財經媒體下了這樣一個論斷:投資客套牢珠江新城。

要知道,當時的珠江新城,還是一片高檔寫字樓和工地雜糅而成的半成品,一切剛剛步入正軌。

因為這場大跌,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給珠江新城冠上了一個新名號:平民CBD。

2

廣州:從暴漲到暴跌

珠江新城只是整個廣州暴漲暴跌的縮影。

2007年的廣州,亞運會還沒召開,廣州塔尚在建設之中,作為珠江新城標配的廣州圖書館、廣東博物館還是一片工地。

這一年10月,廣州房價首度破萬,而2006年,整個廣州的均價還只有6300元左右。

僅僅一年時間,廣州房價漲幅高達80%以上,幾乎拉出一條直線。上漲之快、漲幅之高、態勢之猛,僅次於2016年-2018年。

那一年,广州房价大跌30%,部分楼盘跌破2万

而在珠江新城,房價漲幅更是迅猛。

2006年,珠江新城房價基本不到2萬元;而到了2007年,在珠江新城,已經看不到2萬以下的樓盤,3萬以上的樓盤比比皆是,部分樓盤漲幅超過100%。

這背後,是2007年全國房價的普漲風潮。在貨幣極度寬鬆和經濟過熱的背景下,大盤攀上了6124點的最高位,全國房價漲幅超過了20%,一線城市漲幅普遍超過50%。

房價大漲,讓無數購房者感到焦灼,就連城市主政者也不例外。

在2007年的全國兩會上,時任廣州市長張廣寧表示:

市民先別急於買房,廣州將全力以赴把房價壓下來。

那一年,广州房价大跌30%,部分楼盘跌破2万

還沒等到“降房價”的大招發出,樓市拐點就提前到來。

2007年底,美國爆發次貸危機,與此同時,中國樓市調控開始加碼,經濟過熱突然變成過冷,房價出現劇震,廣州、深圳等地率先上演退房潮。

那一年,广州房价大跌30%,部分楼盘跌破2万

▎2008年4月19日《華夏時報》A07版。

2008年下半年,隨著次貸危機演化為全球金融危機,房價從震盪走勢變成一瀉千里。

廣州房價從2007年最高點的11574元一直跌到8000元左右,回撤幅度高達30%。

深圳與廣州類似,房價從1.7萬元下跌到1.1萬元,跌幅為36%。

那一年,广州房价大跌30%,部分楼盘跌破2万

到2008年9月,市場情緒低到谷點。根據媒體報道,93%的受訪者認為奧運後半年內廣州樓價將會長線下跌。

那一年,广州房价大跌30%,部分楼盘跌破2万

這是住房市場化改革的20年來,廣州下跌幅度最大的一次,也是市場情緒最為悲觀的一次。

3

大反彈

2009年,四萬億大投資上馬,大放水重啟,樓市重回上漲步伐。

只用了半年時間,2009年7月,廣州房價重新站回1萬元的高度。自此,除了2014年的微調之外,房價再也沒有下落。

那一年,广州房价大跌30%,部分楼盘跌破2万

就在一年前還認為廣州房價降長線下跌的93%的調查者,迅速又投入搶房的陣營。

9年後的今天,到2018年的10月,廣州二手房均價突破3.5萬元,是當初的3.5倍左右,與2008年最低點相比,這一比例是4.4倍。

那一年,广州房价大跌30%,部分楼盘跌破2万

與整個廣州相比,作為核心區的珠江新城漲勢更是驚人。

2018年凱旋新世界的二手房均價突破10萬元,相當於低谷期的5-6倍,整體漲幅比廣州全市快了1倍左右。

吳曉波先生再也不提“平民CBD”的概念了,珠江新城的樓市走勢,反而成為中心城區房價堅挺的見證。

這十年,珠江新城日新月異,中央商務區的地位日益鞏固。金融產業高度集中,總部經濟日益發達,僅年納稅超過億元的樓宇就有51座。

2017年,僅廣州珠江新城,GDP就高達3000億元,領跑全國各大CBD,甚至超過烏魯木齊、呼和浩特、蘭州、海口等省會城市。

凡是資源高度集中、商業高度發達的地區,都是房價漲幅最為迅猛的地區,珠江新城就是典型案例。

4

我們能從暴跌暴漲中學到什麼?

廣州房價從暴漲到暴跌再回歸暴漲的歷程,只是2007年-2009年全國樓市調整的縮影。這兩年的房價走勢,對於今天的我們有何啟示?

其一,房價可能永遠漲,但中間會玩過山車。

房價 “只漲不跌”只是神話,大跌實實在在發生過。2008年廣州下跌30%,而1997年到2003年香港甚至下跌80%。只要不崩盤,樓市不會因此一蹶不振,甚至還會迎來更大力度的反彈。換言之,春天一定會到來,但如果沒有足夠的現金流,你未必能熬過寒冬。

其二,政策永遠是最大的變數。

2008年的暴跌,被2009年的四萬億所拯救;2014年的樓市調整,被2015年的漲價去庫存和棚改貨幣化所逆轉。在房地產刺激經濟和土地財政依賴居高不下的今天,房價暴跌不會被允許,30%或許就是最大的極限。

其三,核心區相對更堅挺,反彈也更快。

2008年的珠江新城還是半成品,前景可期,所以房價快速下跌又快速反彈;後來的珠江新城房價之所以衝出天際,原因也是商務資源高度集中、經濟引擎的地位日益突出,這是房價最根本的保證。相反,那些人口流出的老城區、夜晚連燈都不亮的郊區,永遠都是調整的先鋒。

其四,抄底的最佳時機,是調整之後的復甦窗口。

整個2008年,市場情緒悲觀到了極致,敢去抄底豪賭一場的鳳毛麟角,而到了2009年初,隨著政策信號日益明晰,貨幣之水洶湧,這時候抄底至少不會被埋。

在樓市週期裡,我們無法判斷調整何時到底,但我們卻能把握從谷底上升的過程,這就是股市裡常說的“右側交易”,也是剛需們最適合的投資方式。

結束語: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讚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如果喜歡,也請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