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考公還是考研?對比見真章

2018年已經進入到了九月份,也正好是開學季,雖然對於很多人來說是新的開始,但對於面臨畢業的大四學生而言卻是內心陷入苦苦糾結的時間,因為擺在面前的選擇太多,是考研?是考公務員?還是求職?總想著做出的每一個決定都和未來的人生路息息相關,所以總是慎重又慎重,那究竟這幾種選擇都有哪些利弊,或者說究竟會對我們帶來怎樣的影響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似乎在大多數人看來,選擇考研只是為了逃避就業市場的壓力,然後再混個高學歷。可是真的如此嗎?看過很多考研文章的分享,大部分決定考研的人都是因為有個學術夢,他們渴望去更高的學府深造,渴望與更優秀的人交流,於是選擇踏上了這條艱難的路。

考研是對體力、腦力、意志力的綜合考驗,短則花費三個月,長則需要近一年時間來做準備,每天至少學習八小時,在考研圈最常說的話是“耐得寂寞,擁得繁華”,雖然你的同學都在玩在嗨,但只要你選擇了考研,就需要一個人走很長的路,讀很多的書,而如果你想報考熱門專業,競爭會更激烈,需要付出的代價也會更高。

但是考研是有前途的,研究生畢業後不僅可以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而且收入也是可觀的。研究生起薪高已是共識,這也是很多人選擇考研的動機。在一線城市,研究生剛畢業後的平均工資就是6500元,而大公司為了吸引名校碩士畢業生,更是開出過20 w +的起薪。

選擇考公務員的同學,大部分都想追求穩定的生活和工作狀態,而且公務員的工作通常都是事務性的工作,不需要深入地做研究,只需要準確地執行即可。當然,也有一部分人對仕途的發展非常感興趣,他們有自己的政治抱負,如果你是後者,陝西中公教育小編建議你可以選擇考選調生,因為選調生是國家專門在高校裡擇優挑選的儲備幹部。

而且考公務員不需要離家太遠,有很多人考公務員是因為父母年紀大,不想離他們太遠,選擇在家從事一份公職工作,更何況工資也不算低、福利多樣,也符合很多人所說的“活少錢多離家近”了。總的來說,選擇公務員之路以後可以過上一種幸福生活,問題應該不大。

但做公務員就意味著與高薪無緣,儘管前些年國家提高了公務員工資標準,但同時也砍去了大量補貼,折算下來,基礎公務員平均僅僅漲薪了300元,但做公務員就意味著有一份鐵飯碗,旱澇保收。總之,進入了體制雖然難以大富大貴,但也意味著不必再為生計而奔波。

這裡所指的求職,主要是到私企找工作,即將結束16年的學習生涯,很多同學都渴望到職場上一展身手,也都渴望能夠獨立養活自己,但要知道,應屆生的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它直接奠定了你以後的職場態度,而且職場生活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對於踏入職場後會面臨的壓力應提前做好心理準備,並且要謹防各種騙局。

其實,無論是選擇考研還是求職,重要的是不能盲目跟風,要對自身清晰定位,理性選擇,把目標放長遠,作為成年人,我們需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箇中辛苦也只能由自己承受,但不論你選擇哪條路,都不要愧對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