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戀題材的日劇這麼多,看完反而更不想結婚了

日本的“少子化”近年來是越來越嚴重了,成為日本社會非常嚴峻的社會話題,伴隨著結婚率的下降,出生率也逐年下降,緊貼社會現象的日劇,這幾年也沒少拍關於婚戀題材的作品。

今年,日本負責生育事項的政府部門厚生勞動省就出資拍了部《鄰家月更圓》(深田恭子主演),來教人如何科學備孕,真的是費盡了心思。(這部劇很好看,部屋君也推薦,它講的不僅僅是備孕話題)。

婚戀題材的日劇這麼多,看完反而更不想結婚了

當然也有些深夜檔日劇,會把婚戀題材往“奇怪”的方向發展,畢竟日本編劇的腦洞永遠是超前的。如去年部屋君給大家介紹過的《成人高校》(三浦春馬主演)。

婚戀題材的日劇這麼多,看完反而更不想結婚了

劇情描述政府為了嚴重的少子化問題,成立了公共教育機關「成人高中」,資格為沒有性經驗的30歲以上的男女必須接受義務教育,所教授的課程就是教如何和異性交往,包括約會、戀愛,甚至連sex的體位都教了,畢業的條件就是破處,政府徹底斷絕了魔法師群體的壯大。

婚戀題材的日劇這麼多,看完反而更不想結婚了

​這一季有一部日劇和《成人高中》一樣有著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結婚對象靠抽選》

婚戀題材的日劇這麼多,看完反而更不想結婚了

通過有各種問題的年輕人探討“結婚是否真的必要”以及“交往中最重要的事”等話題,劇中日本政府實施“抽籤相親結婚法”,通過人們因法律遇到不同狀況,描寫日本社會的婚姻感情現狀

強制性的婚姻,註定也會增加離婚率,現實中的社會,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全世界的離婚率都在提升,越發達的地區,比例越大。

婚戀題材的日劇這麼多,看完反而更不想結婚了

婚戀題材的日劇這麼多,看完反而更不想結婚了

婚戀題材的日劇這麼多,看完反而更不想結婚了

劇中,小龍的一個同事,為了避開法案的執行,和聯誼的女生草草結婚,很快就出現了問題。

這種為結婚而結婚,在不瞭解對方的情況下,就匆忙結婚了,不敢說今後一定容易出現問題,但可能性是很大的。

部屋君覺得,避免出現婚姻不幸,甚至離婚的前提,就是在結婚之前,要做好充分的考慮。

婚戀題材的日劇這麼多,看完反而更不想結婚了

比較重要的有三觀相合、興趣相符(有話題),還要考慮家庭、地位、學歷、工作、收入等等,甚至是飲食習慣,很多生活中的小細節可能都是兩人交往的不確定因素,畢竟“千里之堤可能毀於蟻穴”。

每個人出身於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經歷,所以找到合適的人實在太難了,

說明著結婚的不易,當然如果遇到合適的,就一定不要錯過了。

當然,部屋君覺得,在找合適的結婚對象之前,首先要先理解婚姻意義,自省自己有沒有資格結婚,能不能對另一個人的人生負責。

婚戀題材的日劇這麼多,看完反而更不想結婚了

婚戀題材的日劇這麼多,看完反而更不想結婚了

結婚後,可能就是說要生孩子了,這又是要對一個孩子的人生負責,就更需要做好覺悟了。

關於婚戀,這幾年的日劇教給我們太多的道理啦,部屋君推薦《最完美的離婚》《不結婚》《四重奏》。

說回《結婚對象靠抽選》,現在的影視作品中,勸人結婚、勸人生已經是政治正確了,這部劇或許表達的也是這個主旨,因此可能會有不婚主義人士出來抨擊,不過部屋君覺得,日劇不會只是簡單的去宣揚結婚生子,它還會反應出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人的存在和生活方式,讓人去關注和理解不同的人群,如《鄰家月更圓》中有傳統家庭、有男同志情侶,也有不生孩子的情侶...

婚戀題材的日劇這麼多,看完反而更不想結婚了

這部劇中拒絕小龍的第二個女生,她說“結婚是人生義務,太可笑了,不結婚就不能被視為堂堂正正的人嗎?”

婚戀題材的日劇這麼多,看完反而更不想結婚了

所以,部屋君覺得,沒有對象、認為不結婚的人就是失敗的,就是剩女或者屌絲,是不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部屋君不是宣揚不結婚和不生孩子,而是說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則,想結婚和不想結婚都是沒有錯的,遇到合適的人別錯過,沒有的也不要勉強。

人生是自己的,願大家都能輕鬆的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