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論做什麼事都一團糟?我們學學這3種方法幫孩子改正!

我家孩子剛升入小學一年級,儘管在幼兒園時就有意的訓練她做事要有條理,凡事要分輕重緩急,自己的事情不要打理的一團糟。可是真正上了一年級,仍然還是不能很好地適應學校的生活!

我們約定好的是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先寫作業業,之後想玩就玩玩,想看動畫片就看一會,可是呢,我發現她玩心仍然很重,每天放學一定和你軟磨硬泡,要在下面小區和小朋友玩一會兒才回家,每次寫完作業之後也不記得要把學習用具、書包都收拾好,寫完就往那一扔,第二天上學不是落這個就是落那個。還有寫作業的時候也存在著粗心、沒有耐心。

孩子不論做什麼事都一團糟?我們學學這3種方法幫孩子改正!

我當然著急了,就開始思考對策,通過看一些教子書籍,找到了應對女兒這種“一團糟”問題的對策。

就是給孩子量身定做一套自我獎勵系統,我先列出孩子存在的一些,不盡如人意的行為習慣和表現,在逐條和孩子商量努力的目標和獎勵的大小。例如放學回家先做作業可以獎勵星星一顆,寫作業過程中不開小差、專心了,再獎勵星星一顆,早晨起來主動洗臉刷牙不磨蹭再獎勵一顆星星,如果積攢到20顆星星,可以滿足一個願望。

孩子不論做什麼事都一團糟?我們學學這3種方法幫孩子改正!

父母們千萬不要小看這種自我獎勵辦法,它可以“指導”我們的孩子把握時間,掌握進度,讓他們如期且順利地完成自己要做的事。

不然一個缺乏計劃性和條理性的孩子,常常是想起什麼做什麼,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到頭來什麼也沒做好,孩子不但自己辛苦,父母也跟著操心。

要想孩子改變做事一團糟的狀況,離不開我們父母的教導:我們要教導孩子對他們自己要做的事情應有具體的時間規定,有準備、有措施、有安排、有步驟。

孩子不論做什麼事都一團糟?我們學學這3種方法幫孩子改正!

1.既然計劃好了,就要嚴格執行

不排除有些時候,我們雖然給孩子訂了計劃,但是在施行的時候,他總是會提出這樣那樣的要求。對此,父母不要縱容,比如計劃是要先做完作業才能去看動畫片的,如果作業沒有做完,父母就不能允許他看動畫片。制訂了計劃,就要嚴格按照要求執行,只有持之以恆,才能形成一種好習慣。

2.培養孩子積極思考的好習慣

我們引導孩子,讓他自己思考制定出有條理的計劃,在引導孩子思考和徵求他意見的過程中,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這樣日後他會更積極地思考,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孩子不論做什麼事都一團糟?我們學學這3種方法幫孩子改正!

3.培養孩子具有時間觀念

低年級的小朋友,沒有什麼時間的觀念,他不懂五分鐘有多長,半小時又是多長時間,這樣我們平時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中就要利用鐘錶,刻意的鍛鍊他:比如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給他規定是五分鐘寫完兩道題,那麼我們就要從它開始寫作業起就告訴孩子開始計時了,直到五分鐘結束,這樣訓練時間長了,他就能感覺到五分鐘是多長時間了。做其他事情也一樣,要善於利用鐘錶來幫孩子建立時間觀念!

孩子不論做什麼事都一團糟?我們學學這3種方法幫孩子改正!

作為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擁有一個高質量的人生,那麼培養孩子做事有計劃、有調理的良好習慣是至關重要的。

這樣孩子無論做什麼事都會有準備,有步驟,有安排,有計劃地去執行。孩子就會有條不紊地做好每一件事,更容易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