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消費量同比增長16.7%,盛宴與缺氣同在?

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16.7%,盛宴与缺气同在?

近來對於是否會出現氣荒、天然氣大幹快上怎樣影響行業走向有很多不同的觀點。業內一方面對於是否會出現氣荒心生疑慮,另一方面對於天然氣行業過熱之後是否過剩也看法不一。

不管如何,在煤改氣、保衛藍天相關政策刺激下,天然氣消費肯定會持續高增長。對於今年天然氣供需形勢,比較一致的判斷是會出現供需緊張,但不會再出現大規模氣荒。也有觀點認為,供氣企業習慣營造缺氣的氛圍,一定程度引導需求。

此前,就有報道援引中石油的消息稱,今冬明春天然氣供需缺口高達228億立方米。具體而言,僅中石油供應範圍的天然氣市場有效需求同比就增加了262億立方米。

下游城市燃氣行業一位人士對此評價說,其實從來不缺氣,只是因為高價長協氣的負擔,供氣企業每年都放風高峰時段缺口較大,以此施壓下游。國家能源局統計,今年已落實新增供氣量超出去年消費量250億立方米。而且從年初開始,相關部門就已經開始落實互聯互通、採購現貨以應對冬季用氣。

在天然氣需求高增長預期下,整個行業都非常興奮。LNG接收站投資已經規劃了多個,甚至引發建成後接收能力過剩的擔憂。提供海外氣源的中間商成批出現,多是在銷售正在建設的液化工廠的產能。綜合的感覺是,大家對中國天然氣市場非常樂觀,中長期看多,而不僅僅是煤改氣帶動的短期需求。

一場天然氣的盛宴就要開啟。

但另一方面,對於國內天然氣的價格承受力,以及需求快速增長下的供需形勢,則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對於價格,有觀點認為離開政府補貼,國內天然氣價格承受力沒那麼高,部分需求是補貼支撐的,有水分,一刀切“煤改氣”的居民用戶、成本承受力差的產業都是虛假需求。也有觀點認為,在環保政策下,天然氣替代勢不可擋,需求是真切的。

對於供需形勢,一改幾年前以為天然氣供應能力大過需求的觀點,業內普遍認為目前是供應要跟上需求。隨著更多LNG現貨進入市場,供氣主體更加多元,市場會引導供需,傳統保供的思路將不再適用。

不過,在這些討論背後,氣荒這種保供思路下的詞語如影隨形。而氣荒的討論,往往不考慮價格承受力,一味強調有沒有氣,而不關心價格因素。高峰時缺氣,很多主體其實不願意承受高價氣的成本,而希望推向政府、用戶。

今年推行居民和非居民氣價並軌後,價格的問題稍微緩解,但是在發電等細分領域,目前價格還是缺乏競爭力。但天然氣的討論依然在盛宴和氣荒的語境中延續。

我們摘錄了國家能源局發佈會天然氣供需的部分:

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16.7%,盛宴与缺气同在?

天然氣消費增16.7%,各能源中增速最快

前三季度,全國能源消費繼續回暖,供給質量不斷改善,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能源轉型持續推進,主要指標好於預期。天然氣消費增速最快。

天然氣消費快速增長。前三季度,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16.7%左右,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0.8個百分點。除化工用氣小幅下降外,城市燃氣、工業燃料和發電用氣均保持兩位數增長。

煤炭消費持續回暖。前三季度,在電煤消費增長帶動下,全國煤炭消費增速回升。據行業初步統計數據,電力、鋼鐵、化工、建材四大行業用煤均為正增長,電煤佔煤炭消費總量的比重約為53.9%,比去年同期提高約2.3個百分點。

石油消費相對平穩。前三季度,石油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3.4%左右,增速與去年同期持平。成品油消費延續中低速增長態勢,其中,汽油消費小幅增長,柴油消費保持平穩,煤油消費快速增長。

電力消費快速增長。前三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8.9%,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個百分點,創6年來新高。受高溫天氣等因素影響,夏季用電負荷屢創新高。(2018-10-30 10:13:38)

已落實供氣超去年250億立方 “全國一張網”有序推進

能源補短板工程加快推進。天然氣供應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天然氣管網互聯互通、儲氣設施建設、氣價並軌等工作加快推進。“全國一張網”有序推進,青寧輸氣管道核准,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北段工程等加快建設、中段工程等項目前期工作積極推進。

天然氣管線關鍵裝備國產化進程加快。已落實全年天然氣供應資源量超過去年消費量250億立方米,重點增供京津冀及周邊和汾渭平原地區。

能源補短板項目儲備工作加快落實。按照符合規劃和產業政策的要求,以電網升級、油氣增儲上產、管網設施互聯互通、水電開發、核電建設、煤電改造等為重點,深入開展年內和2019、2020年開工的重大項目儲備工作,為穩增長、調結構、增後勁貢獻力量。

與天然氣相關的還涉及到電力改革的推進。電力體制改革試點全面鋪開。省級電網實現輸配電價改革全覆蓋。跨區跨省可再生能源電力現貨交易試點深入推進。售電側市場競爭機制逐步建立,分三批推出320個增量配電業務試點項目。

上半年,全國電力市場交易電量累計802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4.6%,佔全社會用電量的24.8%。跨區跨省市場化交易電量同比增長32.6%,煤電交易電價比上網電價降低0.03元/千瓦時,水電、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電價下降0.06~0.08元/千瓦時。華東、華北、南方區域市場交易電量合計佔全國70%以上。

天然氣發電的增量並沒有單獨統計,目前天然氣發電只用在調峰、分佈式發電等領域,大規模的天然氣發電廠還受到價格的限制,經濟性較差。

投稿郵箱 | [email protected]

找能豆君 | icaixinenergy ; icaixinenergy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