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拜神戴葉吃西瓜,貼膘曬秋怕打雷!

立秋|拜神戴葉吃西瓜,貼膘曬秋怕打雷!

立秋,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

立秋標誌著秋天開始到來,氣溫開始逐漸下降,穀物成熟,農民迎來豐收的季節。

立秋的三候是:初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

立秋|拜神戴葉吃西瓜,貼膘曬秋怕打雷!

俗話說“秋後一伏,汗死老牛”,立秋之後的第一個庚日才是末伏,再過10天才正式出伏,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才正式宣告結束。立秋之後的半個月左右,炎熱的天氣還會持續,所以有“秋老虎”之說。

秋季是收穫的季節,立秋預示著收穫的開始,所以在漫長的歲月中,從官方到民間都對這一節氣非常的重視,也發展出許多有趣的歲時節俗。

一、立秋時節的官方活動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之一,這種季節轉換之時一直都是古代王朝十分重視的日子,也都會有官方主持的大規模祭祀活動。

立秋|拜神戴葉吃西瓜,貼膘曬秋怕打雷!

立秋的祭祀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據《禮記·月令》記載,每年立秋的時候,周天子要率領手下的諸侯、大夫等人,去王都的西郊舉行盛大的迎秋儀式,還要祭祀少昊和蓐收,這兩位在當時被認為是主管秋季的神靈。這種祭祀活動經漢代一直延續到隋唐。

宋代的時候,每年立秋,皇宮裡都要在殿內移栽梧桐樹。等計算的立秋時辰到了,史官還要報一聲:“秋來了!”如果梧桐樹能應聲落下幾片葉子,則會被認為是吉兆,有報秋的意思。

立秋|拜神戴葉吃西瓜,貼膘曬秋怕打雷!

△一葉知秋

二、立秋時‍節的民間活動

官方的祭祀活動更多的是一種象徵和儀式,在民間,不論是出於農事還是日常生活考慮,人們對季節變換的感受無疑是更加直接和敏感的。由於秋季是收穫的季節,所以立秋的節俗活動的“目的性”也非常明確。

首先是各種祭祀活動。

在江浙一帶,農人們一般會在立秋這一天,將準備好的各種犧牲祭品送至田間地頭,向田祖禱告祈求豐收。

在貴州的一些地方,也有在立秋前後十日擇期嘗新的習俗。農民用新米煮飯獻給各路農神,然後將米飯奉給家中長輩。

此外,在常州一帶,現在還保留著立秋祭奠劉猛將軍的習俗。劉猛將軍本名劉承忠,是元末江淮一帶的指揮使,據說在執政當地的時候消滅蝗蟲有功,死後逐漸被當地人感念和祭祀。後來到了清朝康熙年間,因為各種機緣巧合被清政府官方敕令全國春秋兩季祭祀,以求保佑免於蝗災。現在常州一帶的民俗,應該是那時候遺存下來的。

立秋|拜神戴葉吃西瓜,貼膘曬秋怕打雷!

△祭祀劉猛將軍

在湖南、江西、安徽一些山區,由於地形複雜,農民們害怕收穫的作物發黴,逐漸形成了“曬秋”的習俗,也就是在自家院子、院牆或房頂上晾曬作物。

這種曬秋的農俗以江西婺源篁嶺古村最為有名,當地的曬秋從農曆六月六一直持續到九月九,現在已經成為了當地旅遊業的一張民俗名片,篁嶺古村也成了國家4A級旅遊景點。

立秋|拜神戴葉吃西瓜,貼膘曬秋怕打雷!

△曬秋

再次,立秋時節也有一些與農業收成相關的“忌諱”。就全國來說,立秋“忌打雷”應該是比較普遍存在的一種忌諱了。許多農諺都反映了這一現象,比如“雷打秋,冬半收”,“立秋響雷,百日見霜”等等。

三、立秋的‍保健習俗

在每年立秋的時候,各地也會有很多有特色的保健習俗,這裡面有的是某種儀式,也有些是食用某種特定的食物。

比如立秋時節,全國很多地方都流傳有戴楸葉的習俗。這一習俗據記載是產生自宋朝,在今天有些地方還有遺存。比如東北和山東的一些地區,人們會將樹葉剪裁、摺疊成各種形狀,佩戴起來顯得更加的美觀。

立秋|拜神戴葉吃西瓜,貼膘曬秋怕打雷!

△楸葉

飲食方面,全國各地可謂是各具特色。

比如江南一些地方,立秋這天有“啃秋”或“咬秋”的習俗。在立秋這天,人們要啃西瓜,甚至浙江的一些地區還有西瓜和燒酒一起吃的習俗,人們認為這樣做可以免除痱子、腹瀉、瘧疾等疾病。

立秋|拜神戴葉吃西瓜,貼膘曬秋怕打雷!

△花式吃瓜

而在另一些地方,則流行著“貼秋膘”的說法。

立秋|拜神戴葉吃西瓜,貼膘曬秋怕打雷!

△貼秋膘

你們家立秋都幹嘛?

留言告訴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