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拉烏蘇河·捧著讀你(二十五)

萨拉乌苏河·捧着读你(二十五)

導語:

在鄂爾多斯草原南端,有一條蜿蜒的河流,它源於陝西西北定邊縣境內,流經內蒙古鄂托克前旗、烏審旗,然後從巴圖灣村東折流入陝北境內,與響水河匯合後向東南方向流入黃河的支流無定河。在地層鬆散的毛烏素沙漠上,沖刷出一條寬闊幽深的“U”字形河谷。這條河流就被稱為薩拉烏蘇河。

薩拉烏蘇,蒙語的意思是黃色的水。就是在這條河流一帶,曾經是古老而燦爛的鄂爾多斯文明的發祥地。

薩拉烏蘇動物群化石至少有45種以上,這裡是名副其實的“化石之鄉”。這些薩拉烏蘇文化遺物和共存的動物群表明,薩拉烏蘇河一帶,曾經有很多的淡水湖,那裡水草和森林茂盛,成群的動物活躍其間。生活在河湖兩岸的“河套人”就是在這樣水草豐茂的地方創造了自己的文明。為人類的歷史的發展譜寫了光輝燦爛的一頁。

本土學者楊道爾吉長期致力於北方草原文化的研究及創作,他將通過系列文章來為我們釋讀關於薩拉烏蘇河的科學研究史。

薩拉烏蘇河,捧著讀你(二十五)

作者/楊道爾吉

今天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告訴我們:北疆博物院是中國早期集動物、植物、地質、古生物、古人類等多學科綜合性博物館,是中國建立最早、藏品最豐富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之一,也是中西文化的結晶。

讓我們接續上一集,繼續瞭解——

1939年8月,天津遭受特大水災。北疆博物院一樓被淹,水深一米。

1940年6月,羅學賓和德日進建立了“北京地質生物研究所”。他們把北疆博物院的重要標本、儀器及圖書資料轉移到北平使館區的東郊民巷臺基廠三條三號。

因為戰爭原因,這一年,北疆博物院南樓藏品全部搬進北樓,把南樓借給天津工商學院(法國教會大學)使用,把北樓一層、二層借給工商附中(法國教會中學)做學生宿舍。北疆博物院僅留陳列室和三樓標本庫房。博物院的日常事務管理由在工商學院任職的法國神甫蓋斯傑負責。

1941~1944年,二戰升級。北疆博物院停止開展工作。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中國地質調查所新生代研究室恢復建制,裴文中先生負責。羅學賓和德日進同時接到教會指令,讓他們回國。臨行前,他們將存放在北平地質生物研究所的北疆博物院藏品交由裴文中代管,共11775件。

1951年,恢復北疆博物院業務。先後由津沽大學法籍教授明興禮神甫、津沽大學地理學教授董紹良擔任北疆博物院主任。

1952年6~11月,天津人民政府接收北疆博物院,更名為天津人民科學館。

1957年,更名為天津自然博物館。

1959年,天津自然博物館在馬場道206號另外修繕建設展覽陳列廳。北疆博物院舊址的陳列室改成了標本室,不再對外開放。

隨著城市的變遷,北疆博物院這組法式舊樓靜靜地躲藏在天津外國語大學的校院內(河西區馬場道11號),任由風吹雨打,默默無聞。

2014年是中法建交50週年。很巧,也是桑志華來華進行科考活動100週年。天津自然博物館以此為契機,將一直用作庫房的北疆博物院從封存狀態中喚醒。邀集中外學者深入研究,恢復原貌,用館藏文物及其所承載的厚重歷史呈現一個百年博物館的渾厚面貌。

2016年1月22日,北疆博物院重新對外開放。北疆博物院以天津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天津市歷史風貌重點保護建築的歐式建築外姿,再一次引起遊客的關注。而在裡邊的展廳,那些密密麻麻的標本卡片上,時不時會跳出“薩拉烏蘇河”的字樣。

萨拉乌苏河·捧着读你(二十五)

〖待續〗

萨拉乌苏河·捧着读你(二十五)

-第1047期-

欄目:綠色烏審

編輯 邊步霞 主編 烏蘭 審核 陳小龍

新聞·生活

·公告·文化·旅遊·文明·學習

烏審旗發佈 烏審新媒體引領者

萨拉乌苏河·捧着读你(二十五)
萨拉乌苏河·捧着读你(二十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