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人才」顏淵:勇做新時代的奮鬥者

“拔尖人才”顏淵:勇做新時代的奮鬥者

顏淵在查房(右五)(受訪者供圖)

他從事臨床科研28年,獲得各類科技進步獎10次,他將全部獎金作為科室教學基金,幫助年輕人進步成長。在他的帶領下,科室連續19年、超過38萬例麻醉零差錯、零死亡,將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圍術期安全推向全省領先水平。

他是內江市有突出貢獻的科技拔尖人才、內江市學科帶頭人,曾獲評為四川省勞動模範,2015年被授予內江市科學技術進步傑出貢獻獎,2016年被評為內江市有突出貢獻人才,2017年獲四川省醫學進步三等獎,2017年被推選為四川省政協委員,主編專著三部、參編專著四部,對內江市麻醉學科建設及內江市圍術期醫學發展作出了貢獻。

10月24日,筆者走進市第一人民醫院(新區)麻醉科,探訪顏淵在行醫路上的付出與堅守——

■ 使命在心:

用個人獎金設立基金幫助年輕人進步

“責任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使命,它伴隨著每一個生命的始終。使命是精神追求、是主觀意志的直接反應,使命是真正提升自己人生質量,具有社會影響力、創造人生價值的行為,使命就是自己真心幫助每個勇於追求更美好人生的人,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到完美,把職業當成事業,不懈奮鬥,追求成功。”這番話一直伴隨著顏淵的行醫生涯,指引著他行醫路上的每一步。

19年前,顏淵成為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主任,他提出,科室管理必須圍繞患者圍術期安全、舒適、滿意來提升醫療質量,必須“一切為了患者,為了患者一切,為了一切患者。”

為了對患者負責,尊重患者,顏淵帶頭實踐。麻醉科的技術操作最初都是在他身上試驗,他教科室醫務人員在他身上進行環甲膜穿刺時,造成他聲音嘶啞;在他身上進行腰叢神經阻滯、椎旁神經阻滯,使他既可以判斷醫務人員的阻滯效果,也可以通過他的意見反饋提高科室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有三個聲門狹窄患者需要麻醉,正常情況下是先為患者做氣管切開,但他只選用三歲小兒用的4.0氣管導管,就為患者實施了麻醉,避免了患者氣管切開。

2002年,顏淵提出科室必須以學科建設為根本,強調“醫療突破是基礎、教學發展是重點、科研成效是方向。”目前,醫療安全水平已經達到麻醉35萬例無死亡的歐美國家水平;教學是目前內江市衛生系統唯一每週堅持五次(病案討論、專題講座、教學查房、規培生英語沙龍、小講座)學術活動的科室。其中,教學查房是目前四川省麻醉科唯一進行臨床教學查房的科室;科研是目前全省地市級醫院唯一取得十次科技進步獎的科室。

從2004年開始,麻醉科每年工作量以30%數量上升,同時,圍術期醫療質量也在持續提升,這是加強規範化管理帶來的必然結果。顏淵從事臨床科研28年,獲得各種科技進步獎10次,他將贏得的全部獎金作為科室教學基金,幫助年輕人為實現理想而奮鬥。

在顏淵看來,財富並不是錢,財富來源於個人創造的社會價值。如果這個社會無法創造價值了,你的錢,只是一張紙!他力圖通過自己的言行感染大家領悟政治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道德價值的內涵。

為了改變醫務人員的觀念、拓展他們的思維,顏淵負責的麻醉科建立了出國學習制度,資金源於他獲得的科技進步獎獎金。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醫生黃輝英語閱讀能力特別強,但口語較差,為此,顏淵專門讓他到北京新東方去強化英語口語。當時,科室很多人有不同觀點,認為英語好與否與專業技能強弱無關,但顏淵堅持送他去學習。

讓人驚喜的是,黃輝回來半年後便翻譯出《臨床麻醉的經驗與教訓——“化險為夷”的80個病例》一書,這是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第一次翻譯外國書籍,此書對醫務人員提升專業能力有著一定的幫助。

蔣飛是一名年輕的住院醫生,因為他喜歡神經阻滯的研究,顏淵便安排他到四川省骨科醫院進修學習超聲引導下的神經阻滯。蔣飛利用休息時間學習超聲,並通過了國家超聲醫師資格考試。為此,科室專門配置了一臺78萬元的彩超設備,蔣飛利用每天的工作時間,指導科室其他醫生怎樣進行超聲下的神經阻滯、血管穿刺,與同事們共同進步。

十多年前,顏淵發現,科室醫生對心臟疾病判斷和處理能力較薄弱,便讓他們到心內科輪轉;發現專科麻醉能力不足,便通過自己聯繫,組織醫生到華西醫院進行專科培訓;為了提升年輕住院醫生業務水平,讓他們到華西醫院、省骨科醫院、成都婦女兒童醫院、成都軍區總醫院學習……顏淵擔任麻醉科主任以來,用他獲得的省、市科技進步獎獎金先後安排6人(次)科室人員到臺灣大學附屬醫院、香港瑪麗醫院、日本東海大學八王子病院、新加坡中央醫院、日本相模原綜合病院、日本醫科大學多摩永山病院等醫院學習。

“拔尖人才”顏淵:勇做新時代的奮鬥者

工作之餘看看書(受訪者供圖)


■ 使命在行:

科室連續19年、超過38萬例麻醉零差錯

“維護患者生命健康,確保患者圍術期安全、舒適、滿意是我的天職,亦是我事業的基站。作為麻醉醫師,我必須時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畏艱險,勇於承擔責任,樂於承擔責任。”在顏淵心裡,始終有這樣一個執著的信念:患者安全勝過一切!

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顏淵先後主持了《無痛分娩的臨床研究》《晚期癌症全身性熱化療與區域性熱化療對列臨床研究》《術中血液保護的臨床研究》《琥珀膽鹼不良反應預防的臨床研究》《經尿道前列腺氣化電切術灌洗液入血量的臨床研究》《新的鎖骨下靜脈穿刺置管方法的臨床應用研究》《五種麻醉方法對無痛纖支鏡檢查的深層次分析》等課題研究。

在這些臨床研究中,顏淵1996年主持的《術中血液保護的臨床研究》,為25000例患者施行了血液保護,為患者節約了4000多萬元,該院的麻醉後血液儲備技術邁入全國領先水平;1999年,他主持的《新的鎖骨下靜脈穿刺置管方法的臨床應用研究》,通過兩個月的屍體解剖將鎖骨下靜脈置管方法進行改進,使過去的一針穿刺成功率不到20%,提高到92%,而併發症則從8%,下降到0.04%,減少了意外事故的發生,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2004年,他主持的《四川省地市級醫院學科建設的研究與推廣》,將學科建設理念貫穿於科室管理中,每週五次固定業務學習,每月一次創新討論會,每年都舉辦國家或省繼續教育班,將麻醉科帶入到了全面發展、充實、提高境界,科室在內江率先建立為四川省甲級重點專科、四川省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國家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國家住院醫師3+2培訓基地。

目前,顏淵帶領團隊正在進行十二個課題的臨床研究,科室已經連續19年、超過38萬例麻醉無一例差錯,也無麻醉死亡。

“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春節團拜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點燃了億萬人民奮進新時代的奮鬥激情,也激勵著顏淵堅持踐行十愛,為將科室建設成為四川省醫學甲級重點學科而不懈奮鬥!(周文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