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峯對話:中國的發展給世界帶來什麼?

中國的快速發展是當今全球政治經濟格局深刻變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思考"中國發展為世界帶來什麼"的時候,也是中國人重新認識自我的一個過程。

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舉世矚目,從改革開放前貧困人口占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一躍成為全球的第二大經濟體,人均GDP也達到中等收入水平。在這一過程中,中國逐漸融入到國際經濟貿易體系之中,中國的快速發展也成為當今全球政治經濟格局深刻變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國家對此則做出了各異的反應。

站在歷史的角度上,如何看待現代中國發展對於世界發展的意義,仍是一個還未被充分研究和探討的問題。近日,由中國農業大學南南農業合作學院等機構共同舉辦的"南南合作和國際發展合作洞見"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國內外的學界和政界精英一同就該話題發表了自己的見解。本文選擇了三名代表的精彩發言,供讀者參考。

李小云:中國是全球轉型發展最重要的驅動力量 中國發展帶來新的經驗和視角


高峰對話:中國的發展給世界帶來什麼?

(圖片 : 中國農業大學南南農業合作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一帶一路/南南農業合作學院院長李小云教授做引導發言

關於中國的發展給世界帶來什麼,中國農業大學南南農業合作學院院長李小云教授在論壇引導發言中指出,過去二三十年,全球的政治經濟格局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從以往的發達與不發達、強與弱、窮與富的簡單二元結構關係,演變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相互嵌入、互為結構的複雜關係,而中國則是驅動這一變化產生的最重要的力量。

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的發展也為其他發展中國家帶來了有別於傳統發展經驗的"中國經驗"。"不能說與傳統的發展經驗衝突,但至少可以說是對傳統發展經驗的一個相當大的補充,"李小云說。在他看來,"中國經驗"至少包括三個方面,其中最重要的經驗之一是,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如何受益於全球化的過程。

與此同時,社會微觀的多元主體之間如何在複雜的互動下形成整體的穩定和發展,中國也提供了自身的經驗。李小云特別提到了改革開放以後形成的民間組織和民間力量,這些不同能動性的主體在互動的過程中如何形塑出中國今天的社會結構,也是中國可以給其他國家提供的借鑑。

第三條經驗則是關於如何發揮政府在其中的引領性作用,為全球治理提供治國理政的資源和選擇。李小云說,中國的政治實踐和西方主導的政治模式有很大差異,中國的經驗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國社會文化的土壤中,通過政治實踐總結出來的經驗,這些經驗為其他國家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視角。

但李小云教授也強調,中國是從被動學習他人的狀態走到今天,在思考"中國發展為世界帶來什麼"的時候,也是重新認識自我的一個過程,並不是要高姿態地和別的國家分享自己的經驗,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同時也需要正確看待自身影響,不能妄自菲薄。

坦桑尼亞前總理平達:中國"平等互利"理念深受歡迎 中國融資機制為非洲提供更多選擇


高峰對話:中國的發展給世界帶來什麼?

(圖片 : 中國農業大學南南農業合作學院)

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前總理、坦桑尼亞開放大學校長平達(Mizengo P. Pinda)做主旨發言

坦桑尼亞前總理平達表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在基礎設施建設和貿易方面為非洲國家提供了許多實質性的幫助,包括亞吉鐵路、蒙內鐵路、巴加莫約港等多個案例在內的項目為相關的非洲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平達指出,中國多年來始終堅持所有國家無論大小、貧富、強弱都是平等的,在這一基礎上進行合作開發、利益共享的"一帶一路"倡議,深受其他國家--尤其是包括非洲各國在內的"南方"國家--的歡迎。

"通過'一帶一路'倡議,非洲各國正在飛速發展,將在不久的未來進入中等收入階段,"平達說。不過他也表示,當前非洲的發展也面臨挑戰,尤其是其農業領域面臨的一些迫切問題亟待解決,希望能夠以不傷害環境的方式發展非洲農業,通過漸進的過程不斷提升非洲糧食的產量;非洲非常重視和中國的農業合作,希望從中國獲得更多的農業科技支持,推動非洲農業向更高效、更高產的水平發展。

平達還特別提到,中國的國有政策銀行、開發銀行,還有中國參與發起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等,為許多國家的發展提供了西方以外的融資選擇。對於非洲國家來說,以前只有西方的銀行一種選擇,但現在多了來自中國的選擇。"如果只有一個選擇,我們就沒有議價的權利,"平達說。

林毅夫:中國發展給世界帶來信心 提供基於農業發展的現代化參考路徑


高峰對話:中國的發展給世界帶來什麼?

(圖片 : 中國農業大學南南農業合作學院)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教授發言

中國的發展到底給世界帶來什麼,就此問題,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指出,中國的發展首先是給世界帶來了信心。1978年剛改革開放時,中國人均GDP只有150美元,84%的中國人生活在國際貧困線以下。經過40年,2017年中國的人均GDP達到8640美元,並且有不少國際機構預測,到2025年中國可能會跨過人均GDP 12700美元的門檻,變成高收入國家。中國的發展給其他現在還深陷貧困的國家提供了信心:貧困不是命運,貧困是可以改變的。

具體而言,貧困怎麼改變,林毅夫指出,世界上貧困的地區絕大多數人是以農業為生的,要改變貧困的狀況,首先需要發展農業,讓更多人口可以從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從事其他非農產業。在林毅夫看來,中國在1978年以後提供的農業發展經驗,主要包括髮展現代農業科技、農田水利、調動農民積極性以及政府發揮因勢利導作用等四個方面。其中,現代農業科技和農田水利十分重要,但光有這兩者是不夠的,農民的積極性更為關鍵,1978年以後中國推廣以家庭為主的承包責任制度,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生產需求,改變了農村的面貌。但反過來,政府的作用也不能忽略,比如現代良種還有農田水利,單靠商業化運作或者單個農戶都很難做好,需要政府在中間發揮作用。

而在農業發展之後,要真正擺脫貧困,一定要從農業轉向工業化,轉向非農產業;一定要讓農民能轉移出農村,進入現代化工業體系,然後慢慢爬工業化階梯,進入到以服務業為主的階段。1978年以後中國的發展正是從農村改革出發,然後再到城市的工業化發展。

許多發展中國家其實也很早就意識到了農業需要現代化,也要走工業化道路,但許多年過去,這些國家從經濟發展的結果來看,成功的寥寥無幾。在林毅夫看來,很多發展中國家在追求現代化時,忽視了自身的比較優勢,只是一味地以發達國家作為參照系,照搬發達國家的體系。中國經濟在過去40年的快速增長,可以借鑑的一個重要經驗就是要先看自己,自己什麼東西能做好,就把能做好的做大做強。發展中國家需要找到自己的比較優勢,在政府的因勢利導下,把比較優勢發展成競爭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