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人說中國的面點山西最爲出名?陝西和山西到底哪裡才是麵食的發源地?

吃貨與美食家


發源地沒法說。麵食是外來食品,青海的麵食歷史比山西陝西古老。

中國傳統食品是小米,漢代就用小米做工資。但是漢代已經有了麵食,漢文帝就是因為愛吃有花椒的餅,俗稱太后餅,被送到代地。因為古代,花椒和黃金等價,而代地是花椒產地,絲綢之路的節點。從這裡也能看出,其實漢文帝並不是劉邦討厭的孩子。

但是山西面食比陝西正宗,這沒話說。這個道理就和現在青海面食沒法和山西比一樣。關鍵是青海陝西斷代過,他們的飲食習慣不是中華傳統習慣。而山西沒有斷代,保留的都是古香古色的傳統味道。比如,清明節美食是什麼?只有到代縣才能看到。

陝西和四川一樣,清初基本被殺光了,這裡今天的人都是移民。中國人重視飲食,辣椒成了移民最好的共同語言,所以幾代人下來,這裡的面試特色就成了辣椒作為調味料。這和山西的麵食風格截然不同,山西是北方少數不以辣椒為主要調味料的地區,和廣東差不多。四川陝西的辣椒形成都有這個特點。

我的理解是,品嚐傳統中國北方菜,來山西。


童琪雅


陝西和山西哪裡才是麵食的發源地,這個問題確實沒法說清,沒有根據和佐證貿然提個名字,搞不好會引發一場火藥味十足的口水戰,所以這個問題先擱置吧,倒是第一個“中國的面在山西”的說法我認為有待商榷,一樣作為吃麵大省,陝西的面會比山西的差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從麵食本身來說,種類其實並不太多,在陝西,也就扯麵(油潑面)、擀麵(biangbiang面、軟面)、拉麵(棍棍面)、揪面(老哇撒、坨坨)、切面(攬麻食、旗花面)、掛麵(臊子面、龍鬚麵)這幾種,從這些而引申出各種不同的做法和吃法,那就花樣太多了。

看似種類不多,但是陝西的麵食更注重麵條本身的質量,而不是花哨的澆頭和配菜,往往只需要幾樣簡單的調料就能將面做得色香味俱全,直到現在,還有不少上了年紀的婦女們,保留著一手能用僅有的醬油醋鹽和油潑辣子調一碗香氣四溢的燃面的本事,而這手技巧,除了土生土長吃了一輩子面的陝西人其他外省人是玩不出來的。

嗯,包括山西。


九應


發源地是說不清的,不過山西的麵食種類最豐富。除了山西,幾乎全國都是按滷或者湯來命名的,所以有些地方聽起來麵食很豐富。而山西人只按面的形狀或製作工藝起名字,比如擦面,不管你用100種滷去澆,在山西仍然只叫擦面。但在省外就會起100個名字,成了100種面。


大漠之青


歷史原因,家族中有先輩從山西遷出,在陝西留了血脈,最終定居天水,至今山陝兩地均有親戚來往,從小就吃兩地的名面和非著名面,爺爺婆婆也幾乎是今天山西做法、明天陝西做法,並在製作過程中講解這種面的來歷和相關故事,山西面的種類是更豐富些,但個人感覺還是陝西這邊的好吃,我不是陝西人,中立之言。說到麵條起源,目前有據可查的是青海民和,山陝沒必要爭執,題主沒必要挑撥


千里青43315080


來來來,看一看俺老陝的比昂比昂面!



西安尋航


山西的刀削麵與北京炸醬麵、四川擔擔麵、武漢熱乾麵、山東伊府麵並稱五大面食,要論種類蕎麵硌朵、豆麵抿尖、河撈、剔尖、剪刀面、揪片、拉麵、擀麵、刀撥面不信你比山西多,澆頭更是五花八門,肉的素的打滷的白菜的西紅柿豬肉羊肉,你聽也沒聽過,山西沒什麼大菜,要比麵食你玩泥巴去吧。


峻嶺情懷


山西運城地區和陝西接壤,飲食習慣也有很多相同之處,例如都愛吃辣子。山西晉中地區和晉北地區因為小麥種植較少,所以把麵食做的非常精細,種類也多。有削麵、剔尖、擦尖、抿尖、揪片、貓耳朵、沾片子,當然還有河撈、拉麵等等。粗糧做的麵食也有很多花樣。


黃驃馬主人


陝西山西的麵食都是漢族麵食文化的典型代表,個人看來難分高下,畢竟一方水土一方人,飲食這個東西最好別按地域分高低優劣,借用《地下交通站》黃隊長說日本人吃驢肉這句話:“他們能吃出啥好來?”


行走的雜談


請大家踴躍發言,司馬遷到底是哪裡人?


_138325840


沒什麼可爭的,同一緯度,風土人情相差不大。自古有秦晉之好,後來在外省有山陝會館。兩省的歷史變遷基本相近。山西面出名其實是與人口遷移有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