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經濟發展的五個趨勢,大勢所趨,將改變一批人的命運!

分享經濟發展的五個趨勢

分享經濟是指利用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以使用權分享為主要特徵,整合海量、分散化資源,滿足多樣化需求的經濟活動總和。中國分享經濟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對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引領創新、帶動就業等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分享經濟競爭格局、行業熱點、政策環境、平臺治理等方面出現了一些重大變化,成為新常態下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突出亮點。未來幾年,隨著技術創新應用加速、認知水平不斷提高、政策環境日益完善,中國分享經濟將呈現一些新的發展趨勢。

分享經濟發展的五個趨勢,大勢所趨,將改變一批人的命運!


1.分享經濟仍將保持高速增長

各級政府部門對分享經濟戰略地位的認識將更加深刻。江西、浙江、河北、海南、河南等省在“十三五”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要支持發展分享經濟。河北省出臺《關於培育和發展分享經濟的意見》,部署產能設備、科研儀器、緊缺人才、知識技能、財富分享等5大工程,明確到2020年成為全國領先的分享經濟高地。2017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意見》,明確提出“以分享經濟、信息經濟、生物經濟、綠色經濟、創意經濟、智能製造經濟為階段性重點的新興經濟業態逐步成為新的增長引擎”。相信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部門和地方出臺加快分享經濟發展的專項文件。

預計未來幾年,分享經濟仍將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長,到2020年分享經濟交易規模佔GDP比重將達到10%以上,到2025年分享經濟規模佔GDP比重將攀升到20%左右,未來十年中國分享經濟領域有望出現5-10家巨無霸平臺型企業。越來越多的企業與個人將成為分享經濟的參與者與受益者。

分享經濟發展的五個趨勢,大勢所趨,將改變一批人的命運!


2.分享經濟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

我國正處於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也是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階段,積極利用分享模式全面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淘汰落後產能、擴大有效供給、推動傳統產業邁向中高端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隨著寬帶中國戰略和智能製造2025的深入實施、“互聯網+”的廣泛應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未來幾年分享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進程將不斷加快。

從廣度看,分享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將在各個領域迅速普及應用。預計未來幾年,在產品、空間、資金、知識技能、勞務、生產能力等領域將出現越來越多的新型平臺企業。

從深度看,分享經濟與實體企業的融合將體現在技術融合、產業融合、數據融合、產消融合、虛實融合等諸多層面。分享的基因將越來越多的注入到實體企業的創立、用工、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服務等各個環節。

製造能力的分享將成為融合發展的重要領域。國務院發佈的《關於深化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佈局了到2025年的發展任務,明確要求推動中小企業製造資源與互聯網平臺全面對接,實現製造能力的在線發佈、協同和交易,積極發展面向製造環節的分享經濟。目前製造業領域的分享經濟剛剛起步,未來幾年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

分享經濟發展的五個趨勢,大勢所趨,將改變一批人的命運!


3.分享經濟將重塑就業形態

分享經濟的高速增長將改變在工業化與泰羅制基礎上的就業模式,孕育形成自由靈活的新型就業形態。

分享經濟將進一步提升就業崗位的創造能力和就業市場的匹配能力,增加大量靈活就業崗位,緩解新一輪技術產業革命下的結構性失業問題。預計到2020年分享經濟領域的提供服務者人數有望超過1億人,其中全職參與人員約2000萬人。分享經濟的發展將有效對沖經濟增速放緩、技術進步帶來的就業擠壓效應。

分享經濟將重新定義工作和就業。在分享經濟領域,越來越多的人將從勞動僱傭關係走向勞務合同關係,從僱傭式就業走向創業式就業,從泰羅制的管理走向平臺化的協同,從全職全時工作走向兼職分時工作,從機械的流水線作業走向自由靈活的“雲上”作業,從辦公室與工廠走向更個性化的居家與旅途。

分享經濟將重塑社會組織,“公司+員工”將在越來越多的領域被“平臺+個人”所替代。分享經濟的發展讓參與者比較自由地進入或退出社會生產過程,減輕了個人對組織的依賴程度,個人的創新創業潛力將從辦公室、流水線的束縛中釋放出來。越來越多的個人將不再依附於某個特定的企業或機構,分享經濟平臺將成為靈活就業、個人創業、社會交往的空間。

分享經濟發展的五個趨勢,大勢所趨,將改變一批人的命運!


4. 平臺企業加快全球化、生態化佈局

一些大型平臺企業將加速全球化佈局、生態化擴張。

分享經濟企業國際化步伐將不斷加快。分享經濟是天然的開放經濟,一些企業從一開始瞄準的就是全球化,率先探索國際化道路,如Wi-Fi萬能鑰匙、住百家等。越來越多的分享經濟企業開始加速全球化佈局,如滴滴出行、硬蛋科技、豬八戒、小豬短租、名醫主刀等。面對新一輪技術產業發展的趨勢,大國市場優勢、網民紅利、轉型機遇的三重利好疊加,將大大加快中國分享經濟企業從模仿到創新、從跟隨到引領、從本土到全球的進程。

生態化擴張將成為越來越多平臺企業的戰略選擇。在交通出行、生活服務等分享經濟領域,已經開始出現一些巨無霸平臺型企業。為了進一步提升自身競爭優勢,這些平臺企業利用已經掌握的客戶資源、用戶數據、技術能力開始推進生態化擴張。基於龐大的用戶群體和海量大數據的深度挖掘,平臺企業將不斷拓展業務領域,通過開放平臺開展戰略合作,逐步打通用戶、需求和流量入口,降低用戶獲取成本,提高用戶轉換能力,完善線上線下服務。分享經濟平臺參與主體更加多元、權責更加清晰、合作更為緊密,為用戶提供更加多樣化、精準化、高效化的增值服務或配套服務,最終形成一個具有高度開放性、動態性、協同性的創新生態系統。

分享經濟發展的五個趨勢,大勢所趨,將改變一批人的命運!


5.分享經濟治理走向包容性監管與多元化協同

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以體制機制創新促進分享經濟發展”。目前各方面對分享經濟的監管理念已經形成初步共識,對底線之上、看得準的新業態要量身定做監管制度,對看不準的技術和業態實行更具彈性和包容性的監管方式。未來較長時期,分享經濟治理應以包容創新為前提,一方面引導分享經濟自身規範化發展,另一方面創新監管思維、監管模式、監管工具,在建立和完善補位性、底線性和保障性的制度和規範等方面多做工作、多下功夫。

分享經濟治理走向協同監管也是大勢所趨。政府部門、平臺企業、產業聯盟及行業協會、用戶群體等都是分享經濟治理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主體。其中,分享經濟平臺將通過建立完善的准入制度、交易規則、質量安全保障、風險控制、信用評價機制、用戶信息保護等大數據監管體系,成為協同監管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創新政府監管提供寶貴經驗。

監管創新永遠在路上,“審慎監管、底線監管、事後監管、協同監管”對引導分享經濟健康發展十分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