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宏觀肖立晟、袁野】社融擴容有內在必要性 10月17日,在9月信貸數據公布同時,央行表示,今年8月份以來,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進度加快,對銀行貸款、企業債券等有明顯的接替效應。爲將該接替效應返還到社會融資規模中,2018年9月起,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納入社會融資規模統計。

【太平洋宏觀肖立晟、袁野】社融擴容有內在必要性 10月17日,在9月信貸數據公佈同時,央行表示,今年8月份以來,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進度加快,對銀行貸款、企業債券等有明顯的接替效應。為將該接替效應返還到社會融資規模中,2018年9月起,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納入社會融資規模統計。 社融指標由我國獨創,我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公佈社融指標的國家。按照原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的說法,社會融資規模的理論基礎即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信用觀點理論。它強調貨幣政策的變化通過改變商業銀行的貸款量(資產端)以及其他金融機構的資產方(如債券融資、股票融資等資產方的變動)來影響企業資金可得性,改變私人部門投資和最終產出。由此,可以看出社融指標狹義上是指資金融通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水平。廣義上講則是從資產端統計資金的佔用。在社會融資規模指標誕生之初,盛松成就表示社會融資規模指標並沒有重複,但是有遺漏。目前社融指標僅考慮了居民及非金融企業的融資情況,其中並沒有包含政府部門的融資。而政府部門中,擠佔社會融通資金的部分主要為政府發債及貸款。其中貸款部分由表內及表外貸款統計。而政府發債的部分一直以來都是社融的遺漏項。盛松成對此解釋為:一是從社會融資規模定義看,社會融資規模的融資主體是實體經濟,而國債的融資主體為政府;二是國債籌集的資金部分用於政府的各項日常開支,絕大部分並不直接進入實體經濟生產領域;三是國債發行、兌付政策是我國財政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能也不應將國債視為貨幣政策調控的直接對象之一。從以上三點考量,國債及地方政府一般債確是為彌補財政赤字而發,並不直接進入實體經濟。 但地方政府專項債,目前的主要用途為土地儲備、棚改以及公路建設等。其中除土地儲備外,其餘皆為當期基建設施建設的一部分。同樣是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再看土地儲備,根據《關於印發地方政府土地儲備專項債券管理辦法》、國土資發〔2012〕162號以及財綜[2017] 87號文規定,土地儲備機構應對儲備土地特別是依法徵收後納入儲備的土地進行必要的前期開發,使之具備供應條件。前期開發涉及道路、供水、供電、供氣、排水、通訊、照明、綠化、土地平整等基礎設施建設。由此可見,土地儲備專項債並不完全是徵地、拆遷補償。因此,從支持實體經濟的角度,尤其考慮將對基建的支持更為完整的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納入社融統計有其必要性。 從資產端資金佔用的角度,社融指標可進一步擴容。將政府債務完全納入社融統計。因政府債務同樣在擠佔社融資金並通過消費及投資的形式作用於實體經濟。且同樣會進入流通領域完成貨幣創造。但考慮到財政存款對政府債務衝減,因而在未來納入政府債務的同時應將財政存款予以刨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