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遠離農村到達城市,造成的「空巢村」是進步還是社會弊端

中國GDP統計中國人均收入已經達到了1000美元,時代的飛速發展帶動了人們的進步,腰包鼓了,溫飽解決,人們開始思考自己的需求,需求滿足了,開始尋找自己的下一個高度,總之,生活富裕了,都奔城市了,農村人口稀少。

這是中國普遍存在的問題,人們有錢了離開農村,感覺到城市了自己就會多很多機會,這也是事實,沒有人願意一輩子窩在窮山溝,在城市裡可以解決人們很多的問題,生活條件也將會有極大的改善,環境不一樣對自己的發展也會帶來不一樣的效果。

農村人遠離農村到達城市,造成的“空巢村”是進步還是社會弊端

往城市發展導致城市房價高漲,在有剛需的地方,我感覺房價掉的可能性幾乎為0,不像一二線城市有許多跟進的措施,房價不得不掉,在縣城人們為了孩子上學,什麼學區房、好地段房價還是高得離譜,人們往縣城或是更高一級的地方去,一個是有錢了,還有事為了孩子的學習。

小編親眼見到過,很多家長來縣城買房子位的就是孩子的學習,我們這有個問題就是鄉鎮的學校幾乎佔不滿教師,每個年級都寬鬆的很,但是縣城裡一個班六七十個學生,很多家長還是往裡送,不管你老師能不能管的上自己的孩子,只要進來就可以,在這裡要說一下,很多來縣城的孩子不如在鄉鎮學校待得舒服,一個班那麼多學生,你升級以後老師不一定能記得你。

農村人遠離農村到達城市,造成的“空巢村”是進步還是社會弊端

有點錢的感覺來縣城讀書,有面子,根本不考慮實際問題,這責任不能全在家長,教育也確實都把好的、優秀的老師基本都調到縣城了,鄉鎮有好老師和縣城還是有差距的,老師分佈不均這是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問題。

縣城的醫療水平肯定比鄉鎮的醫務室高,造成了靠著醫院的房價很高,為了什麼?這個大家據不言而喻了,因為醫療水平達不到,老人來趟縣城費勁,而鄉鎮醫療條件差,村裡基本上留守老人居多,他們只能得了病就耗著,認為自己已經沒治的希望了。

農村人遠離農村到達城市,造成的“空巢村”是進步還是社會弊端

孩子來縣城買房子,把父母接來在這住著,一能給自己看看孩子,二自己不在家的時候,有個頭疼腦熱的自己去醫院就可以,這就診方便了,所以,這些因素都是現在社會所面臨的問題,都是為了自己著想,農村問題牽扯著社會每個人的心,農村佔了我們國家百分之七十的人口,所以解決農村問題才能國泰民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