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咋騙案在襄陽在上演,一老人被騙42萬餘元

先電話冒充“公檢法”辦案,隨後線下人員上門跟進,並以審查資金為由實施詐騙。近日,一種新型電信詐騙案在襄陽上演,一老人被騙42萬餘元。

案發後,警方展開調查,卻發現了一件令人不可思議的事:線下上門參與詐騙的人,竟曾是電信詐騙的受害者,被騙30餘萬。該受害者被犯罪分子洗腦後,成了電信詐騙的線下“幫兇”,短短20天,連續作案13起,涉案500餘萬元。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這名幫兇直至被警方抓獲,還依然認為自己在配合公安辦案。

一通電話七旬奶奶慌了神

71歲的馬奶奶家住長征路附近。8月9日上午10時,她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姓高,是襄陽市電信局客服代表,稱馬奶奶在北京海淀區電信營業廳辦了一個座機,欠費數額比較大。

馬奶奶並未在北京辦理座機業務,便一口否認。此時,對方讓其跟他的領導林經理解釋。林經理接過電話後,讓馬奶奶報警並將座機註銷。隨後,由林經理幫忙,馬奶奶撥通了海淀區林警官的電話。林警官一番詢問後稱,馬奶奶辦理的座機涉嫌詐騙,涉案金額268萬元。

天降橫禍,馬奶奶一時慌了神,便和對方爭執起來,林姓警察便給了馬奶奶一個電話,讓其找大隊領導楊警官說明情況。

馬奶奶隨後聯繫楊警官後得知,襄陽某銀行工作人員利用其身份洗錢已被逮捕,她也涉案被通緝。之後,一張印有馬奶奶照片的《凍結管收執行命令、刑事拘捕執行命令》文書傳到了馬奶奶的手機上。

馬奶奶感到非常害怕,便如實接受對方詢問,將家中銀行卡號、存款金額全部告訴了對方,並按照對方要求,主動聯繫了邱姓檢察官。

邱檢察官對馬奶奶說,此案高層領導非常關注,對地方公安機關也正在保密。不過,為了還馬奶奶清白,檢察院將委派一鄧姓工作人員上門核查其資金來源。

在詢問馬奶奶家庭住址後,邱檢察官還特意諮詢馬奶奶,來人穿警服是否方便。為了避免鄰居看見,馬奶奶要求對方穿便裝。

上門核查女協警員騙走42萬元

8月10日上午9時30分,馬奶奶見到了鄧警官。見面時,鄧警官出示了協警員工作證和印有馬奶奶照片的刑事拘捕執行令。

之後,按照鄧警官的指示,馬奶奶將家中所有11張存摺、銀行卡、存款單以及身份證交予對方。

鄧警官讓其在家中等候,隨後便出門。沒過一會兒,馬奶奶就接到銀行客戶打來電話,問其是否委託他人取款,她也予以承認。

當日下午3時許,鄧警官又來到馬奶奶家,將其銀行卡和身份證歸還,並稱為了便於公安機關調查,所有錢已轉至一張卡內凍結,警方審查清楚後會通知她。臨走時,鄧警官還囑咐她,若有銀行的工作人員回訪,就說由孫女幫忙代辦。

隨後的幾天裡,馬奶奶整天提心吊膽,也未敢和家人透露此事。直到9月3日,見對方遲遲未回覆,她便到銀行查詢銀行卡內資金情況,發現所有銀行卡內共計42萬餘元已不見蹤影,方知被騙。

民警立即調查發現,“鄧協警”在一家銀行轉款後,又來到拉美步行街一處銀行將錢取走。取款戶主名為“鄧某”,就是“鄧協警”本人。與此同時,鄧某已於8月16日被武漢警方抓獲。

 實名作案詐騙犯曾是受害者

電信詐騙層出不窮,但線下有人上門實施,在襄陽還是首次出現。

襄陽警方趕赴武漢提審鄧某,提審結果更加令人瞠目結舌:鄧某曾經也是電信詐騙受害人,但經過詐騙犯罪分子洗腦淪為“幫兇”,而且不到一個月時間內,線下幫助電信詐騙分子成功實施詐騙10餘起,詐騙金額500餘萬元。

鄧某,江西撫州人,是名“90”後,中專文化程度。鄧某的受騙經歷也是非常老套的電信詐騙手段。7月20日,鄧某接到一個自稱撫州政府通信局的詐騙電話,稱有一張用其身份信息辦理的手機卡涉嫌詐騙、非法集資案,讓其配合警方調查。

鄧某上鉤後,詐騙分子讓其辦理了一張銀行卡後跟邱檢察官聯繫,並在其指引下交納保證金。為了證明自己清白,鄧某除了家庭積蓄,還向親友借錢、互聯網金融小額貸款,共計被騙30餘萬元錢。

被騙後,鄧某並沒感覺被騙,反而對邱某讓其等待法院判決結果深信不疑。此時,邱某告訴鄧某,像她這樣的受害人還有很多,希望她能配合檢察機關幫助那些受害的老人做資金清查,以洗清她自己的罪名。

聽說能洗清自己的罪名,鄧某欣然同意。之後,邱某給鄧某匯款2萬元作為差旅費。

詐騙幫兇20天成功實施詐騙13起

本來是受害人,鄧某以為自己成了特派員。之後,鄧某開始了線下詐騙之旅。

鄧某第一個任務是去鄭州,對方是一個80多歲的老奶奶。根據邱某的指使,她採取騙馬奶奶的方式,拿走了老人的存摺,將18萬元轉至自己的銀行卡。

隨後,鄧某接到了越來越多的的任務:在武漢騙走30餘萬元,在黃陂騙走20餘萬元,在新洲區詐騙44萬元……

8月16日,鄧某在武漢實施詐騙成功後,被老人的家屬發覺。當日,在火車站,武漢警方將鄧某抓獲。

從被騙到落網,短短20天時間裡,鄧某連續實施詐騙13起,涉案金額高達500萬元,而這些錢悉數轉給了邱某。落網後,鄧某對取走老人銀行卡內錢款的犯罪實施供認不諱,但她依然沉迷企圖通過幫助公安部門辦案,洗清自己罪名,拿回被“凍結”的資產的夢想裡。

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防範電詐涉及錢財都要多留心眼

近幾年來,各種電信詐騙手法層出不窮,這種“線上聯繫+線下實施”的電信詐騙方式,在襄陽還是首次發生。

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反詐中心專家竇哲介紹,以前電信詐騙都是通過電話聯繫、微信或者網上發送圖片、網絡轉賬或銀行匯款方式進行,許多市民已經有了防範意識,這種“線上+線下”的詐騙方式,首先讓老人產生畏懼心理,隨後線下人員上門,讓老年人對此深信不疑。

如何防範新型電信詐騙?竇哲表示,市民首先要以正確的心態面對公安機關、檢察院以及法院的辦案,如果你沒有犯法,根本不用擔心公安機關的調查。其次,公安機關辦案都有嚴格的程序,不會通過電話、網絡辦案,也不會有所謂的安全賬戶、保證金的說法,更不會索取市民銀行卡查詢資金來源或凍結資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