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市襄州區紮實推進「廁所革命」工作紀實

“一個土坑兩塊板,三尺土牆圍四邊。”這曾是襄州區農村旱廁的普遍寫照。時過境遷,襄州區“廁所革命”正在照亮每一戶的“小角落”,人居環境持續改善,美好生活跨出一大步。

截至9月底,全區共完成22483戶農戶無害化廁所、27座農村公廁、14座鄉鎮公廁、3座城市交通及旅遊廁所的建設和改造任務。

襄陽市襄州區紮實推進“廁所革命”工作紀實

農村改廁宣傳標語

從“髒亂差”到“淨亮美”

9月29日,走進襄州區程河鎮喬莊村,天藍、水清、樹綠,好一幅美麗的鄉村圖景。一棟掩隱在花草樹木之中的徽式建築吸引了記者的目光,翹起的馬頭牆、雕鏤精巧的窗飾,讓人很難相信這是一座公共廁所。

“村裡對旱廁進行改造,茅房變成標準洗手間,既乾淨又舒適。”記者來到村民喬洪河家,他笑著請記者看了他家的廁所,嶄新的瓷磚、先進的沖水設備,和城市廁所並無二致。

“隨著鄉村遊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城裡人來我們村遊玩。廁所沒改造前,很多遊客都會遇到如廁難的問題。”喬莊村黨支部書記喬佔國說,廁所不僅關係著村民自身的生活品質,還關係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

根據襄州區“農戶主體、政府補助,因地制宜、一戶一策”的要求,喬莊村與村民代表協商,改建村裡農戶廁所和公廁,出臺“喬莊村改廁具體實施意見”,改廁的施工單位由襄州區政府招標確定,建築材料由區政府統一採購,村委會負擔1200元費用。同時,該村建設汙水管網,連接每家每戶,公廁和農戶廁所汙水流入村外汙水處理廠,雨水直排村裡堰塘。

隨著“廁所革命”工作的推進,不僅有效解決了長期困擾農村的髒、亂、差、臭等問題,而且改善了群眾生活環境,提高了群眾健康指數,也為農村發展奠定了良好的衛生基礎。

襄陽市襄州區紮實推進“廁所革命”工作紀實

從“要我改”到“我要改”

峪山鎮方勤村三組許元成家的旱廁,一到夏天蚊蟲飛舞,臭氣熏天,曾經因為廁所的原因,孩子們意見很大。看到鎮、村都在宣傳廁所改建工作,許元成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領回器材,請人重建。

為推動“廁所革命”,襄州區印發“入戶宣傳冊”,在交通幹線、鄉鎮集鎮、各村村口懸掛橫幅、張貼標語,深入宣傳發動。

“廁所改造工作是一場農村衛生革命,要改變長年舊習,必須解決群眾的認識問題。要讓群眾覺得廁所和廚房、臥室在我們的生活中一樣重要,前期的宣傳、輿論環境營造很有必要。”峪山鎮宣傳委員吳素楠說。

形式多樣的宣傳讓“廁所革命”家喻戶曉,但實施還得有人帶頭示範。在方勤村推動“廁所革命”的工作中,村黨支部書記著實下了一番功夫。“農村廁所改造並不容易,許多村民怕花錢,又覺得麻煩,所以不願意改。”村幹部分析。

“把好事辦好,首先要充分尊重農民意願,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了帶好頭,村幹部紛紛帶頭改。

乾淨衛生的如廁環境,引起村民的關注,村民紛紛要求改造老廁所。村民思想悄然轉變,從顧慮到認同支持,從“要我改廁”到“我要改廁”,開啟農村群眾生活新篇章。

襄陽市襄州區紮實推進“廁所革命”工作紀實

從“不充分”到“全覆蓋”

“旱廁改水衝,方便又幹淨。咱農村也要來個‘廁所革命’。”雙溝鎮劉大灣村84歲的老人趙高來,如今也熟知“廁所革命”這個熱門詞語。

在政策支持下,他家的廁所完成了改建,結束了全家旱廁歷史。“孩子們再也不用擔心下雨天上廁所難的問題了。”趙高來喜上眉梢。

趙高來家廁所的改建僅僅是襄州區“廁所革命”的縮影。

今年年初,襄州區出臺“廁所革命”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明確經過三年努力,全面完成該區105824戶農戶無害化廁所、383座農村公共廁所、67座鄉鎮公共廁所、51座城市公共廁所、3座重要交通沿線廁所、17座旅遊廁所的建設和改建任務。到2020年,全區“廁所革命”工程建設全達標,基本實現城鄉公共設施“數量充足、分佈合理、管理有效、服務到位、衛生環保、如廁文明”的目標。

在“廁所革命”推進中,襄州區確定各村戶廁、公廁建改數目,制訂各村實施方案,每日統計各鎮(單位)農戶廁所、農村公廁、鄉鎮公廁、旅遊公廁的改建進度,10月份,該區以每天改建333座(戶)廁所的改建任務緊抓落實。

“鄉村要美麗,廁所要革命。”如今,在襄州區,伴隨著一個個無害化衛生廁所的誕生,農民群眾衛生意識普遍增強,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更進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