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高校購買力超北上廣,大學生呼籲學校天貓雙11不斷網

近日,一則“大學生呼籲學校天貓雙11不斷網”的消息走紅網絡,引起一波學校每晚準時斷網斷電的“回憶殺”。

“我第一次參加雙11是在2011年,那時候手機信號都還是3G呢”,在上海一家外資企業工作的李小姐畢業於浙江大學,她想起7年前上學時的情景:“11月11日當天零點一到,整個宿舍樓都突然安靜下來,信號都一下子變差了,大家都在屏息凝神搶著下單。”到2018年,4G網絡普及全國,第一批90後已經成家立業,天貓雙11走到了第十年。每當“求放假”“求不斷網”“求提前開暖氣”的呼聲來臨,就意味著這個6億消費者期待的狂歡日要到了。

江浙高校購買力超北上廣,大學生呼籲學校天貓雙11不斷網


10月29日,中國青年報在其官方渠道發起投票調查“學校是否應該支持大學生雙11購物”,在受調查的25000名讀者中,有85%認為“可以支持”。上海交通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四川傳媒學院等高校學生紛紛表示天貓雙11當天宿舍從不斷網斷電。中國傳媒大學一學生調侃稱:“我們海底撈大學不是浪得虛名”;福州大學官微甚至由此發出一條另類的招生廣告:“歡迎報考福州不斷網不斷電大學”。

江浙高校購買力超北上廣,大學生呼籲學校天貓雙11不斷網


武漢傳媒學院曾應學生要求,在天貓雙11前夕就不斷電問題發起投票,贊同當晚不斷電的學生高達90%;華中農業大學亦曾表示不限電不熄燈,並提醒學生搶購不要影響休息和學習。有趣的是,武漢學子確實剁手力驚人,天貓數據顯示,2016年雙11期間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商學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6所高校總花費達1.1億元,武漢大學的學生共消費了3374萬元,位居第一,華中科技大學的學生則花了3015萬元,名列第二。高校的“剁手力”也是城市新消費實力的鏡子。今年,武漢獲選天貓雙11新零售之城,躋身手機天貓首批開通量身定製城市頁面的12個城市之一。

根據菜鳥網絡統計,2017年全年,位於江蘇省無錫市的江南大學是全國收包裹最多的大學,同樣地處江蘇的中國礦業大學、南通大學分別位列第二名和第四名。雖然上海、北京、廣州三個一線城市收包裹最多,但在學校收包裹排行榜上,北京高校只有華北電力大學擠進前十,以熱愛購物著稱的上海則沒有一所高校上榜。

江浙高校購買力超北上廣,大學生呼籲學校天貓雙11不斷網


(圖說:江南大學2018級新生小王開學季收了29個包裹)

隨著新零售對商業的影響不斷深入,這屆年輕人的消費習慣與上一代截然不同,既喜歡宅在宿舍網購,也喜歡外出唱歌看電影,既吃食堂,也點外賣。開學時,電冰箱、掃地機器人、自行車等裝備隨00後新生一起抵達學校菜鳥驛站,“包郵區”的江南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和上海大學名列前茅。不吃炒菜、上餓了麼點輕食沙拉外賣,東南沿海的福建師範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和中山大學學生最講究吃得健康時髦。全國青年學生大數據實驗室與微博校園等聯合發佈的《2018中國大學生網絡生態和消費行為報告》顯示,在消費觀方面,大學生的表現也更加成熟,例如開支來源日益多樣,自主賺錢成為趨勢,36.22%的大學生有兼職創業的經歷;消費風格偏向理性實用,約75%的人認為自己在進行有計劃的消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