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今日:116年前的第一所中國女子學校

每篇一句:晚起無早歇——摘自美國本傑明.富蘭克林的《窮查理年鑑》第006句。

有人說二十世紀是被壓迫階級底層解放的時代,也是婦女底層解放時代,而我國在封建思想的影響下女人一直都沒有權利去享受教育(當然皇族、士大夫權貴和地主階層等女性除外),而中國第一所女子學校據最早記載是1902年10月29日,吳馨將家塾遷至上海小南門內,擴大規模,改名“務本女塾”(現在的上海市第二中學的前身)。

學校由吳綜理、陸仲炳、陳菊生等任專任教員,沈頌平、沈叔逵、沈碩庵、王季貞、陳景韓等任義務教員。女塾首次招生,招生對象為滿族貴族少女,首批學生僅 7人。該校以培養學生成為賢母良妻為宗旨,注重家政,認為“女子為國民之母,欲陶冶健全國民,根本須提倡女教”,故該校取名“務本”。

所以這所學校依然是封建思想為主導的,女子應為賢妻良母,三從四德,而且還只是針對貴族少女開放,而直至到1913年,吳將務本女塾捐歸縣有,改為上海縣立第一女子高等小學校。 1916年在中學部和講習所基礎上改為上海縣立務本女子中學。 1919年~1927年3月,學校改用新學制,張杏娟任校長,中學分初、高二級,並設小學部。這時候中國的女性才開始慢慢接受新式的教育。男女平等的觀念才慢慢被引申出來......

歷史今日:116年前的第一所中國女子學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